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ence》报道:博士后需要加薪,但谁来买单呢?

2023/2/13 10:35:07  阅读:142 发布者:

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的薪水要求让许多实验室负责人手忙脚乱

博士后(从事大量科学研究的博士)的薪酬是出了名的低。但在过去一年里,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在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博士后们难以度日,教授们也报告说,在招聘博士毕业生填补职位空缺方面出现了问题。一些国家最近实施了提高他们工资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并不总是伴随着资金的增加,这让实验室领导们想知道如何支付不断上升的员工成本,以及后续的影响会是什么。一位教授表示:“我认为,很多教师都感到极度受困。”

“这是非常需要的改变;博士后的薪水根本不够,”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生物工程副教授凯利·史蒂文斯说。该州本月生效的一项法律规定,拥有51名或以上员工的组织每年必须向受薪员工支付至少65,478美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起薪为54,840美元,许多机构将其作为设置博士后工资的基线。但史蒂文斯补充说,新的要求使实验室领导处于一个艰难的位置,因为联邦研究经费没有跟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而像实验室用品这样的必需品也变得越来越贵。她说“钱总得有出处”。

在生活成本高的地区,加薪的呼声尤其强烈。202211月,麻省理工学院(MIT)宣布,从今年开始,博士后的最低工资将为6.5万美元。去年12月,加州大学(UC)博士后赢得了一份新合同,到202610月,他们的最低工资将达到71490美元。上周,普林斯顿大学宣布将在3月份将博士后的最低工资提高到6.5万美元。

这些增加的薪水与博士毕业生在许多行业职位上所能获得的收入相去甚远。但对于那些想坚持学术界的人来说,加薪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些财务压力。环境微生物学家兼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协会主席本尼迪克特·博勒说“博士后必须赚取生活工资,”。他补充说,在麻省理工学院最近加薪之前,“这对博士后,尤其是有家人的博士后,实际上只是度过了这一年。

Science》杂志联系的教授们对此表示赞同。“整个行业都必须面对,‘是的,好吧,我们一直都在给博士后支付低薪,’”其中一人说。“我们有自私的理由想给他们更高的薪酬,”另一人补充道:“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最好的人才。”

但许多教职员工也在担心谁将为此买单。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已经分配了临时补充资金来支付加薪。然而,加州大学目前还没有提供额外的资金。一位大学发言人在给《科学》杂志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博士后的)资金主要是由联邦政府或私人奖学金的外部拨款提供的。”

“大多数人的分析是,我们只需要拥有更小的实验室,”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表观遗传学副教授Bassem Al-Sady说。这对他个人来说很好——他喜欢小型实验室的感觉,并希望向他的博士后支付一份让他们的生活“无压力”的工资。但他担心,当生活成本高地区的教职员工续签联邦拨款支持时,会发生什么,他们的申请与有能力雇用更多实验室成员的研究人员的申请进行比较。“我想知道这是否会导致竞争力的差异。

NIH11月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提出更好地支持和留住博士后的建议,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在12月的主任咨询委员会会议上,NIH代理主任Lawrence Tabak对工作组将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表示乐观。“目前的制度……不再可持续,”他说。“我们列出潜在的选择是什么,这非常、非常重要。”但他补充说,解决办法并不容易。“这是一个零和游戏……所以我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很复杂。”

《科学》杂志的许多教授都希望国会或州政府投入更多资金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对我来说,答案是在[学术科学]上投资更多的钱,而不是缩小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机构高管兼科学家告诉《科学》杂志。她目前正在研究她所在机构的财务状况,以确定它能负担得起多少博士后工资,她希望政府机构也能这样做。“我希望政府能像我们一样感受到紧迫性……去什么地方找钱。”

阿尔萨迪补充说:“鉴于联邦政府的支持有限,你能要求个别教师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去年12月,他写信给州代表,要求为加州大学留出更多资金。“求求你,求求你帮帮我们!”他写道。“我不想去任何地方,但如果没有一些支持,我无法做到这一点。”

在这份最新的博士后招聘公告中,岗位年薪大多集中在 25 万至 35 万元之间,中位数为 30 万元,一家科创板上市的软件公司甚至给出了 70 万元的年薪待遇,成为“全场最高”。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按照公告给出的信息,这个软件工程博士后职位的 70 万年薪包括了基本工资和各种补贴,公司还会帮助申请人才公寓,且年龄要求较宽,40 岁以下。不过,科研圈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70 万是年薪最高值,而非该司博士后的普遍待遇。一些招聘网站显示,该公司今年给出的博士后年薪区间是 39 万到 65 万,后者可能更接近实际待遇水平。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薪水排名第二的职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年薪 65 万。这个岗位来自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实验室主任邵晓巍,属于青年科学家培养项目,主要面向新技术体制空间目标感知系统建设需要,开展主动态势感知、多体协同控制和智能决策等信息控技术研究。其目标是宏大的,要推动中国空间感知、控制和决策技术走向世界前列。除了享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福利待遇,这个岗位还提供迁户落沪、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学入托和五险一金等福利,并且有可能直接获聘长聘教轨教职。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来自邵晓巍课题组的另一份岗位需求,待遇为 35 万,具体方向为遥感观测和在轨服务等航天装备建设。这些岗位均面向毕业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博士。一位领域内人士透露,65 万年薪岗位是有挑战性和开拓性的,而 35 万年薪则是成熟的工程优化类岗位。

这份公告中,处于“明码”岗位待遇最末端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2 个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岗位只有 8 万元的年薪,且并未注明有其他福利。这一待遇是 2015 年开始实施的全国统一标准,也是国内博士后的“最低工资”。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的规定,8 万元中生活费用占 80%,主要用于工资、奖金和生活补助等;日常公用经费占 20%,可用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费用和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在这份公告中给出了一种更有弹性的待遇,其博士后岗位待遇在 25 万到 97 万元之间。不过,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岗位的待遇上限有所夸大——实际上,该机构的博士后在 2019 年给出的待遇是税前年薪不低于 20 万元,而 2021 年给出的待遇最高不超过 50 万,这还是在囊括了“博新计划”、“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博士后项目之后的累积最高待遇。

此外,今年春季爆发的疫情明显影响了上海市的博士后招聘进程。由于城市停摆,往年在 3 月发布的招聘计划被延期至 7 月末,这意味着博士们进站并开展研究的时间也会推迟。更重要的是,与 2021 年相比,上海市 2022 年博士后的招聘岗位数和招聘人数都出现下降,除去本就是“博士后大户”的高校,许多有条件招收博士后的公司也在缩减名额。愿意引进博士后的单位更是缩水明显,从 144 家降至 87 家。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超级博士后”

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践的首批城市之一,“超级博士后”计划则是上海博士后计划的名片。这一计划始于 2018 年,是上海集聚和留用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王牌”项目。据 2022 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实施办法,由上海市给予每个入选者 2 年共 30 万元的资助,同时由设站单位给予不低于 11 的配套经费资助。4 年来,“超级博士后”累计资助博士后 1675 名,资助金额约 5 亿元。

2018 年,上海市 35 家单位的 264 位博士进入了“超级博士后”名单,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别以 64 人、61 人和 25 人位列三甲。到 2019 年,这个数字升至 371 人。2020 年和 2021 年则都超过 520人。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入选人数一直稳居前两名。2022 年,超级博士后计划名额涨幅明显,比上一年提高了59%,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上海市吸引科研人才的意图。

博士后制度与科研机构的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在户籍、人事、职称、编制、学科等方面限制较小,不占用设站单位人事编制,加上科研经费、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职称评定、家属随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让博士后能够安心做研究。

转自:“科研动态”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