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作文是否具有高质量:包括扣题,完成任务指令,有思想深度,富有文采,这四个问题其实已经在文章成型之前决定了。
SUMMER of 2022
考生拿到作文题之后,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作文的蓝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作提纲”。
因此,写作提纲的设计已经决定了一篇作文的高下。接下来以一篇作文提纲设计来谈谈这个问题。
【试题回访】✦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 文 题 目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中国没有⼀个 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志敏
国家是⼤家的。爱国是个⼈的本分。
——陶⾏知
若能作⼀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类历史向前 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篇⽂章。
要求:⾃选⾓度,⾃拟标题;⽂体不限(诗歌除外),⽂体特征明显;不少于 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分析】✦
这道作文题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家国情怀。
试题材料由三段名言组合而成。三段名言既统一于这个大的主题之下,又各自有侧重点。方志敏的话出自《可爱的中国》,主要表达作者在逆境中对国家前途未来的希望与信心。陶行知的话意在表达爱国的精神是国人必备的素养。黄大年的话意在鼓励个人要为国家奋斗,实现个人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三段话不能割裂分析。作文的基本立意方向可以谈对国家的信心、谈爱国、谈为国家贡献力量等。但紧接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来了,在体现“宏大主题”的大方向下,怎样切合材料又能写出深度?这就涉及到基于材料进行的构思提纲要从思想认识上寻求深度,结构设计上寻求立体拓展。
【作文提纲样例】✦
立意:个⼈要融⼊时代的洪流,才能实现个⼈价值,推进社会前进。
第一段:画面展开:千里江山图→中国的壮大
第二段:凝聚·光明前的积淀
(材料一)旧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山河破碎:国共分家、列强侵略、贫富悬殊)+但中国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那便是各地支流的凝聚(五四青年、中国同盟会)
第三段:洪流·爱国者的本分(材料二)
(材料二)国是千万家,每个人尽显爱国本分。浪花奔腾、滚滚洪流推动国家的发展。(大众服务群体//武汉人民)
第四段:汪洋·献身者的自豪(材料三)
(材料三)(疫情胜利、天眼寻汉……)
第五段:再述黄大年的话→青年
第六段:结合自我,再化千里江山
【问题诊断】✦
开头段的构思上虽然引用了一个看似有亮点的材料:“千里江山图”,这个材料更多的是艺术的辉煌,文化的传承。这样的设计没有与材料所规定的“家国情怀”的内涵切合。从提纲上看,论点基本准确,但论证结构上似乎割裂了。分论点与总论有对应,但是各个分论点之间没有联系。从根本上说,这篇作文更接近于中考的议论文,没有读者意识,也没有作者本身的角色意识。
【提纲升格策略】✦
开头段在设计上应考虑能够体现时代洪流下,仁人志士怎样探索,怎样为国家强大贡献的名言或材料。
这个作文题看似没有读者和任务指令,实质上在材料中隐含了任务指令:写作者必须将自己的角色规定清楚:作为爱国者的我,也必须创设一个交际语境:与什么样的人谈家国情怀最有价值。只有产生对话,才能将文章写出深度。因此在提纲上要安排辩证分析的语段,联系爱国的现实危机,想象一个蔑视爱国行为的读者,从而展开对话。
在这个思路下,可以将前文所述的写作提纲作如下修改:(划线为修改的内容)
立意:个⼈要融⼊时代的洪流
第一段:名言引入,《丧钟为谁而鸣》,没有人是孤岛,要共同融入时代的洪流
第二段:凝聚·光明前的积淀
(材料一)旧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山河破碎:国共分家、列强侵略、贫富悬殊)+但中国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那便是各地支流的凝聚(五四青年、中国同盟会)
第三段:洪流·爱国者的清醒立场(材料二)
(材料二)国是千万家,每个人尽显爱国本分。侮辱英烈,崇洋媚外的行径,忘本,则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武汉人民,侮辱英烈的大V)
第四段:汪洋·献身者的自豪(材料三)
(材料三)(疫情胜利、天眼寻汉……)
第五段:再述黄大年的话→青年
第六段:结合自我,再化千里江山
【升格后的全篇作文】✦
点滴成海,兴国有我
约翰·多恩曾先生在《丧钟为谁而鸣》写道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团体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局部。”讲出了没有人可以背离时代的洪流而生存,任何事物都应相互联系。这何不也是道述出了中国壮大的背后逻辑。可敢想象,曾经那山河破碎的中国,由朵朵浪花的积淀,由各地支流的凝聚,集聚成当今让所有国人自豪的江山大地。
一 点滴·光明前的积淀
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中国曾经是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封建社会的阶级压迫,让百姓在天府之国中饱受不该有的痛苦,外患侵略的国共分家,让中国在千里江山之景中出现不该有硝烟。那时的中国,每个人都为己利而奔波,到头来却是山河破碎,风飘万里。但忽然一日,黑暗下,中国的力量开始凝聚。中国同盟会建立,心系国民的志士们汇集共勉,推倒封建;五四运动发起,相隔万里的青年人相互联动,誓争国权……逐渐地在黑暗的分裂中,国人开始如浪潮般相互凝聚,这黑暗下的积淀,正等待着光明前的破晓。那时的我们开始相信方志敏先生所言的“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二 洪流·爱国者的本分
浪潮凝聚,支流汇集,中国积淀下的力量犹如洪流一般,冲向汪洋,迎接光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国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人的本分”,快递小哥挥洒汗水,连接最基层的物联社会。即使在洪流奔波的路上,我们遇到艰难险阻,但面对疫情难关,每个人都能以献身者的身份,汇集力量迎击疫情。但不和谐的声音依然存在,不时爆出某网络大V侮辱英烈的言论,不时有某位青年发表玷污国家的激烈言辞。有人说,只要我过的好哪怕国家沦丧。说这话,请看看今日的叙利亚,阿富汗,覆巢之下无完卵,没国哪有家。时代洪流浩浩汤汤,爱自己的国就是守自己的本分,背叛祖国将让自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 汪洋·献身者的自豪
纷纷足迹,汇聚汪洋,中国在洪流的前进下凝聚出一片汪洋,塑造出千里江山。蛟龙如海,天眼寻汉,华为5G、抗疫胜利……点点成就,是朵朵浪花对国家的奉献,它们如层峦叠嶂,如复水入江,如石青石绿,绘制出一幅流传千古的《千里江山图》。中国在历史上的向前,是每一朵浪花石子,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
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那样唱道:“浪是海的赤子,还是浪的依托”,当下青年也是国的赤子,也需浪的依托,青年人需要做的,便是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到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成就黄大年老人所骄傲的事情,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笔,共绘世界的千里江山。
行文至此,不禁从王希孟笔下的江山图到家国江山画卷中成长,在不断发展的时代,自己仍需自强奋斗,以自己的成就汇入时代的洪流,未来的发展不能限于自我,更应该拥有为国家世界立命的情怀,在洪流中践行,书写今朝的千里江山。
转自:“余航老师谈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