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 关于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助推教风学风建设的探索

2022/12/14 11:19:53  阅读:199 发布者:

摘要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断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促进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社会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使得其不仅需要努力奋进,更需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担当起时代赋予自身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专业能力,从而让高等教育人才有能力担当起时代大任。同时,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努力,高校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可以说中国的青年是什么样,中国的未来就是什么样。目前,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的大学生人数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关注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断加强高校教风学风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离不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努力。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激发党员教师的工作热情,让党员教师带头参与到教风学风建设中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帮助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质量人才。

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一)教风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

一所高校是否优秀,是可以从该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的,而教风学风则正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体现。高校的教风学风囊括该校教师的教风、该校学子的学风、校园管理者的作风和校园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有助于向世人集中展现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好的教风学风是高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鼓励、凝聚和规范作用,有利于高校在内部形成合力,在外部树立良好形象,不断保持发展前进的动力。教风学风建设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优良教风学风的建设还可以优化一所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全体师生员工言谈举止进行规范,给予他们充满拼搏奋斗氛围的大环境,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动力

优良的教风是指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优良特点和作风,其能够将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专业技能等集中展现出来。教风的建设,与教师自身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密切相关,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教风的优劣。教师作为支撑高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其身上所带有的教风将直接影响到整所高校未来的发展走向。优良的教风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以学生为本、无私奉献、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热爱学校与学生、善良积极等精神品质。不仅仅是精神品质,许多教师身上的生活习惯乃至教育教学习惯也都透露着良好的教风。只有形成良好的教风,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成功的教风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最终推动高校持续向好发展。

(三)学风建设是学生和高校发展的基础

高校是学生学习、接受教育的地方,因此学风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风一般来说是指高校中的学习风气,更具体地来说,高校学风就是指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精神等内在品格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反映。良好学风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且对于学生后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只有营造良好的学风,大学生才有可以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信心和精神支撑,进而促进自身实现全面发展。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大学生学习管理和高校建设方面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做好高校学风建设,才能将一所高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展现出来。学风作为教风的行为化延伸和终极体现,它的感召力来自教风学风理念,推动力来自教风的行为化,最终将反哺教风学风的发展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助推教风

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助推教风学风建设动力不足

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促进教风学风建设中导向性不明显。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考察、培养、发展党员,且理论性工作内容较多,对党员的实践教育和指导较少,再加上缺少高校基层党组织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方面的制度性文件,使得很多基层党组织并未开展实质性学风建设工作,部分党员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最终导致教风学风建设的导向性不明显。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基层党组织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方面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其大多是宣传号召,缺乏规范、稳定、有效的制度体系。学生党员在展开贫困生帮扶工作时,大多是“一带一”或“一帮多”的个人行为,缺少组织领导和监督,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考核体系,无法衡量帮扶效果,容易导致帮扶工作流于形式,并且,对于帮扶效果也缺少有效的激励和保障制度,难以形成建设教风学风的持久动力。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教风学风建设重视不足

一是缺乏有效的思想引导,党员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工作,学风建设理应得到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然而,目前很多高校都更为重视科研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了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工党员、学生党员自觉主动为学风建设服务的意识有待提升。

二是缺乏有效监管和激励制度,工作浮于表面。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以党建工作推动学风建设,需要深入实际,深入具体问题,建立与学风建设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体系、监管和激励制度。

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过于依赖党员个体。学生党建最基本的组织是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基层党组织作用往往不够突出,过度强调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而忽视组织生活、组织建设作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工作效果有限,难以持久。

发挥基层党组织对高校

教风学风建设助推作用的措施

(一)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离不开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学生党员相较于其他学生,无论是思想道德水平还是学习态度都比较好,所以要充分重视学生党员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还能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党员也参与到教风学风建设中来,以实际行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目前我国的大学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室后排挤满了人,但是前排却空空如也的情况,教师站在讲台上自顾自地讲,学生坐在座位上玩手机或者和同伴交头接耳的现象屡见不鲜。党员学生要发挥带头作用,坐到教室前排去,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良性的沟通,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要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积极进行小组展示,为其他同学做好榜样。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高校课堂的氛围也会变得更好。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教师的工作热情

要想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就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教师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工作当中的骨干作用。党员教师应该在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好学的习惯,从而在高校中营造好学的良好氛围。高校教师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向学生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品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建设良好的教风学风,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是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要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严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从而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学风。在实践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通常一所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工作越细致具体,其教风学风建设工作开展得就越深入。为此,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和强化党员教师的思想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例如,可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参加培训,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提高教师思想水平的同时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要及时仔细地分析教师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帮助教师克服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作用,进而推动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基层党组织要积极组织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要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建造桥梁,促使师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党员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的深度落实。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风建设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教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关注党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基层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使其在培训当中不断克服思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形成良好的师德。目前,在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部分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追名逐利以及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教风学风建设。党员教师要关注到这一现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与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思想,引导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成长和生活,将教风学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四)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深入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意义重大,所以高校要把教风学风建设当作一项重点工程。高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之下激发广大党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热情,让党员教师成为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主体力量,进而引导其他教师也积极投身到教风学风建设中来,从而使得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与此同时,高校要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加大教风学风建设效果在教师评估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让教学效果成为教师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党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和中心任务,要做好教学工作,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还要让党员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方面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引领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到该方面工作中来,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能力更加出众的人才,这对于持续深入地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加强高校教风学风建设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高校教风学风建设,能够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持续输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人才提供了师资保证,同时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让大学生具备担当时代大任的能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发展的关键,应该积极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实现高校教学的新发展。一定要充分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推动高校教风学风建设,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促使高校持续稳定地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

【来源】《时代报告》2022/9 总第456期。

【作者单位】张洁,吉林大学。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