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讲台教有“道” 博采众长悟良“法”——记南昌市“出彩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
2023/12/26 13:48:19 阅读:103 发布者:
躬耕讲台教有“道” 博采众长悟良“法”
——记南昌市“出彩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
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再上新台阶,确立文化价值认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固本强基作用,2023年9月26日,南昌市“出彩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在红谷滩区第三小学举行。全市各县(区)教研员、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学科骨干教师近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红谷滩区第三小学佘莹老师主持。
1
中华民族一家亲 团结和谐见真情
第一节是道德与法治课,由南昌市百花洲小学王晓苏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王老师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两个教学内容,设计了“民族人口知多少、民族分布大探秘、民族交融分享会”三个教学活动。前两个教学活动完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学习任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结合补充的省级行政区域图、民族分布图等资源,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比例及分布特点,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第三个教学活动则通过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经济、情感、国土开发与维护、文化方面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初步建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育人实践活动中,学生真听真想真表达,收获真感悟。
课后,红谷教育集团绿茵路校区范有娣老师以“文道共进,德法兼修”为主题,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做了精彩点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做了深一步的解读。本节课课堂活动涵盖了文化融合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让学生了解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概念;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2
天下第一井冈山 红色文化润童心
第二节是红色文化课,由来自南昌市东湖区八一嘉实希望小学的郭小青老师执教小学中年段的《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整堂课以“研学实践”教学情境为主线,设计了参观井冈山红色雕塑、红色遗址、革命博物馆云游活动;在云游研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井冈山的美;了解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井冈山为什么是胜利的起点、为什么把根据地建在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等;借助VR链接进入井冈山博物馆,让孩子们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先辈们不屈的革命精神,积极引导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让井冈山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南昌市百花洲小学副校长李芸芳以“目标为导向,精选红色课程资源”为主题,就做课过程与思考同现场教师进行了分享,提出科学解读教材,基于课程标准定位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内容合理拓展资源的备课思路;以目标为导向,基于学情现状选取资源,把革命精神传承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对红色文化的价值产生认同,将红色基因种在学生心间。
3
落实课标理念 提升育人实效
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和技术推广中心小学语文兼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曲青亚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两节课授课教师与做课团队对教学内容与目标的精准把握、对教学活动的巧妙设计。同时指出,做好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思政教师要切实扛起使命担当;红色文化教育要教得活起来,需注意有效选取资源和利用资源。切实提升思政课堂的教育效果,让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己有人”,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后还举行了各县(区)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成员会,就大中小思政教学一体化、道德与法治单元评价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红色文化》单元整体设计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和讨论。
三尺台上教有“道”,博众之彩悟良“法”,教无涯,研不止,此次思政教学研讨活动,不仅让参训教师在观摩课例中受到启发、在交流分享中思维碰撞,更进一步落实了课标理念、拓宽了育人路径,每一位老师在收获中且思且行,积蓄能量,共同携手前行!
转自:“南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平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