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海拾贝】公共管理学院-耿华彩: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2023/3/8 8:55:47  阅读:104 发布者:

作者简介

耿华彩,贵州毕节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李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生态治理。入学至今,在导师指导之下,先后在Land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研究生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等课题多项,荣获校级学业奖学金2次。

行远自迩,日日自新

回顾论文从选题到发表的每一个阶段,虽然有很多地方仍然需要提升,但也很荣幸能有机会借“学海拾贝”这个平台,谈谈自己论文写作的切身体会,和大家一起进步。

1

积微成著,集腋成裘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论文撰写应以“阅读积累”为基点,从字词句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长期积累逐步过渡到能将知识吸收、内化,使其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然后将所积累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为己所用,形成论文。无论是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学术平台,还是向老师、同学学到的新知识,都是我们论文写作的“智囊团”。我们要实时搜集、事事搜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日积月累的阅读和思考弥补在知识架构上的不足,持续这样的过程,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写作过程虽然很苦很累,但也是很愉悦的。

2

细心细行,行稳致远

李月老师不断对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她让我在论文撰写完成后,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细心读一遍。我的一稿、二稿,直至终稿,每一稿的质量都明显优于前一稿。我惊奇地发现了我的初稿的毫无逻辑结构与终稿的明显进步。重视细节,是学术成功的秘诀之一,细微处见真章,这是我们每一个论文写作者必须遵循的不二法则,因为一个字、一个词、一条数据都要经得起检验,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论文写作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老师也时常苦口婆心地告诫我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精雕细琢、不断修改打磨的,小到词句逻辑,大到深入分析讨论,都应耐着性子不断琢磨,反复推敲。

3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论文定稿后便是投稿。这一阶段,有的人是一招制胜,可更多的人是屡战屡败,这个时候就要以平常心来面对不理想的结果,毕竟不是所有的论文都能如愿发表,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加注重学习、积累、沉淀、提高,踏踏实实地思考。遇到问题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及时与老师沟通。被拒稿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改进,问题不解决就永远是问题,因此绝不可忽视拒稿意见,要根据每一位专家的建议将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以提高再次投稿的成功几率。如果论文被返修,则要静下心,认真对待编辑和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字斟句酌,而不能有半点浮躁情绪,敷衍塞责,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避重就轻,寥寥几字应付了事,更不能想着走捷径。很多时候,捷径未必是捷径,踏实才是硬道理,沉下心来,终必有果。

4

落实思树,饮流怀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感谢公共管理学院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平台,尤其庆幸遇到了李月老师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感谢她的悉心指导,让我在科研这条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也要感谢同行小伙伴们的陪伴。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些许启发,也希望同学们在各自的科研征途上阔步前进,攻坚克难,学有所获。

转自:“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