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直播预告|看不懂画怎么办?刘九洲《欧美观画记》分享会

2023/3/7 14:17:09  阅读:128 发布者:

讲座简介

看不懂画怎么办?

——《欧美观画记》分享会

时间:38日(周三)1900

嘉宾:刘九洲、陆尚

地点:南山书屋(杭州市南山路210号)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看不懂的画,古画、近现代画都会看不懂;每一件绘画作品,背后都有艺术史、艺术的范式。看不懂的原因,主要是这二者的内容,弄不明白。”“我们这一代人,主要是有图像优势,这是我们与上一代学者相比,存在的明显优势。我们的优势,会带来成果吗?主要看图像的研究水平。”

——刘九洲

本次南山讲堂邀请刘九洲先生对中国古画的研究心得与读者进行交流,并邀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在读博士陆尚作为与谈人,就中国画在鉴赏中的重要性等问题参与互动。

班宗华(左二)、钱颖(左一)与本书作者在西雅图合影

刘九洲,艺术史研究者、收藏家。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任职于上海文汇报5年。2001年底赴美,从事艺术史研究与古书画收藏。2005年开始,任《宋画全集》欧美卷副主编,《元画全集》编委、副主编。刘九洲有多项学术成果:2009年出版专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2013年,论文《南宋绘画的两大流派——对图绘宝鉴第四卷的数量分析》,在《故宫学刊》第11辑发表。201712月,出版专著《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202010月,出版专著《宋画史稿》。

相关推荐

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

刘九州 吴斌著

中国美术学院

近几年来,古书画界最重要的发现,是重新找到了明代多次记载的(传)王维《著色山水图》。数年间,多位重量级学者在观看此画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著色山水图》与(传)顾恺之《洛神赋》、(传)顾恺之《女史箴》、(传)展子虔《游春图》三件传世最早古画的摹本,存在明显的联系。面对一件风格高古、信息不全的传世古画,作者如何通过著录、风格、元素等角度,将画卷的特点描述清楚,并确定其为唐代名家山水画卷的研究过程。这个发现是古画近年来最大发现。

早期绘画近年虽然也有发现,但是以花鸟、人物画居多,早期的山水画还是太少了,而山水画恰恰是中国画“皇冠上的明珠”。本书中,将用充足的证据,发现、阐述一件唐代名家山水真迹《著色山水图》,从而一举改变山水画源头无法解说的困境。本书的研究,正是将《著色山水图》与其他早期山水画真迹的特征串联起来,所有早期绘画的位置,由此得到了全面审视与重新评价,并试图解决大量唐五代山水画具体的问题。

《玉烟堂董帖》小楷墨迹本

刘九州编

中国美术学院

《玉烟堂董帖》是董其昌生前由海宁陈元瑞编次,上海吴郎摹刻、小楷为主的董其昌书法汇编。明万历四十年(1616)至崇祯三年(1630)刻成。《玉烟堂董帖》编辑的时候,董其昌才六十二岁,最后刻好时董其昌已经七十六岁。此帖选编的内容,经董其昌亲自认可。而董其昌“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汪珂玉这样的鉴赏家,过眼真迹无数,而且汪珂玉的父亲与董其昌论交二十年,居然也没有董其昌的小楷收藏,可见董其昌把小楷看得很重。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把《玉烟堂董帖》看做董其昌小楷的最高成就。此帖共收董书十五种,共四卷,上海博物馆藏有拓本。本书所印的,就是整个《玉烟堂董帖》幸存下来的八开十六页小楷墨迹,其中包括第一卷中《洛神赋》,与第二卷《舞鹤赋》。董其昌生前确认的刻帖原本,目前仅有此作传世。

董其昌《天马赋》三件

刘九州编

中国美术学院

本卷为董其昌临⽶芾《天⻢赋》三件书帖。⽶书《天⻢赋》真迹和精飧本已俱不可⻅,⾹光此卷,飘逸潇洒,天真⾃如,堪称董书精粹。赋三百五⼗字,⽂句与今三希刻本⽶书有不同处,知所临为⽶书另⼀本。此卷书于甲戎春正,当为崇祯七年,⼀六三四年。董书传世较多,仿本摹本诸赝品亦不少。此卷后有清代名家数⼈题跋,⾜⻅流传之绪,实为难得真迹,堪称董书代表作。今特选印 以公诸社会,得⼴流传,⽤以展现董其昌书法⾯貌及其特点,供学习参考研究。

来源:一页南山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