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转载|OHAD文章解读|广谱双特异性抗体对抗奥密克戎:新研究揭示其中和之道

2023/6/16 14:38:51  阅读:6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One Health Advances ,作者OHAD

An RBD bispecific antibody effectively neutralizes a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第一作者:原梦琪

通讯作者:刘平黄、钱朝晖

研究背景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使用中和抗体治疗被证实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双特异性抗体 (Bispecific antibody , bsAb) 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抗体,它通过将2株靶向病毒不同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整合在同一抗体分子中,以提升防治效果。

然而,诸如奥密克戎等能够逃逸中和抗体的SARS-CoV-2突变株明显削弱了基于单一中和抗体治疗的有效性。虽然已经证实抗体鸡尾酒疗法可以减少变异毒株的免疫逃逸,发挥抗病毒的广谱中和效果,但由于其制造成本高昂和使用剂量较高等缺陷,难以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情况下广泛应用。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具有广谱中和效果的新冠肺炎特效药物。

全文速览

    1)本研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柔性肽将2株靶向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 (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 的亲本单克隆抗体可变区进行串联,成功构建和表达了靶向SARS-CoV-2 RBD多个保守位点的人源IgG样双特异性抗体Bi-Nab

1 双特异性抗体Bi-Nab的构建及其表达验证

2)体外阻断试验结果显示,Bi-Nab能有效阻断SARS-CoV-2野毒株RBD与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 的结合,IC50可达23.1 ng/mL,证明其具备优异的阻断活性;

3)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抗体与细胞膜上表达的刺突蛋白的结合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i-Nab可以与SARS-CoV-2野毒株和多种变异毒株的刺突蛋白发生交叉反应。假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亲本单克隆抗体35B532C7和鸡尾酒治疗方案,Bi-Nab能有效中和包括AlphaBetaKappa在内的多株监测变异株(Variants being monitored, VBMs),以及包括Delta和奥密克戎BA.1BA.2在内的关切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s)。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报道相一致,奥密克戎BA.1BA.2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可显著降低中和抗体的有效性。这些结果提供了Bi-Nab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协同中和效力的证据,表明双特异性抗体可作为一种应对SARS-CoV-2变异株的可行且有效的策略;

4)本研究的限制在于缺乏真实病毒体外中和试验和动物攻毒保护试验,因此无法明确双特异性抗体Bi-Nab在真实病毒上的中和效果。通过进行上述试验的补充,可以为Bi-Nab在不同变异株中的广谱中和效果提供有力的证据。

编辑荐语

在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各种策略中,中和抗体被认为是阻断病毒表面蛋白(钥匙)结合细胞受体(锁)开锁进入细胞的重要工具。但随着病毒的变异,单一的中和抗体可能会出现“脱靶”失效,而多株单抗的“鸡尾酒疗法”又增加了成本和药物质控的复杂程度。该研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2株单抗的抗原结合区串联,成功表达了一种广谱双特异性中和抗体Bi-Nab,并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验证了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广谱中和作用,并从结构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其潜在广谱中和活性的结构基础。该研究不但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生物材料和技术手段,也为其他疾病的防控技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原梦琪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20级博士研究生,曾获中国农业大学第七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墙报奖、第三届“兴农杯”动物医学院院赛一等奖、校三好学生等荣誉;主持研究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1项,并获优秀结题。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One Health Advances等国际期刊。

通讯作者:刘平黄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引进“杰出人才”。主要从事PEDVTGEVPDCoV 等动物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和免疫保护机制、抗体工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包括国家“十三五”计划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农业大学启动基金等。主要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等杂志,并获得发明专利1项。担任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Archives of VirologyVeterinary Microbiology等国际期刊的同行评审人。

通讯作者:钱朝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课题组组长。主要从事冠状病毒的细胞进入和复制机制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1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通讯作者或者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原文链接

Yuan, M., Zhu, Y., Liu, G. et al. An RBD bispecific antibody effectively neutralizes a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One Health Adv. 1, 12 (2023).

https://doi.org/10.1186/s44280-023-00012-0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