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与时行
共学共研共成长
黄岩区实验小学教育协作体
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
前面的话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日里的教研会如约而至。为了更好领会课标的精神,改进课堂教学,同时加强协作体各校之问的交流,4月21日,黄岩区实验小学教育协作体各成员学校教师齐聚我校,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 “基于本真课堂 落实核心素养〞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共分为课堂展示、说课评课和主题讲座三个环节。
-01-
课堂展示
陈伟萍老师:《尊重文化多样性》
第一节课是黄岩区实验小学陈伟萍老师执教的《尊重文化多样性》。陈老师以“杭州亚运会”为背景,巧妙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接着,陈老师引导学生把课前调查发现的文化差异以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展现各国文化差异,学会分析如何正确对待并以适当的方法应对冲突。最后,学生们纷纷为2023年亚运会想金点子,为各国参赛国设计一天菜单和入住酒店风格,在活动中理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真正内涵。
张梦恩老师:《我是一张纸》
第二节课是江口二小张梦恩老师执教的《我是一张纸》。上课伊始,张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纸”,介绍了它的由来,并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快乐地认识可造纸的材料,进一步认识这位朋友。接着,张老师以播放视频、文字动画等方式,让学生们认识到了纸张形成的复杂与日常用纸数量之大,学生在对比中明白了珍惜纸张的重要性。
王露茜老师:《我是一张纸》
第三节课是宁溪中心小学王露茜老师执教的《我是一张纸》。王老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的方式,让学生从图片、身边找“纸朋友”。接着,学生们都化身为“分类小能手”,在课堂将凌乱的纸以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两类,在体验学习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纸朋友”。除此之外,王老师还通过视频、
等方式给学生介绍了纸的发明者蔡伦和造纸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计算一天用纸量的方式,知晓了每一张纸都来之不易,纷纷设计节约用纸宣传语,呼吁人们爱护纸张。最后,学生开动脑筋,将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制作成漂亮的风车,变费为宝。
洪玲燕老师:《奇妙的节日风俗》
最后一节课是江口二小洪玲燕老师执教的《奇妙的节日风俗》。上课伊始,洪老师以欣赏三个独具特色的节日开启了这节课的学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评价中引导学生关注节日的寓意。紧接着,在“特色节日分享会”和“家乡特色节日介绍会”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讲一讲、聊一聊等方式展示他们课前探究的成果。品味端午节勾连生活,学生畅所欲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体验、成长,实现知识德育向生活德育的转变。
-02-
互动评课
龚梦甜老师点评《尊重文化多样性》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现实,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特别安排了《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这一课,让学生初步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形成尊重文化差异的观念与态度。为了更好地实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目标,陈老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以及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设计了谈话导入,引出差异;遇见尴尬,了解差异;欣赏多样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尊重差异,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等环节,让学生体会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体会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环节中,陈老师引导学生发掘各具特色的中国文化,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有效的达到了育人目标。
王晨苑老师点评《我是一张纸》
第二节课,江口街道第二小学的张梦恩老师引领二(7)班学生一起学习《我是一张纸》,通过观察生活,观看视频,小组合作交流纸制品等方式引导孩子切实感受到纸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陪伴着我们。接着,张老师引导孩子通过听、看绘本,小组合作摆一摆纸的发展历程,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通过呈现调查结果、情境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王娴老师点评《我是一张纸》
《我是一张纸》所在的这个单元主题是绿色小卫士,整个单元是以环保为线展开的。而这一课,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纸的来之不易,并在生活中落实节约纸的行为,让孩子们学会与纸,以及纸的原材料共生共存,让他们学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王露茜老师就将“共生、共有、共在”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融于教学之中,将这一理念进行到底,我觉得是非常能够借鉴的地方。纸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来自于美丽的大自然,更饱含着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汗水。而这些知识的渗透,情感的催发,王老师借用了很多手段。在探讨“纸从哪里来”环节中,学生们观看了微课,从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下,让孩子们关注到对生命的理解,从大自然的生命角度,将纸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纸不仅仅是一张白纸,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来之不易,珍惜纸张的意识自然而然地被唤醒。之后,王老师将造纸的流程图带到课堂,这张流程图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看着这么多的步骤,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能感受到纸张来之不易,以此来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珍惜纸张的情感。
邱婕老师点评《奇妙的节日风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主题讲座
随后,来自台州市教研室的章绍麟老师做了题为《新课程标准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有效策略》的专题讲座,让老师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讲座中强调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课程,充分理解并深入研究新课标则是上好一堂道法课的基础。章老师结合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说明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并对教学情境的设计提出了六点要求:
一、教学情境必须真实有效
能打动人的一定是真正发生的事实。
二、教学情境必须围绕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讲好中国故事、培养高阶思维、做到知行合一、追求学科育人”。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教学目标作为落脚点。
三、教学情境必须根植学生的生活
儿童核心素养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
四、教学情境必须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
道德与法治重在实现学生的实践性发展,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学习方式。
五、时政情景必须体现时代性和人文性
时事政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实践性课程资源。
六、教学情境必须要有情感共鸣
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熔铸于头脑、体现于日常行为。
本次的教研活动,不仅加深了黄岩区实验小学教育协作体各学校教师对道法教材、教学理念的理解,还提高了教师道法课研究的意识。思政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教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力的道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进一步发挥好道法课的作用,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转自:“黄岩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