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3年高考模拟主题作文(五十七):出众应当鹤立,行己不必为耻

2023/4/27 14:01:13  阅读:173 发布者:

2023年高考模拟主题作文(五十七):

出众应当鹤立,行己不必为耻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黑土地上,首先钻出地面的一抹新绿,最易吸引人的眼球;待到百草丛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晚春或盛夏,最先报春的那一抹绿,已然汇入绿色的海洋湮没无闻了。如果它想再被看见,除非开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或者干脆枯萎变黄。总之,它要增加“识别度”——或者卓然不群,或者另类怪异。当然,它也可以选择不被看见,只是做好自己、哪怕没有“存在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不需要有“识别度”?要不要有“存在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题

材料以“第一抹新绿”的两种选择为例,阐述了人生之道。“第一抹新绿”若选择受人关注,体现“存在感”,可以“首先钻出地面”,突出一个“先”字;接着“要想再被看见”需要“开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增强“识别度”。当然,它也可以选择没有“存在感”,默默无闻,做好自己,不负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识别度”:可以理解因为具有某种特质,脱颖而出,从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让外界关注。

“存在感”:是精神上的需求程度,感觉被外界关注与需要,是对自身肯定(否定)的精神行为。

二、材料里面多处包含虚拟论敌:

①“为了增强‘识别度’”的虚拟论敌:有的“干脆枯萎变黄”,选择另类怪异、摆烂的做法。

②“不想要‘识别度’与‘存在感’,也需要‘做好自己’”的虚拟论敌:都不想要,也做不好自己,躺平佛系。

③“最易吸引人的眼球”的虚拟论敌:如果做不到“首先钻出来”,自然无法具有“识别度”。

④“开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的虚拟论敌:如果开出大众化的普通花朵,自然没有识别度。

材料具有思辨色彩,多处有显性、隐性的虚拟论敌,与选择性必修()第四单元“逻辑与生活”契合。

考生可以结合生活思考反面情况,需要想到并提及“再被看见”“增强识别”,干脆“另类怪异”,恶搞、博眼球、破坏底线、毁坏三观等行为;或者选择躺平、佛系、摆烂的现象。

三、这种现象可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尤其对青年人很具启发意义。对于青年而言,同样可以选择两种“不负时代”不同的生活方式:

1、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有识别度,要有“存在感”,在生活、工作中积极进取,敢为人先,出类拔萃、成绩卓著、引领潮流与时代,增强“识别度”,体现“存在感”,这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主观是想要有识别度,选择没有“存在感”的生活状态,如苔花一样,默默绽放,独自芬芳,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不负自己,不负时代,但客观上因为“做好了自己”也有可能自然就具有了“识别度”与“存在感”,正如老子所言“夫唯不争,泽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第二种选择的人或许是意识到自己本身能力有限,资质平凡普通,不想去强迫自己做力所不逮的事情,或许是有能力,但是不想出风头,甘于平凡,甘于寂寞,但是这些情况和“枯萎变黄的另类怪异”“躺平摆烂”有本质区别。

参考立意

1、作为时代青年,需要追求“识别度”与“存在感”,勇为天下先,奋发有为,敢于突破,积极进取,卓尔不群,有自己的“存在感”;拒绝“躺平”“摆烂”。

2、作为时代青年,也可以选择不要“识别度”与“存在感”,做平凡的人或淡泊名利的人,只要做好自己,甘于平凡,甘于寂寞,活出自我价值,也是不负时代。

围绕选取的立意,结合时代与青年视角,可以以回答“为什么要?”与“怎么去要?”的问题,展开行文。

原创佳作

增加识别度,保持存在感

春天,首先钻出地面的新绿最是抓人眼球;但到夏天它却渐渐淹没在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中了,如果它想再被看见,就必须增加识别度,保持存在感。这也启示了我辈青年:必须增加识别度,保持存在感,从而为时代所着顾,不做时代浪潮的溺水者。

增加识别度,对新绿来说,是报告春之将至的先行军。对夏花来说,是“招蜂引蝶”,繁衍生息后代的必要手段;对我辈青年来说,却是获得时代眷顾,把握时代机遇的大好时机,可以说,更高的识别度给了新绿生机,给了夏花以绚烂,给了青年以光明未来。而如果没有或失去这些识别度,那新绿只能深埋冰雪之下,难觅生机;夏花沦为千千万万条“渐欲迷人眼”的乱花之一,为蜂蝶所送的概念微乎其微,而我辈青年更将被同化为毫不起眼的浪花白沫成为时代浪潮的淹没者。《娱乐至死》中有言:“只有被看到的新闻才成其为新闻。”识别度是新闻保值的利器,也是我们崭露头角于时代的重要法宝,青年应积极自觉增加识别度,便去做一个“斜杠青年”,挖掘潜能,开招可能,为自己的可识别度积攒资本,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成为脱颖而出的珍贵黄金。

