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Keiko Torii团队及合作者揭示PUB30和PUB31是ER信号传导的衰减因子

2023/1/5 10:44:47  阅读:230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Mol Plant植物科学 ,作者SCI Shi

20221220日,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华盛顿大学Keiko U. Torii团队及其合作者题为“Direct attenuation of Arabidopsis ERECTA signalling by a pair of U-box E3 liga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E3连接酶PUB30/31ERECTAER)信号通路的衰减因子,可与ERBAK1互作并被BAK1磷酸化,磷酸化后的PUB30/31ER-BAK1复合物结合更紧密,并通过泛素化降解ER蛋白,从而调控ER信号介导的花序/花梗生长和气孔发育;揭示了PUB30/31灭活ER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2-01303-x

多细胞生物的发育依赖于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协调,以响应外部环境。植物的受体样激酶(RLK),是一组具有胞内激酶结构域的膜定位的受体蛋白;它们通过感知并结合细胞质外体中的信号小分子(比如小肽),并介导细胞信号传导来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LRR-RLK是拟南芥中最大的RLK亚家族,有200多个成员;在植物发育、激素感知和免疫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只有少数LRR-RLK具有已知的配体,这些LRR-RLK通常称为LRR-RKs;包括BRI1FLS2等。

在拟南芥中,ERECTAER)受体激酶可通过感知多个EPF/EPFL小肽,来调节植物发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花序结构、茎和花梗伸长、花发育、维管分化和气孔发育。已有研究确定了这些ER信号通路共享组件及其特异性因子。例如,EPFL6EPFL4介导的ER信号主要促进细胞增殖和茎/花梗的伸长,以实现适当的花序结构;EPF2介导的ER信号则在气孔发育过程中抑制气孔谱系细胞进入分裂。然而,ER受体激酶在完成信号传导后是如何被灭活的,仍不清楚。

拟南芥含有60多个PUB蛋白;除了少数成员外,它们的体内靶标和功能仍然未知。通过突变体表型分析,该研究发现,PUB30PUB31ER信号传导的衰减因子,可调控花序/花梗生长和气孔发育。pub30 pub31双突变植物表现出极度伸长的花梗和气孔发育的减少,同时erecta突变处于pub30 pub31的上位;表明PUB30PUB31可下调 ER活性,并具有冗余性(Figure 1)。

Figure 1. PUB30/31ER通路中调节花序/花梗生长和气孔发育

利用proPUB30::PUB30-YFPproPUB31::PUB31-YFP,该研究发现PUB30/31ER具有类似的表达模式;暗示它们可能互作。通过酵母双杂(Y2H)和免疫共沉淀(co-IP),研究人员证实,ER可与PUB30/31发生相互作用,且调节花梗伸长和气孔发育的相应小肽可促进它们在体内的互作。

PUB30/31具有E3连接酶的特征序列;该研究发现,PUB30/31E3连接酶活性是调控花梗伸长和气孔发育所必需的。另外,在pub30 pub31突变体中,活性或非活性EPF2/EPFL6小肽的处理对ER蛋白的丰度影响不大。这些结果表明,pub30 pub31突变体是由于小肽促进ER蛋白积累过多造成的,PUB30/31通过泛素化ER可下调ER蛋白的积累(Figure 2)。

Figure 2. PUB30/31通过泛素化调控ER蛋白的丰度

BAK1ER的辅助受体,EPF/EPFL小肽的结合可触发ERBAK1形成活性的受体复合物。该研究发现,BAK1也可与PUB30/31互作,并磷酸化PUB30/31;另外,其接头结构域中的单个氨基酸残基TBAK1的主要磷酸化位点;表明PUB30/31的活性调节发生在受体复合物的水平上,ER被小肽激活后诱导ER-BAK1受体复合物的形成,从而促进PUB30/31BAK1互作并磷酸化(Figure 3)。

Figure 3. BAK1PUB30/31互作并磷酸化

那么,PUB30/31的磷酸化与ER泛素化之间有何联系?利用体内体外实验,该研究发现BAK1介导的PUB30/31磷酸化可增强它们与ER的互作,从而促进ER的泛素化和降解。同时,该研究证实BAK1介导的PUB30/31磷酸化是调节花序/花梗生长和气孔发育所必需的(Figure 4)。

Figure 4. BAK1PUB30/31的磷酸化对其功能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PUB30/31ER信号通路的衰减因子,并揭示了PUB30/31灭活ER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在气孔发育的调节过程中,ER可与TMM在没有小肽的情况下结合;EREPF2小肽激活后,可与辅助受体BAK1/SERK结合并诱导磷酸化信号传导,激活YODA-MKK4/5-MPK3/6组成的MAPK级联反应并抑制气孔的发育;同时,激活的BAK1/SERKs磷酸化PUB30/31连接区域,磷酸化的PUB30/31ERECTA-BAK1/SERKs复合物紧密结合,并由PUB30/31介导ER的泛素化和降解(Figure 5a)。在花序/花梗生长的调控过程中,ERBAK1/SERKs在没有小肽的情况下不会强烈结合;EREPFL6激活后,促进与BAK1/SERKs的结合并诱导磷酸化信号传导,激活YODA-MKK4/5-MPK3/6组成的MAPK级联反应并促进花序和花梗的生长(Figure 5b)。然而,上述过程的E2连接酶是什么,仍不清楚。

Figure 5. PUB30/31灭活ER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2-01303-x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