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学历贬值变成了一个话题。原来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现在需要硕士生才能“胜任”。而硕士也不再是“就业保障”,于是更多人选择了开始“卷”博士。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各高校共招生13.90万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为55.61万人,招生人数持续增加。
来源:教育部官网
在这样火热的申博的背景下,申请博士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院校变得尤为重要。许多同学眼高手低,现状不明,盲目只投985,可能导致错失良机,最终导致考博失败。
一些同学有 “清北梦”或者执著于985,那么不难理解这些同学对于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追求而花费几年时间的行为。而对于一些只是想要有一个博士学位的同学,只申985可能会是你给自己挖的“大坑”。
只申985的弊端之一是竞争激烈、申请难度大、上岸难度高。如果是热门专业或者“卷”论文的专业,硕士毕业没有几篇论文傍身,想要申请到第一梯队的985,难度是很高的。
硕士毕业如果没有成果,可能就需要gap一到两年来积攒成果。如果有更高的追求,想要申请“清北复交”或者学科排名第一的高校,甚至可能会“陪跑”2-3年。
来源:unsplash
其次,只申请985高校也会限制了自己的选择余地,错过其他优质211和特色双非强校,白白放弃更多可能和机会。
一些211院校或者研究所,可能在某专业领域取得的成果优于一众985院校。同时,这些院校或机构在行业内有一定声誉,在当地有就业认可度。
部分211学科评估
来源:作者
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政法的“五院四系”以及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研究所。而作为211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硕博生在部分行业,如集成电路、计算机在全国都是被抢的人才。
五院四系行业认可度
来源:知乎
申请博士,一直都不是“孤注一掷”,而是“风险投资”。除了985高校,考博择校其实可以布下一盘大棋。
选择时不要仅仅看学校排名,还要考虑导师的实力和资源。选择一个好的导师比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更加重要。
大家可以考虑给自己进行“资源配置”,先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组合做一些筛选。
比如:
第一梯队:985高校且专业强校;
第二梯队:985高校但专业较弱+211高校专业强校;
第三梯队:211高校专业较弱+双非的特色强校。
可以把目光放到第二梯队,避开985残酷的竞争。
其次也可以直接考虑牛导。大牛博导在业内具有非常高的声望, 且并非只在985高校里才有,在一些211或双非院校就 “长江学者”、“海外优青”、甚至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号的牛导。
同时也可以去一些非常强劲的科研课题组,如果可以申请上这些牛导,强组的博士,在业内也会有一定的“人脉”保障,就业也会很有前景。
一些211高校拥有“长江学者”
来源:作者
除此之外,海外高校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国部分有CSC合作项目的海外高校,QS全球排名并不靠后。
如果你表明申请CSC资助的强烈意向,那么几乎没有海外高校的导师会拒绝你,因为相当于你是“自备干粮”,谁会拒绝一个自带资金的Doctor Partner呢?
同时,如果你有一定的资金支持,那么部分海外自费博士position对你也是非常友好的。
在申请境外高校时,可以广泛地选择香港、新加坡、英国、欧陆等院校。这些院校在国内的承认度也很高,无论你想进高校、企业、体制内都有相应的引进政策。
海外博士相关政策
来源:作者
申请博士是你和导师互选的过程,有些同学担心“广撒网”会不会让拟报考导师听到风声,并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其实,现在的环境下,大部分导师在材料审核前不会只选择一个报考他的学生。所以只要你不同时联系多位有合作关系、同院校的导师,你大概率不会“翻车”。
尝试申请多个学校和导师,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个学校或导师拒绝了你,你仍然有其他选择。
来源:unsplash
其次,不要追求名校而忽略了其他的因素,如导师性格、生活成本,科研条件等等。
一个高排名的学校可能并不是适合你的选择。一位可以和睦相处3-5年的导师以及友好的师门、舒适的读书环境、优秀的科研条件都是你顺利毕业的“必需条件”。
在申请学校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需求,如果你博士毕业想进入高校当老师,那么学术成果积累、学术圈资源(企业高校人脉)搭建是你需要重视的。以此为目的,你需要选择的就是一位好的导师以及好的平台。
如果你想走选调生等途径,那么985、211高校博士生的头衔确实可以为你带来许多资源和光环。
某省博士生及硕士生选调生政策
来源:作者
人生的路从来不是单一的。在申请博士时,多进行选择才能有备无患,只执着于985可能会使自己走进“穷巷”,甚至耗费几年的时光。
但是,既入穷巷就该及时调头,多做选择才能将路走得更宽。
在如今的环境下,早一年上岸,就早一年获得就业机会,甚至抢占固定就业岗位(毕竟高校和体制内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没有了就不会开放招聘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申请到自己理想的高校,完成自己期望的人生之路。
转自:“大学生科研竞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