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示!多所高校,获批重大项目
2023/2/13 14:30:53 阅读:184 发布者: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据悉,该项目主要依托基地进行申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是衡量高校社科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官宣获批立项。
山东师范大学
据山东师范大学2月1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学校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院获批三项。
获得立项的三个重大项目分别为基地学术委员、特聘研究员黄朴民教授主持的“齐鲁兵学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吕文明教授主持的“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与汉魏六朝政治文化格局研究”和基地专职研究员刘爱敏教授主持的“齐鲁文化的形成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研究”。
基地重大项目公布后,齐鲁文化研究院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基地重大项目研究工作推进会,讨论基地重大项目及子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并作出下一步工作部署。在上一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中,齐鲁文化研究院以历史最好成绩顺利通过评估。以此为新起点,齐鲁文化研究院聚焦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主攻方向和重大项目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整合校内外学术力量,深入开展协同攻关。此次获批三个重大项目是基地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标志。下一步,齐鲁文化研究院将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发展和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战略,以“齐鲁文化形成发展与中国历史文化格局研究”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努力产出一批能够体现时代性、学术性并具有重大显示度的标志性代表性成果,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提升和传统文化“两创”贡献力量,不断开创基地建设发展新局面。
广州大学
据广州大学教育学院1月31日消息,经专家评审和公示,学院聂衍刚教授申报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项目获准立项,立项经费30万元。
这是继聂衍刚教授主持完成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小学生和初中生发展指导及其效果的研究”后再次获批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领域重要项目。聂衍刚教授担任广州大学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交叉创新平台“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项目组负责人,带领团队围绕“心理健康的发展、维护与促进”这一科学目标,从心理-生物-社会等多个层面回答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近5年来,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3项(含结题2项)、青年项目3项(含结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项(含结题1项)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
据上海外国语大学1月20日消息,教育部社科司发布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23〕3号),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专家评审和公示,学校5项课题获准立项。
具体名单如下: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前身为1980年9月成立的阿拉伯文化研究室,2000年1月改为现名并成为学校二级单位、独立科研实体机构,同年12月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并于2005年、2010年、2016年、2022年分别通过教育部周期性测评。
多年来,上外中东研究所秉持“跨、通、融”理念,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校内外协同研究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注重提高项目研究的科研产出和社会效益,深化和拓展相关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2016年以来,上外中东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已结项)、重点项目2项(已结项1项,正申请结项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7项(均已结项),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科研项目4项(结项2项)等。“十四五”期间,上外中东研究所确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东之治’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紧扣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聚焦学术前沿,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发挥智库功能,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通过推进相关领域各级各类项目研究,着力提升科研能力和咨政服务能力,积极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对外交往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福建师范大学
据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1月20日消息,教育部社科司发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结果,中心3项课题获准立项。另,该中心袁勇麟教授的课题获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立项。
具体名单如下:
权责声明:
★来源:各高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高绩
转自:“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发展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