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1区:山西大学基于“肠-肝-肾”轴的肠道菌及组织代谢组揭示逍遥散对抑郁症的配伍作用
2023/6/5 8:47:31 阅读:120 发布者:
【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山西大学现代中医药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合作近期发表于Phytomedicine (IF6.656)的一篇文章,揭示基于“肠-肝-肾”轴的肠道微生物组和组织代谢组学揭示逍遥散对抑郁症的配伍作用。
【题目及作者信息】
Shengjiang Xiexin Decoction ameliorates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and intestinal metabolic homeostasis
【摘要】(阅读原文为主)
背景
抑郁症不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也影响外周系统。逍遥散XYS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在临床和实验上都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然而,由于所含草药成分复杂,其配伍机制尚未完全揭示。
目的
本研究基于“功效组分”的策略,旨在从“肠-肝-肾”轴的角度揭示XYS的配伍作用。
方法
首先,将XYS分为舒肝组和健脾组。测定大鼠的经典行为,以证实XYS及其两个功效组的抗抑郁作用。除此之外,分别通过16S rRNA测序和1H NMR进行肠道微生物群分析和肾脏代谢组学。
结果
我们发现XYS及其药效组对抑郁大鼠的行为异常和肾脏代谢以及肠道疾病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程度不同。XYS及其药效组对抑郁大鼠行为和肾脏代谢组学的调节作用顺序相同,即XYS>SG>JP,而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顺序为XYS>JP>SG。XYS及其功效组分均能显著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尤其是对Peptostreptoccaceae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XYS显著调节9种肾脏代谢产物,而SG和JP分别调节4种和5种差异代谢产物,表明两个功效组协同表现出抗抑郁作用,从而有助于XYS的整体抗抑郁作用。
结论
目前的研究结果不仅从“肠-肝-肾”轴的角度,综合运用“功效组分”策略、宏观行为学、代谢组和微生物组,创新性地证明了XYS的抗抑郁作用和配伍性,还为研究复杂疾病和中药配伍提供了新的视角、策略和方法。
图文摘要
【前言】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精神障碍,其特点是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给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抑郁症与身体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组密切相关。此外,临床上也有抑郁症导致肾功能下降的报道。“肠-肝-肾”轴可能是系统研究抑郁症的一个新视角。此外,有效治疗抑郁症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糟糕的是,长期使用单靶点抗抑郁药会带来副作用,如肾脏或肝脏损伤。除此之外,中药正以其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优势而日益出名。
中药方剂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由多种中药组成,严格遵循配伍规律。逍遥散(XYS)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临床用于治疗抑郁症已有数千年历史。XYS的作用是从中药配伍的整体功能方面介导的。尽管XYS的抗抑郁作用已在临床和实验上得到证实,但由于其复杂的草药成分,其配伍作用尚未完全揭示。因此,需要从新的角度研究XYS的抗抑郁作用,以及其配伍的科学内涵。
【结果部分】
1.动物行为学结果。
2.XYS及其疗效组可显著调控CUMS诱导的抑郁大鼠肠道微生物组异常。
3.XYS及其不同疗效组分对抑郁大鼠代谢谱的调节作用。
4.XYS、SG和JP组对CUMS诱导抑郁相关差异代谢物的回调作用和程度。
5.大鼠差异代谢物途径分析汇总。
6.行为参数、肠道菌群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
7.大鼠活组织(A)和肾组织(B)差异代谢物相对峰面积的比较。
8.逍遥散(XYS)及其疗效组分-疏肝(SG)、健脾(JP)组分在CUMS诱导的抑郁大鼠中作用的分子机制综述。
【结论与讨论】
总之,本研究首次从“肠-肝-肾”轴的角度,基于“功效组分”研究策略,综合应用16S rRNA测序技术和1H NMR代谢组学,研究了XYS的抗抑郁作用和配伍性。我们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的联合应用,证明了XYS的总体效果,其功效组的协同效应起到了一定作用。目前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中药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和深刻内涵。此外,本研究表明,“肠-肝-肾”轴、“功效组分”策略、基于16S rRNA测序的微生物组和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为系统性疾病的多系统联系和中药方剂配伍的深刻内涵提供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解。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