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动态】三校共研展异构,类比教学助“易学”
2023/12/26 14:03:44 阅读:130 发布者:
三校共研展异构
类比教学助“易学”
东莞市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场域研训活动
为了推进东莞市“品质课堂”建设,奋力实现师生“享受更有品质的数学教育”的学科工作目标。2023年12月13日上午,在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开展了东莞市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品质课堂·融合创新-场域教研”(教法与学法场域)第3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三位老师对《分式的加减》进行同课异构,第二个环节为评课环节,第三个环节是姜培坤老师的《基于“数式通性”的分式章节类比教学探究》专题讲座。线下参加本次活动有东莞中学、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东莞市南城第一初级中学、东莞市南城阳光实验中学、东莞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东华初级中学、东莞市中堂中学等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师,本次活动也在东莞市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研究场域钉钉群进行同步直播。
01 同课异构探“易学”
第一节课的授课教师是来自南城第一初级中学的程游老师,程老师先让学生复习通分、约分的相关题目,并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则,引导学生思考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最后回归生活应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程游老师授课现场
第二节课的授课教师是来自东莞中学的滕艳明老师,滕老师分别从数与形的角度导入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PK游戏活跃课堂氛围,题目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教轻松、学容易”的课堂教学思想,最后运用课堂学习评价量表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体现了教学评一致。
滕艳明老师授课现场
第三节课的授课教师是来自东莞中学南城学校的丁胜男老师,丁老师从整体教学结构引进课题,创设易于学生理解的销售问题,分别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运算导入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类比和化归思想的渗透,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通过提炼运算步骤加强学生程序化思想的培养。
丁胜男老师授课现场
02 思维碰撞论“易学”
在评课环节,东莞中学的但雪莲老师就教材内容进行了整体分析,指出三位老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都分解细致,逐一击破;其中程游老师的循循善诱,习题处理老练;滕艳明老师课堂互动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语言表达;丁胜男老师语言表达精炼,以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雪莲老师评课
南城第一初级中学的李佳老师也对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进行了点评和分析:程游老师以复习通分、约分为背景,实则将新课中涉及到的典型通分、约分涵盖其中,降低后续运算难度。例题选择细节满满,几乎包含所有的典型计算问题;滕艳明老师以复习回顾乘除法,算同一个面积的两种表达得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同时链接了乘法公式的证明方法;丁胜男老师以实际问题引入,选择了比课本例题更为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很好的体现了对教材的二次理解。
李佳老师评课
03 类比教学促“易学”
东莞中学南城学校的姜培坤老师最后进行了《基于“数式通性”的分式章节类比教学探究》讲座,对《分式》这一章分别分享了六个方面的内容:1.基于整体教学的教材理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2.基于模型观念的数学知识结构分析;3.基于生活情情景的数学生成,创设认知冲突;4.基于“字母表示数”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和连续性;5.基于“数式通性”的分式章节课时分析;6.基于章建跃博士“四个理解”的一题多解案例分享。并提出我们教师的成长要多读多钻,将课堂上的火花即刻记录下来,今后便可成为灿烂的烟火。
姜培坤老师分享
本次教研活动再次展现了我市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场域数学同仁们的教研力,作为数学教师对教法与学法的研讨任重道远,只有通过一代代数学同仁们的开来继往、携手共进,才能实现东莞市初中数学“品质课堂·融合创新-场域教研”的高质量发展。
转自:“东莞市初中数学场域教研交流”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