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ence一周论文导读|2023年2月24日

2023/3/9 10:14:12  阅读:133 发布者:

生物学

Biology

Metabolite-induced in vivo fabrication of substrate-free organic bioelectronics

在活体组织中生长的电极

(导读 领研网)在大脑中植入电极是精确监测脑电信号、研究脑功能的常用手段。本研究开发出含有“组装分子”酶的凝胶,接触身体中的天然分子后,凝胶结构会改变并产生导电性,形成柔软的、直接在组织上生长的电极。通过将其注射到斑马鱼大脑、心脏、尾鳍以及水蛭神经组织周围,表明凝胶电极对组织的伤害性低,且不会触发免疫排斥。[论文详细信息]

Global impact and selectivity of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mass extinction among sharks, skates, and rays

白垩纪-古近纪鲨鱼、鳐鱼和鳐鱼大规模灭绝的全球影响和选择性

(导读 领研网)白垩纪-古近纪(K-Pg)物种大灭绝时间对海洋脊椎动物多样性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全球性板鳃类动物化石数据库,代表了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时期的675种鲨鱼、鳐鱼和魟鱼,分析揭示了K-Pg灭绝后物种多样性显著损失,板鳃类物种减少了62%以上,到古新世没有完全恢复,但灭绝模式各有不同。结果表明K-Pg极大改变了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史。[论文详细信息]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underlying gigantism and miniaturization in non-avialan theropod dinosaurs

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巨型化和小型化的发育策略

(导读 阿金)在羊膜动物中,体型演化的主要发育策略被认为是为调整生长速度。本研究提出首个大规模系统发育比较分析,检验了集中于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体型演化的发育策略,重构了分类丰富的数据库中生长速度和身体质量的祖先状态,发现在体型巨大的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中,生长速度和持续时长的变化在大小体型演化的过程中发挥同等作用。[论文详细信息]

Hyperexcited limbic neurons represent sexual satiety and reduce mating motivation

过度兴奋的边缘神经元代表性饱足状态并降低交配动机

(导读 领研网)短暂的性体验对行为决策具有长期影响,但导致这一变化的神经编码机制仍待阐释。本研究通过小鼠模型首先发现射精是驱动两性性饱足状态的关键事件,随后发现射精很可能通过BNSTEsr2神经元导致性饱足,通过抑制BNSTEsr2神经元的活动,性经验导致的性饱足现象发生消退。该成果为理解大脑如何编码动机状态并影响本能行为抉择提供新见解。[相关报道:性经验如何长期改变大脑状态?李莹课题组发现关键神经环路]

Microbe-mediated intestinal NOD2 stimulation improves linear growth of undernourished infant mice

微生物介导肠道NOD2刺激改善营养不良幼鼠的线性生长

(导读 阿金)肠道微生物可影响出生后的生长,先前研究已发现植物乳杆菌LpWJL缓解无菌幼鼠出生后的慢性营养不良。本研究报告LpWJL维持营养不良常规动物的出生后生长,支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的生成与活性,还发现NOD2是肠道上皮细胞中实现LpWJL介导的IGF-1生成以及促进营养不良动物后天生长的必要因子。该结果表明细菌细胞壁或者纯化的NOD2配体具有缓解发育迟缓的潜力。[论文详细信息]

Multidecadal trend of increasing iron stress in Southern Ocean phytoplankton

南大洋浮游植物铁胁迫增加的多年代际趋势

(导读 阿金)南大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到光限制和铁限制调整的调控。本研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ArgoBGC-Argo)浮标和船基平台收集到的原位数据库,报告了19962022年间浮游生物光生理的多年代际记录,发现由于铁胁迫的增加,辐照度标准化的非光化学淬灭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多年代际趋势,同时区域净初级产量减少。而观测到的铁胁迫增加趋势源于南大洋变化的多层面物理学以及复杂的生物、化学反馈,对南大洋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论文详细信息]

A population of stem cells with strong regenerative potential discovered in deer antlers

中国科学家揭开鹿角每年都能再生的谜题

(导读 领研网)梅花鹿的鹿角每年都会再生。本研究通过scRNA-seq技术研究了梅花鹿鹿角再生过程不同阶段的基因转录动态和细胞类型。鹿角再生基于干细胞的再生过程,最初促使鹿角再生的是能表达PRRX1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而由其中一部分细胞发育成的鹿角芽基祖细胞显示出自我更新的能力,以及成骨-软骨分化和骨组织的修复潜力。该研究揭示哺乳动物可能具有独特的再生机制。[相关报道:《科学》重磅:中国科学家揭开鹿茸再生之谜!蕴藏器官再生的新希望]

Extinct in the wild: The precarious state of Earths most threatened group of species

野外生物灭绝:地球上最受威胁生物种群的不稳定状态

(导读 阿金)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野外灭绝(EW)物种属于灭绝风险最高一类。本研究报告了EW物种的濒危状态,大部分EW动物物种的种群规模远低于确保种群安全的必要阈值,而大部分EW植物物种取决于小部分植物园的活体繁殖,少数则依赖种子银行机构的保护。EW物种的命运可以是灭绝,也可以恢复。因此研究人员呼吁国际合作恢复EW物种。[论文详细信息]

材料科学

Materials Science

Low-temperature upcycling of polyolefins into liquid alkanes via tandem cracking-alkylation

塑料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导读 领研网)降解塑料需要极高的温度来裂解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但化学键断裂后又会以不受控的方式快速形成新的化学键,降解效率低且难以控制产物。本研究在裂解过程后增加了第二步反应——采用烷基化催化剂将裂解产物转化为液态汽油类燃料且不生成额外的副产物。这步烷基化反应可在化学键断裂后立即以特定方式成键并生成有用的终产物。该方法提高了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效率,为其碳循环闭合提供了新途径。[论文详细信息]

转自:“科研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