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嘉兴桐乡:关注学生科学思维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

2023/4/14 8:47:38  阅读:137 发布者:

关注学生科学思维

践行“教--评”一体化

47日,桐乡市小学科学“教--评”一体化专题教研活动在石门镇羔羊中心小学举行,湖州师范学院博士、副教授虞夏骏、桐乡市小学科学教研员沈东明、桐乡市小学科学青研组成员以及桐乡市各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共50多人参加活动。

课例展示

《八颗行星》

羔羊中心小学的章烨老师执教《八颗行星》,章老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用建立模型的方法研究八颗行星,通过暴露对八颗行星的认识,对比发现问题后,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建模,获得感性认识和科学概念。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凤鸣小学的王平老师执教《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学生经历用白糖来制作棒棒糖的活动,亲历白糖和蜡烛的变化,运用分析比较的思维方法,寻找证据来判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影子的秘密》

丰子恺学校的文佳怡老师执教《影子的秘密》,文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小恐龙影子表演来引出新课,通过如何产生影子和让影子发生变化两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影子产生条件和让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进而理解更多的自然现象。

《里面是怎么连接的》

语溪小学的姚志超老师执教《里面是怎么连接的》,姚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继而根据检测的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以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态度和严密推测的能力。

 《土壤和岩石的故事》

茅盾实验小学的陆珏鹛老师执教《土壤和岩石的故事》,陆老师由羔羊小学农耕园导入课题,小组先观察交流,进行初步探讨,再通过阅读资料,使用班级记录表,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

观点报告

中午,钟昊天等三位教师基于对“新课标”的研读和学习,结合课例和项目化研究进行了观点报告。

羔羊中心小学钟昊天《让错误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的观点报告认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是一种资源,经历科学探究纠正错误,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北港小学吴海燕结合项目化的实践案例作了题为《“耕”润阳光 “育”见劳动》的观点报告。吴老师从三个角度阐述了种植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研究,让学生经历播种、培育、收获等过程。

城北小学许启明老师以《放飞风筝 追逐梦想》为题,以制作和放飞风筝的stem项目为例,讲解学生如何通过观察、思考、争论、运用证据最后决策,执行制作,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评

桐乡市小学科学名师陆顺生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评”一体化教学》为题,结合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5节展示课例,从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构建综合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用详实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在课程标准引领下的积极践行“教--评”一体化。

专家报告

虞夏骏《在“读思达”中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专题报告,从什么是“读思达”教学法、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读思达”、“读思达”教学法的实践,用教学理论联系详实的案例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转型、优化和学生科学思维的培育进行了高位引领。

活动总结

最后,桐乡市科学教研员沈东明进行了总结。沈老师首先感谢了虞博士的高位引领,对青年教师的课堂展示和观点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青年教师要反复学习新课标理念,关注学科整合,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本次“教--评”一体化专题教研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有效助力了小学科学课堂的转型;进一步推进了新课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为关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羔羊中心小学公众号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