哲学家休谟有言:”杳无人迹的森林没有声音”,虽落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却也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道理:要被看到被识别而存在。因此,我辈青年为增加识别度而作的努力固不可少,继续在你拼存在感上下功夫同样不可或缺。

保持存在感,于新绿而言,是努力汲取阳光雨露,淬出更有生机之绿;于夏花而言,是努力抓住每一缕微风,摇曳出婀娜多姿的美;于我辈青年而言,是努力把握时代机遇,奋发有为,勇立于时代潮头。这是对增加识别度换来的成果的不辜负,更是对自身定位职责的最佳诠释。“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保持存在感,需要航天工作者们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攻坚破难,做中国航天事业的“螺丝钉”;需要女足姑娘们勤奋训练,钻研战术,做中国体育事业的“助推器”;更需要我辈青年积极把握时代浪潮,以理想信念为浪,以才干抱负为潮,在浪潮迭起中助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未来!

但月满则亏,凡事过犹不及。增加识别度要求我们卓然不辟,而非另类怪异。如网络直播中以低俗恶俗内容“搏出位,为人不齿。同理,保持存在感要求我们适时适应而非招摇过市,亦非默默无闻。

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万绿丛中一点红。我辈青年应有感于时代号召,在风起云涌中增加识别度,不因时节变化湮然于世,为成人成才积累机遇资本;还应自觉保持存在感。耕耘奉献,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添砖加瓦!

卓然不群,敢于争先

“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王,人生华也。”李大钊先生如是说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之中,应当具有“存在感”与“识别度”,以卓然不群,敢于争先的姿态拥抱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

于滔滔时代浪尖之上,吾辈青年当拒绝“同质化”,奋发厚积以“卓然不群”寻找“存在感”增加“识别度”。

生于华夏葳蕤之时,青年者为时代的后浪,理应成为时代大潮中“会当击水三千里”,“到中流浪遏飞舟”的弄潮儿,绽放最靓丽的花朵,成为社会美丽的风景。君不见中国女足刻苦训练多少个日夜,在连续五连冠后仍在国际寒场上绽放出惊艳众人的铿锵玫瑰;君不见那毕业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克拉玛依油田,助力国家建设,开出一朵朵馥郁的石油之花,广受赞誉。徜若我们同那些“躺平青年”一般无所作为,或只是人云亦云,终将淹没于时代的浪潮中,了无踪迹。由此,我们当“自强不息”奋发厚积,以卓然不群的身姿在风高风急浪上奋勇争先,展现我们的能力,获得“存在感”,更提高“识别度”。

于滚滚世界浪潮之中,吾辈青年当拒绝标新立异的“另类怪异”,踏实进取,以“卓然不群”提升“识别度”。

毛泽东主席曾言:“青年人,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如果说枯萎变黄的花朵或没有开花的小草会在缤纷世界中失去“存在感”与“识别度”,那么标新立异式的“另类怪异”所开出的花朵只会结出恶果,为众人所不耻,于短暂地存在后湮没于尘世。惟有踏实进取提升自我,真正引领时代潮流,方能“卓然不群”,在世界上留下美丽独特的印记,留芳百世。我们可见苏翊鸣追求高位突破,“十年磨一剑”,夏天模拟气垫冬天冰天雪地中踏实训练,终于冬奥会上开出动人心魄的冰雪之花;我们可见周思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息肩敢争先。”进取不息,开出香气永存的红色革命之花。徜若我们同那为博取流量“另类怪异”的博主一样寻求险径,只会失去“存在感”与“识别度”,随时间消逝。由此,我们当以卓然不群的姿态拥抱这多元世界!

昭昭如日月之行,吾辈青年,当奋发厚积,踏实进取,敢于争先,以卓然不群之英姿舞于时代浪尖,绽于时世界之巅!毕竟,我们在哪里,国家就在哪里!

此亦波谲云诡,此亦春潮澎湃,此亦芳华待灼——新时代的青年们,当以“卓然不群”之名,绽放最美的青春之花,收获“存在感”,提高“识别度”!

