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火星上没有水和生命?“祝融号”探测器最新发现它上面存在水的痕迹

2022/11/2 10:53:40  阅读:226 发布者:

导读

火星,因为其荧荧如火、亮度时常变化,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荧惑”。

最初,人们观测火星是为了占星、预测命运,17世纪之后,对火星的科学探索才开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他根据精准的观测绘制了恒星表,包括一颗超新星。他的弟子开普勒正是根据观测数据开创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到了今天,人类的探测器已经在火星表面非常活跃,将影像和样本运输回地球。与人们之前关于火星的畅想截然不同的是——第一批火星的图像显示,火星上没有火星人,它荒凉而孤寂,没有稳定的水存在,是一颗不折不扣的沙漠行星。

但探测器最新的科学发现让人们重新燃起探讨火星的热情。我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器发现了水的痕迹。

火星上真的存在水吗?有水的话,是否也代表着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这些问题仍待科学进一步作出回答。

 

钱凝露 | 撰写

在人类的足迹尚未到达火星的时代,人们对天空中这颗红色星球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这种天然的好奇一直呼唤着人类前往探索未知的星球。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发射了前往火星的太空飞船,开启人类探索火星的新纪元。去年,我国的火星探测器也到达火星表面。

01

火星上存在水吗

全球第一个成功抵达火星的探测器是美国发射的“水手4号”,它在距离火星1万公里处拍摄了21幅照片。然而它传回的照片令人们大失所望:火星表面充满了陨石坑,一片死寂。没有河流,没有湖泊。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上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但是可能有冰和古河道存在。2008年,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在火星上挖掘了八粒白色的物体,四天后这些物体升华了。火星全球勘测者所照的高分辨率照片显示火星上有许多沟壑,也许是液态水流经后遗留下来的河道。

图源phys.org

事实上,火星可能不只有河道,甚至可能发生过洪水。

2021年,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成功着陆,开始了巡视探测工作,之所以将探测点选在乌托邦平原,因为它正是火星最大的撞击盆地,曾经可能是一个古海洋。

“祝融号”火星车的探地雷达发射的高频无线电波可以穿透地面,深度能达到3-10米,而低频电波可以到达地下100米。科研人员用“祝融号”火星车低频雷达数据展开了深入分析,发现该区域数米厚的火星土壤层之下,存在两类地层。

第一层位于地下约10-30米,该地层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距今大约16亿年以来的短时洪水、长期风化或重复的陨石撞击;

第二层位于地下约30-80米,它反映了更古老、更大规模的火星地表样貌改造运动,可能发生在距今35亿-32亿年前,与乌托邦平原南部的大洪水有关。

此外,“祝融号”火星车也携带了其他任务,负责探测乌托邦平原南部现今是否存在地下水或固态水。低频雷达成像结果和热模拟结果显示,液态水、硫酸盐或碳酸盐卤水难以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地下100米之内稳定存在,但目前科学家无法排除盐冰存在的可能性。

至于曾经火星上的洪水为何消失了,火星为何会变成如今的荒芜星球?这些疑问仍然等待科学家进一步解答。

02

生命禁区,还是曾有过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存在的可能,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火星上没有“火星人”,但科学家们正在思考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生命以更加简单的形式存在。

人类曾经从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上看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1996年,美国宇航局约翰逊太空飞行中心的大卫·麦凯(David McKay)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在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了微生物化石生命曾经存在的证据。

图源amnh.org

这颗陨石于1600万年前从火星上脱落。当时一颗小行星或彗星与火星相撞,这块火星岩石碎片开始绕太阳运动,直到大约13000年前被地球卷走。它撞击在南极洲,埋没于冰雪。直到1984年,一个陨石搜寻队在艾伦山发现了它。

大约十年后,科学家们更仔细地检查了这块陨石,发现它来自火星。因为这颗陨石含有与火星大气成分相同的气体痕迹。据推测,它经历了火星表面液态水普遍存在的年代。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火星仍旧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人类认识火星的历程从未走到终点,科学发现不断刷新、冲击着我们对火星的认知。然而当我们回顾认识火星的历程,发现一步步都是人类对寰宇的征服,科学铸造的辉煌阶梯已经从地球延伸进茫茫宇宙。

静坐星空下,望着那颗红色星球,你,在思考着什么呢?

转自:深究科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