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关注活动体验 发展关键能力

2023/4/14 9:06:15  阅读:146 发布者:

关注活动体验  

发展关键能力

——松江区七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2023.03.28

2023328日下午,松江区七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在上经贸大附校花园分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区教育学院初中数学研训员邹莉莉老师主持,松江区首席教师汪晓慧携七中数学教研团队、上经贸大附校花园分校全体数学教师、全区各学校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参与活动。

创设活动重体验

学生探究展风采

马欢老师

执教:《14.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第一节课由上经贸大附校花园分校马欢老师执教,课题是《14.1(2)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马老师从三角形的分类入手,精心创设学生活动,在展示交流中得出了相关概念。学生体会到分类讨论的思想,认识到“角”和“边”是三角形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区别和联系问题,马老师循循善诱,带领学生逐步澄清了认识,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原则。在学生自主画图的基础上,马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所画图形的进行观察,发现了三角形中的三类重要线段——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和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都交于一点这一结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

王杲宇老师

执教:《14.2 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二节课由松江七中王杲宇老师执教,课题是《14.2 三角形的内角和》。王老师的课堂活泼灵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体验。从如何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问题出发,带领学生经历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实验、猜测、说理证实的研究过程。王老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探究结论。学生小组合作,采用裁剪拼接的方式,将三角形纸片的三个内角拼接为一个平角;随后又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了说理证明。王老师注重不同方法的发现过程,并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体验证明方法的多样性。

群英荟萃智慧多

交流研讨氛围浓

马欢老师介绍了这堂课的设计理念:在观察、体验中学习数学概念;在应用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在小组研讨中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之美。对三角形进行自主分类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地观察、比较、概括的机会。松江七中的王杲宇老师介绍了设计本节课的思维主线: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从动手操作,直观观察,再到严谨说理,在多种说理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初步养成逻辑推理能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宋耀燕老师认为,马欢老师精心设计探究活动,重视概念的学习。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让课堂更有趣。在以AB为顶点绘图时,学生的兴趣很高。王杲宇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尊重学生各抒己见地表达想法,数学活动的设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根据学生情况对活动进行优化,设计紧凑合理。

松江七中孙建峰老师肯定了王老师从特殊到一般,采用极限思想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探究的做法。王老师作为青年教师,敢于尝试、敢于放手让学生探究,非常难得。孙老师认为,马欢老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让学生充分体会分类讨论思想。从边和角入手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避免了学生分类模糊的问题。

松江七中沈华萍老师认为,马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尊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活动目的性明确,上课节奏松弛有度,预设准确。作为松江七中的数学教研组长,沈老师介绍了王杲宇老师教案的设计、修改过程。松江七中数学教研组团队,集体磨课,集体研讨,有力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泗泾实验学校的刘傲德老师认为,马欢老师重视教材分析、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按角分类和按边分类,给予学生良好的分类意识;习题的设计,兼顾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在活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在分类和画图的过程中,用经历唤醒活动经验。王杲宇老师重视内容的设计,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勇于实践、乐于交流。通过实验操作,抽象出数学问题。王老师还重视思维的训练,处理了数学实验和数学推理的关系;课堂中既有书面表达,又有口头表达,数学语言的运用非常广泛,有利于学生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松江区首席教师、松江七中副校长汪晓慧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汪老师高屋建瓴,提出了三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其一,教学内容如何取舍?关键在于教师持有何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仅要关注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其二,教学中的生成如何把握?生成的内容,都需要展开吗?因为有生成,所以才精彩。其三,数学的育人价值如何体现?这些问题,引发了老师们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研训员邹莉莉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整体点评。邹老师指出,新课标颁布后,探索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数学课堂变革,成为教研的重点。我们要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发展。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形式可以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构造模型等。教师既要注重活动的结果,还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

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对整个几何学习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第十四章三角形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有关的操作活动,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逐步体会逻辑推理的方法与意义。

春风和煦,智慧交融。深耕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新课标要求,培育核心素养,我们研究着、行动着!

转自:“松江初中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