奋勇争识别度,努力刷存在感

在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黑土地上,最先“春回”的一抹新绿最易引人注目。然待到百草丛生、百花齐放之时那曾经的新绿又该何去何从?是不甘湮没,开出与众不同的花,还是归于平凡,默默无闻?这不仅是那“新绿”之问,亦是新时代青年之问。

而我认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奋勇争先、卓然不群提高识别度;努力奋斗、充实自己来刷新存在感。

为何要有识别度、存在感?新时代青年,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历史节点,我们拥有最丰富的科技文化资源,亦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纵观全局,科技发达、国力强盛,然社会进步带来的是人才的大批涌起、人才间更加激烈的竞争。“马太效应”表明越有识别度、存在感,越处于竞争链的顶端,就越易获得更多资源,从而脱颖而出。因此,在这个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新时代,本身已带历史聚光灯的我们,应努力提高识别识别度,刷存在感,助力自己在时代潮流中卓然不群,勇立潮头。

如何提高识别度,刷新存在感?唯有奋勇争先,走在时代前列;努力奋斗,充实自己,开出最与众不同的花。新绿”引人瞩目,在于他是黑土地上最先的“绿,若想继续卓然不群,他必须在百花中开出最靓的一朵。青年亦是如此,只有领先同龄人,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出众的才华与实力,方可卓然不群,才有辨识度与存在感。君且见曹原从小付出高出同龄人的努力,方具有领先同伴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进入中科大少年班攻读石墨烯、拥有超高识别度与存在感;君且见北大才女武亦姝从小饱读诗书,用诗词充实自己,终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开出与众不同的花,收获识别度与存在感。由此观之,只有努力奋斗,充实自己,方可让卓然不群,收获识别度与存在感。

然而,切不可为了识别度与存在感,而标“新”立“异”做出拉低身价之姿来博人眼球。如果新嫩绿为出众而干枯变黄、另类怪异,那与泥土又有何意?如若青年未能在大众中脱颖而出,收获识别度与存在感,那做好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发热,默默奉献,未尝没有收获属于自己的识别度与存在感。

因此,新时代青年,当奋勇争先,努力奋斗,做充实的自己,绽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花,收获识别度与存在感。

不输“识别度”,不刷“存在感”

比尔·盖茨说,不要做一棵小草,而要做高大的橡树。解聘如却说,做清泉的一滴,做绿树的一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既要有一定的“识别度”,又切勿一味追求“存在感”。如此,才会在时代之春中辨明自己的定位。

尽力开出绚烂的花朵,不自甘沉沦在人群之中,生活才会更有姿彩和意义。一定的“识别度”让我们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成为卓然不群的翘楚,享受到“被看见”的乐趣,也能把自己的光彩照亮他人,辐射环境。在超过80亿人口的“大爆炸时代”,多一点“识别度”,就会有广一寸的平台,能得多一分人生历练与成长。复读的俞敏洪终于考取顶尖名校,用努力让自己卓尔不群,其创立的“新东方”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多一点“识别度”,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作出人生贡献,“田园网红”李子柒通过媒体增加“识别度”,让诗意生活广受追捧,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一定的识别度,一定是有为青年之需。

与此同时,不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专注于做好自己就不怕没有“存在感”。“被看见”不应作为我们追逐的目标,向内探求、提升自我才是成长正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并非要像牡丹一样争得群芳之首,它只是做好自己,自信绽放,也会得到诗人的注意。一朵花若只热衷于争奇斗艳的虚名,容易落入“伐根以求木茂”的怪圈,背离成长的初心。且看广东渔村青年,一心成团出道为万人迷,竟为做练习生而辍学甚至因诈骗入狱,忘了要先怎样修身。而若在祖国的原野上再找不到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青年,将会遍地无实花,不结有实果。“锤炼品格修为,练就过硬本领”,这才是先要做好的“自己的事”。“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而是像潘建伟、颜宁、秦玥飞、黄文秀一样“干”出来的。

为增加“识别度”而另类怪异,这是极其扭曲的成长心理。为了与众不同干脆枯黄,让人生提前凋谢,最不可取。浩浩汤汤的潮流中,总有举世瞩目如盖茨的“橡树”,更有千千万万如今 如你我的“苔花”。“识别度”“存在感”,也不过是相对的,何不放下“存在焦虑”,走出自我积极的人生路呢?习主席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吾辈青年与家国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把实现个人价值与铸就集体伟业紧密相连,也许不必“全体目光向我看齐”,也能发自内心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不随波逐流,也不标新立异。做好自己,尽力去开一朵人生之花,你也能成为新时代独特的自己!

