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巧析风格异 蜀道虽难意兴飞——记高二《蜀道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2023/4/27 11:02:26 阅读:110 发布者:
微风正好,阳光不燥。2023年4月11日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本次授课内容为《蜀道难》,由黄丽萍老师、洪纯老师、洪锦山老师执教,林佳林副主任和全体语文老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教研组长洪照豪老师主持会议。
经过前期的认真备课、仔细打磨、不断优化和改进,三位老师给我们呈现出了风格各异、精彩迭出的课堂。他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兴趣,以学习为目的,以问题为媒介,指导学生理解《蜀道难》的艺术手法,掌握诗歌的鉴赏技巧。在评课过程中,各位老师认真交流,积极讨论,由各年级代表老师发言点评,再由教研组长洪照豪老师进行总结点评,三位老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娴熟高超的教学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同科组老师们一致的赞誉。
黄丽萍老师针对春考班学情,围绕“抓大放小,重点突出”的中心思想,着重讲授《蜀道难》的艺术手法,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黄老师清晰准确地把本课重难点,从字词到句篇,紧扣考点,稳扎稳打,层层深入,思路清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兴趣学,让高二(3)班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在教学同时,黄老师还渗透解题技巧,在落实了基础的同时,也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洪纯老师课堂导入非常用心,相当有特色,一上课就用蜀道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洪老师授课情绪饱满,声音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对重难点作了深入细致又简洁通俗的讲解,课堂设计精妙,备课功底扎实,授课思路明晰,注重情境教学法,通过
,录音等多种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入文,高二(7)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回答问题,洪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知识拓宽,与时政接轨,知识落实归纳性强,课堂充实丰富!
洪锦山老师紧扣主题,从内容、特点、手法三方面进行分析,在高二(4)班授课时,语言极具感染力,以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趣读中趣学,化枯燥的文言知识为有趣的知识探索,洪老师教学功底扎实,能以旧带新,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联系高一学习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李白在浪漫手法的运用之妙,且能在授课过程中渗透成语知识积累,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游刃有余。
各位听课老师在充分肯定三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优点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探讨的问题,比如:
1.如何围绕所设定的话题,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梳理文言知识,并做好课堂笔记?
2.如何避免面面俱到,让内容密度可以安排合理,能让学生多发挥,学会归纳,带来思维质量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3.如何有效掌控课堂,不依赖课件,利用教师语言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一篇同样的课文,几种不同的思路,造就不同的风格。“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能够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求真问道白中人,不负语文不负生。每一次同课异构都精彩纷呈,这恰恰源自白中教师对工作的执着,对教育的热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
转自:“白中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