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几深教育李老师 ,作者几深教育李老师
有很多人本硕博一个专业读了下来,有的是真的热爱,有的是没有多想,不论怎样,这部分同学很幸福,从来没有因为专业问题而烦恼。
实际上很多同学在考博的时候变换了赛道,正应了《周易·系辞》中的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简直是有太多的理由导致你考博时换个专业。
“
首先,有的专业博士点太少。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专业的数目不断缩小。有的专业偏实践性,不需要博士阶段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有的专业已经被时代淘汰,不需要继续研究,有的专业太前沿,还没有相应的博士点。
还有些专业虽然有博士点,但是社会目前对这个专业方向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所以说博士点的数量非常少。这样的学科就会非常非常内卷,博士点少就意味着博导少,每一个博导还都有自己的硕士生和本科生,博导还有自己暂时不是博导的师兄弟同行的硕士生及本科生。
一个博士名额被无数人惦记着,竞争就会非常残酷。这样的专业其实非常多,有的全国都找不出5个博士点,博导也不超过10位,比如印度语言文学。
“
其次,不喜欢原有的专业。
选专业就像找对象,本质上你无法穷尽对方的信息然后再做选择。选专业还不如找对象,找对象已经过去了指腹为婚包办婚姻的时代,现在已经是自由恋爱。在结婚前双方还可以相处一段时间,行就结婚,不行就再见。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离婚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
选专业可没有让你试试的机会,从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基本凭的是自己的感觉、亲朋好友的推荐以及网上搜到的简介。
这就导致读本科的时候很多人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有的人考研的时候换了专业,有的同学将就着继续考了这个专业。但是到了硕士阶段,实在是忍受不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博士至少四年的时间去研究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想想都是一种折磨,别说出成果了,能不能读下来都不好说。所以说,长痛不如短痛,赶紧换一个考。
“
再次,兴趣所在。
对某一个专业情有独钟,就是喜欢和热爱。爱是不讲道理的,热爱才有激情,才有进一步深究的不竭动力。这个原因倒不一定是不喜欢原有的专业,只不过更爱这个专业。可能源于自己已经做出了部分成果,也可能源于家学渊源。总之,就是一个字“爱”。
“
最后,就业的影响。
其实到了博士阶段,最适合的就业方向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次是考公务员。如果单从就业来讲,其他的职业一个硕士生的学历就足以搞定。
对于考公务员来讲,你会发现有些专业就报不了,几乎没有合适的岗位。对于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讲,个别专业本身就非常小众,能够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凤毛麟角,好多年还不招一个新人。这种情况下,生存都是问题,还不如趁早换个专业,最起码保证有一份工作。
在确定了换专业之后,也不能瞎换,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兴趣,在兴趣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可行性。如果两个专业之间有关联性,那换专业的成本和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我们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分类角度来具体分析。
“
第一,随便跨。
在同一个二级学科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便跨。实际上很多专业差不多,只不过各个学校具有自己设定专业名称的权利。既然同属于一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说明各个专业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实中,很多博导也是在这些二级学科中做研究,各个学科之间的分野并没有多大,这样情况下,当然可以随便变换专业。比如说,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和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这四个二级学科同属于社会学,那你可以适当调整报考方向。
“
第二,可以跨。
不同二级学科之间可以跨,但是不代表都可以跨。大原则是同一个学科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跨起来的难度小,不同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跨起来难度大。当然,这个并不绝对,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说,对于经济学这个大门类下的两个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你完全可以随便跨,事实上很多同学就是这么做的。
对于法学这个大门类,二级学科比较多,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不能随便跨了,往二级学科的法学跨难度就很大,因为法学的专业性太强了,学科边界太明显。但是政治学、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就很有相通性,可以相机跨一跨。
“
第三,慎重跨。
我国一共有12个学科门类,跨门类考的话就要慎重了。学科门类是专业划分的第一个大级别,说明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差异相当相当大,跨起来的难度肯定很大。
学医学的去考农学,学历史学的去考工学,一看就不靠谱。这里还有一个大原则,理工科类的可以跨考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反之,基本不行。
当然凡事无绝对,主要看你个人的条件,比如说你学数学,但是对编程很有研究或者对统计学很有研究,那你完全可以跨考,现实中,很多导师相当欢迎。再比如说,你学英语语言文学,你完全可以跨考国际关系专业,导师也非常欢迎。
“
第四,万能跨。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跨到什么专业,选这两个准没错: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永不过时,需求量很大,门槛也不高;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设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非常抢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个专业的红利期,而且这个专业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从初中开始到考研政治,大家都有底子。
最后再说两点注意事情,如果你选择了跨专业报考,大概率在所报专业方面的学术成果也不突出。第一,走申请审核制的话,务必提前联系好导师;第二,不想折腾联系导师环节的话,干脆选考试制的学校,避开材料审核环节,用分数为自己开路。
转自:“考博早知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