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读写结合专题五:对话“劳动”——升格考场作文,树立对话意识

2023/4/28 8:47:03  阅读:115 发布者:

Part.1

依据下面这道作文题,

对这篇考场作文展开分析和升格。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我的评分:                     

  //  

劳动不止  进步不息!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以往的教育里,你一定听过很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号。殊不知,真正的“全面发展”,其实有五个字:德、智、体、美、劳。“劳”这一点似乎总是被淹没在我们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生活中,便捷是否代表着不需劳动?智能是否意味着坐享其成?其实不然。

 

劳动不止,激情不息。你可知,自2006年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便为学生设置了必修的“种田课”。在田间劳作的学生们不仅没有抱怨满身灰土、汗如雨下,反而笑着表示“期待种的菜长大”“吃自己种的菜特别有意义” 。校方的良苦用心也在于此——用劳动激发学生的激情。现代学生每天在繁忙的学业中竞争,“成绩好”逐渐成为广大学生的唯一目标。“劳动太占学习时间” 似乎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在劳动中学会的技能、因劳动成果获得的成就感不是“成绩好”而比拟的。在劳动的坚持下产生新的使命,在劳动的过程中明白收获的不易,在劳动的成果中懂得努力的意义——劳动是上进的催化剂,劳动使我们有更多的激情面对解决已知和未知的事物。    

劳动不止,责任不息。饭来张口的人不懂得田地间的汗滴禾下土,衣来伸手的人不知道织布机上的针脚密密缝。劳动不能永远靠着别人。这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份责任。一个成熟的人必然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而将劳动形成习惯的过程,也是责任感形成的过程。当你认识到 “我可以自己去做好”,说明你已经学会了劳动、并享受劳动给你的责任了。一个人要懂得何为责任,自主劳动是必经之路。

   

劳动不止,创新不息。现代科技造就了我们的便捷生活,在享受它的时候,你是仅仅安于现状,还是思考着创新,使它更加完善?遍观人类发展史,从石器工具到纳米材料,从简陋的锄头到高效耕地机,从滚木到起重机,从狼烟到信息网络,哪一个现有成果不是通过一代代人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既然现有成果为我们节省了不必要浪费的力气,那我们就更应该用更多的脑力劳动去发展创新——新时代的劳动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劳动更多的不是重复枯燥的动作了,而是融入个人与社会、国家的未来而做出的创造活动。劳动凝聚思想,思想造就创新,创新推动发展,发展的国家才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不落伍的昂扬姿态。   

劳动不止,进步不息——这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进步。个人品质的培养,社会风气的形成,国家富强的发展无一离不开劳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劳动更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

同学们,现在开始劳动吧——劳动不止,进步不息!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复兴中学高三(7)班  某某某

201967

Part.2

帮助这篇作文的对话者

(对立方)完成一个有效的论证

 NO.1  

1、古今中外有哪些名言?思想?

 NO.1  

2、古今中外有哪些例证?社会现象?

 NO.1  

3、造成这些认识和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对话者、对立方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NO.1  

4、建立对话机制:他们/她们为什么错?我为什么对?各用一两句话或几个抽象的中心词回应。

Part.3

 写作训练

写作任务:升格前面的作文,形成一个富有对话意味的语段。

要求:

①分论点句:指出对方错误,明确自己的立场;

②论证中反驳对方的论据:反驳名言和事例;

③正面举例分析;

④富有演讲的现场感(提示:现场感,考虑特定的演讲现场的氛围和听众形象;多用口语和第二人称)

转自:“余航老师谈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