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赵富稳&林禹泽AM:降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陷阱密度,器件效率超过17%

2022/11/14 14:34:01  阅读:187 发布者:

1

前言回顾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下一代新型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具有重量轻、机械灵活性、半透明性和易于放大制造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科学界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OSCs的核心部分是活性层,其通常由p型(给体)和n型(受体)有机半导体的混合物组成,并且混合物膜形成双连续互穿网络,以促进激子离解和电荷载流子传输。随着非富勒烯受体(NFAs)的问世,OSCs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OSCsPCE仍落后于无机/混合太阳能电池,如晶体硅、砷化镓和混合钙钛矿,主要归因于前者受抑制的开路电压(VOC)、相对较大的能量损失、以及限制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较低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其中能量损失大的主要原因在于OSCs中有机半导体的高陷阱密度(通常为1016-1018 cm-3),尤其是非辐射复合能量损失(ΔEnr)和较低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降低活性层中的陷阱密度对于提高OSCsPCE非常重要。

1.分子结构、共混物形貌模拟

2

文献简介

事实上,如何通过材料设计抑制陷阱态的相关研究较少。近日,中南大学赵富稳教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林禹泽研究员团队通过将NFAs中给体核的π共轭部分从七环单元扩展到九环单元,成功降低了OSCs中的陷阱密度。研究人员制备了两种A-D-ANFAs,即具有七环单元的BTPIC-4F和具有九环单元的TTPIC-4F。与BTPIC-4F相比,TTPIC-4F表现出更小的分子内二面角和更大的分子间π-π重叠,这有助于热膜和共混膜中获得更强的电子耦合和更高的结晶度。因此,基于D18:TTPIC-4F共混膜提供了更精细的形态,同时相应器件具有降低的陷阱密度,这有利于电荷载流子传输以获得更高的迁移率,并抑制电荷载流体复合以获得更低的ΔEnr

2.两种受体分子的堆积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D18:TTPIC-4FOSCs器件实现了17.1%的优良PCE,是目前基于A-D-ANFAs器件的效率最高值之一。此外,基于D18:TTPIC-4F的器件的陷阱密度为4.02×1015 cm-3,是基于有机半导体器件的最低值之一,甚至可以与一些基于典型高性能无机/混合半导体的器件相媲美,这表明NFAs(尤其是A-D-A型)仍有很大的空间来进一步增强OSCsPCE

3.不同器件光伏性能比较

3

文献总结

综上,该工作中的结果表明扩展NFAs的中间核数目是抑制OSCs中陷阱态的有效方法,从而有助于获得高PCE。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题为“Reducing Trap Density in Organic Solar Cells via Extending Fused Ring Donor Unit of A-D-A-Type Nonfullerene Acceptor for Over 17% Efficiency”。

本文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非富勒烯受体,共轭结构,陷阱密度。

转自:“有机光电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