不苛求“识别度”,做最好的自己

春天的第一抹绿固然最吸引人的眼球,可这只是暂时的。待到百草丛生,它已然汇入绿色的海洋,不被识别。增加“识别度”,就要开出鲜艳花朵,抑或是枯萎变黄,否则只能默默无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认为当不苛求“识别度”,要做最好的自己。

人人都想拥有“高识别度”,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希望自己卓而不群,甚至是唯我独尊。“高识别度”意味着最吸引人眼球,被聚光灯环绕,在众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但是卓然不群并不是那么轻易做到的。因而有些人走向了歧路,正如那株小草开不出鲜艳的花,就只能以枯萎变黄这种另类怪异的方式增加自己的识别度。网络上那些简单低俗的搞笑视频层出不尽,甚至有伤害自己、挑战“极限”的视频主希望以此方式博眼球,成为“网红”。一言以蔽之,并不是不提倡追求“识别度”,而是不能以另类怪异的方式,苛求高“识别度”。

做好自己,是增加“识别度”的基础,没有自身过硬的实力,何能于众人中被识别。在成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之前,我们都是一株平凡的、看似毫无“存在感”的草。正是这没有“存在感”的草,踏实做自己,汲取土地中的养分,奋力生长,才能开出具“识别度”的花。君不见,“氢弹之父”于敏放弃海外留学机会,甘愿隐姓埋名投身氢弹事业中,不惧没有“存在感”;而后在共和国勋章名单上,他成了最有“识别度”的“花”。君不见,樊锦诗将青春奉献给敦煌,在“不被看见”的大漠之中,守护着敦煌文化的血脉;君不见,邓清明做好自己,哪怕是没有存在感的备份,坚持完成训练,终成为神舟十二号卓然的宇航员。他们都选择了做好自己,哪怕无人看见,但他们在做好了自己后,都成为了有“识别度”的“花”。

其实,做好自己便是最独特的“识别度”。老子云:“小事不为轻。”我们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即使平凡,也能闪耀出口伟大的耀眼光芒。做好自己,并不等同于不追求“识别度”,甘愿没有“存在感”,而是在黑暗中奋力生长,默默努力,终会迎来馥郁传香的一天。

昭昭之日兮我辈之青年,肩挑民族复兴大任,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强国使命,不刻意苛求“识别度”,甘作没有“存在感”的孺子牛,做好自己,默默为国家发展奉献微小的力量,“中国青年”便是我们最好的“识别度”。

出众应当鹤立,行己不必为耻

报春之绿,引人眼球。待暮春,则湮于绿色海洋,若想再引注意,必与众不同;一如新时代青年,想要出众,寻找自我存在感与识别度。

出众之草,或孕艳丽花朵,或枯萎焦黄。虽都搏眼球,前者必胜却后者,即青年应卓然不群,而非另类怪异。非众草皆能开花,亦如青年终有千万平凡之辈,然平凡不代表贬义,做好自己,也能比肩卓越之人。

出众应当鹤立,而非珠中怪异鱼目。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潜在想法都渴望有识别度,被他人看见,这是合理追求。但我们的出众应是优秀过人,不是刻意特立独行,正如吴易昺9岁展现惊人天赋,三十未至,便创中国ATP夺冠纪录;又像周恩来总理,学识渊博,而立之年就周旋于国际舞台,与政要谈笑风生;又如詹天佑,考取留美奖学金,学成归国,成为“中国铁路之父。”他们便是鹤立鸡群的人们,年轻时就与众不同,是别人眼中耀眼的明星。

反观当下,不少年轻人不学无术,却又想刻意特立独行,改车,闯撞红灯,混黑社会,组小团体。自以为帅气,却是人们口诛笔伐的“精神小伙”、小混混。出众的确出众,但却是好粥中的老鼠屎,不仅个人恶臭无比,还干扰别人,影响社会正常运行,这种出众,哪个新时代青年渴望?

行己不必为耻,独木桥上也过人。当然大部分人都是一抹普通的绿色,但我仍可以做好一株小草,哪怕只是湮没在绿色海洋中,你知道吗?正因为一株株小草组成了草坪,才能防风固沙,为万数生灵提供庇护所。君不见大国工匠胡双钱,也只是从小技术工干起,一步步走自己道路;君不见,百万防疫工作者,他们没钟南山的智慧,但正因为每个人的恪守岗位,我们才迎来希望之春;君不见,九千万共产党员,多少甘于基层,默默无闻,但中国踏出的每一步都源于他们个人坚持理想。平凡不意味差,没必要感到差耻,做好自己,即使不被人们铭记,但不代表没有“存在感”。“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句话语,便是对平凡“存在感”最强有力的证明。

揆诸青年,我们可以激发渴望出众的想法转化为引导自己进步向上的动力,杜绝恶意搞怪。即使不被看见,也可以做好自己的小草,潜心前行,这并不亚于任何一个伟人。

穆旦有言:“我才知道,我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完成普通的生活。”青年们,做好自己吧!无论你会盛开还是无闻。做好自己,历史会证明,人民也会看见,这便是我们的“识别度”,这就我们的存在感!

转自:“高中语文教与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