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与创造性教材解读法(2)
2023/5/10 18:07:50 阅读:106 发布者:
《梵·高的椅子 》与创造性教材解读
这是梵·高的椅子,有人说这是梵高的自画像。不要小看这把旧椅子,这把旧椅子拍卖时,居然卖到2500万美金。梵高为什么画这把旧椅子?有人说,这里有“真正的智慧、喜悦、爱、创造力和生命力”,并且说这是生命的哲学。
这把旧椅子,这幅对我们创造性解读教材有何帮助?
1.只有发现文本的灵性美,才能画出一把“旧椅子”。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一书中写到:“看出花朵的美丽,能够唤醒人类(无论多么短暂)去正视他们自己最深处的本体——也就是他们的本质——之中的美丽。首度体会到‘美’,是人类意识进化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为喜悦和爱的感觉是与那个体会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样全然的领悟,花朵就不会成为我们内在深处那至高至圣、无形无相的一种有形的表达。”
2.要找到每一个文本最美的尖,才能画好那把“旧椅子”。
“任何事物——一只鸟、一棵树,甚至一块简单的石头,当然还有人,其实最终都是无法知晓的。这是因为它们都有着深不可测的深度。所有我们可以理解的、经历的、想到的,那只是真相的表层,比一座冰山的尖端还小。当你看着它、握着它或是任由它在那里,而不加诸一个字句或是心理标签在它身上的话,你的内在会升起一股敬畏和惊叹之情。而它的本质会无声地与你沟通,然后把你的本质反映回来给你自己。这就是伟大的艺术家可以感受到的,同时可以成功地在他们的艺术中表达出来。”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3.文本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继续以简单的思维看文本,一篇篇课文就值不了几个“小钱” 。一个个文本,其价值到底能放大到多少?每位同学该以什么形式表现?
解读好文本,是教师迈向教育艺术家必须走好的、相当重要的一步。我们也应该把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课文,当成一把把旧椅子,通过反复看、想,最后画出一把价值不非的“椅子”。一把把旧椅子就是我们学习文本,阅读之后根据自己的喜爱方式进行的再创作,这是解读中必须有的思维。
比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走入教材很多年了,读这把“旧椅子”,我们每位学生能画出什么呢?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思考、尊重这位这篇文章?
(1)写篇与作者及文章中的母亲、父亲、姐姐等对话的读后感。
(2)这篇文章能凝聚出一条或几条生活哲理。
(3)为文中的父亲、母亲创作一首赞歌。
(4)为作者的记录下那天花生之宴的事,表达几分感叹。
(5)许地山的一生,是不是按照父亲所说的做了?为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读后写一篇文章来解答这一问题。
(6)这篇文章是许地山用文字记录了父母亲爱给予他们的快乐,你愿意如许地山一样,记录你的父母对你们所做的快乐之事吗?
(7)当天晚上,一家人都听到父亲所说,为什么只有许地山写成了文章?
(8)读这篇文章,读许地山的书,读他女儿的书,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你深入思考,大加赞美?
……
从创作的角度解读一篇课文,就能把文章的灵性寻找到。如果只是寻找,没有创作自己的作品出来,其实课文的学习注定是肤浅的。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