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反思

2024/1/8 8:56:11  阅读:10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冯栎钧是老师 ,作者冯栎钧是老师

大概两个多星期前,我听小毅老师说,薛老师新上了一个版本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特别扎实、朴实,还很有意思。我在网上搜了一圈,只有文字稿,没有视频。不过看一看,想着薛老师平时的教学方式,还是能脑补一些画面。自己也尝试着上了上。

1.单元导语入。读懂“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这里有两件好玩儿的事儿。一是有个小家伙理解“川浪”的时候,觉得是四川的江水大浪淘沙留下了金子。(这个答案真的让我大跌眼镜,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小朋友的想象力,真的好可爱。)第二呢,就是我问大家想留下什么样的名声?嘿嘿,有的想因为画画而留名;有的想因为演讲而留名;还有的希望因为设计而留名。感觉这个单元激发的不仅仅是他们向别人学习的斗志,也激发起了自己内心的梦想嘛。

2.从《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这个环节也挺有意思的。小朋友们读懂了故事的主人公;这个故事可能发生的地点;从“不取”这个词能发现这是古文,因为现在我们都会说“不摘李子”;这个题目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嘿嘿,感觉这段时间学到的知识,小家伙们有用心在揣摩。

3.通过师生共同讲述,补充了对王戎的认识,也丰富了对《世说新语》这本书的认识。

4.抄。三个要求,抄正确,注意速度,书写美观。写下来发现“戎”“竞”这两个字容易出错。薛老师还强调了“曰”,不过我们班的小家伙感觉还好。

5.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连贯。借助注释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

这个环节也还不错,在读出节奏的时候偶有问题,多读几次,想想意思,也能准确掌握。

6.讲。回顾了讲故事的方式,选择“同学”这个对象来讲述这个故事,把意思讲清楚。

到这儿这节课就下课了,估计是在第三个环节花多了时间,因为我们不仅讲了王戎的故事,也讲了讲阮籍、嵇康、刘伶。好吧,本来也打算再上一个课时,一个方面探究一下王戎究竟厉害在哪里?第二呢也读一读其他的故事,激发对《世说新语》更大的兴趣。

下面是第二课时——

我感觉《世说新语》是一本魔法书,因为书本来的内容就会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我真的还没干个啥,他们就有很多想说的。)

我们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学习。先背诵了课文,之后我问:王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一位同学说:他非常善于观察,也善于推理,还善于表达。他先是发现了李树长在道路旁边,而且硕果累累,接着分析了长在这里的果子如果好吃就会被吃掉。关键是他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没有人相信他的。但是他说话很有条理,大家就相信了。

一位同学说:“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这说明王戎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人,他不会顺便盲从,别人做什么就是什么,他有自己的想法。

一位同学说:我还觉得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不会随便行动,他会想很久之后再行动。就是常说的三思而后行。

一位同学说:我觉得他的语言、行为不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能达到的,他超出了普通人,是很有天赋的人,聪慧过人的人。

学完《王戎不取道旁李》之后,我们还分享了两个小故事,一是《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二是《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学习前一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的肚子都快笑破了。他们肯定没有想到还有这样脾气暴躁的人。我笑他们,这个故事选自《忿狷》,如果小朋友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超过了王蓝田,可能就会被写进《新世说新语·忿狷》里。后一个故事嘛,一读倒也是明白了。交朋友要交志趣相投的。

这节课还有趣的地方就是学会了两个新词。下课的时候我就听他们在那里呱呱呱:不要做“道旁苦李”;哼,“割席断交”。吧啦吧啦……

这些家伙,真是!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