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作者杨迪界面的摩擦起电性质与所处环境相关。通常高湿度的大气会加速摩擦起电过程中静电荷的传输和耗散,限制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等器件在能源收集与自供电传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此外,环境湿度对界面摩擦电荷的产生、传输和静电积累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如何通过材料选择与设计实现高湿环境下器件的高性能输出与稳定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8:15]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慧团队,在《纳米光子学》(Nanophotonics)上,发表了题为Ultrasensitivelabel-freemiRNA-21detectionbasedonMXene-enhancedplasmoniclateraldisplacementmeasurement的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MXene材料增强的等离子体共振...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9:21]
[摘要]:繁殖是生命体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生物演化历史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化石物种因保存的生物遗骸多为骨骼和牙齿而揭示的信息有限,故繁殖特性的研究少有进展。山东山旺盆地新近纪地层发育于早中新世期间,因出产丰富而完整的骨架化石而举世闻名。细近无角犀(Plesiaceratheriumgracile)的骨架有百具之多,其中一具保存完整的妊娠期雌性犀牛的骨架,腹部有待产的小犀牛未经扰动,异常精美,为犀类繁殖特征的研...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7:45]
[摘要]:水稻、玉米和小麦是三大主粮作物,但主粮来源单一成为粮食安全和营养安全的隐患,因此对“孤儿作物”(orphancrop)的重视利用是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现代集约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孤儿作物”野生种和地方品种资源正日趋减少,与主粮作物相比,其种质资源的研究及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滞后。菱角是典型的“孤儿作物”。新石器时代以来,长江流域的先民开始有意识地大规模...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6:36]
[摘要]:近日,我国“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的、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星载单航过多基线干涉SAR高精度地形测绘数据产品,标志着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干涉SAR指的是利用两部雷达在不同位置观测地面,得到两幅包含幅度和相位的复数影像,通过相位干涉处理反演地面高程,类似人的双眼看物体,可判断目标的位置、距离...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5:36]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自然历史藏品已成为生态和进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基于形态特征的标本检索使我们能够迅速获取与之相似的标本,可提高对这些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相关研究的需求。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效的特征提取和表征技术。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研究团队在形态特征的智能提取与表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自然历史标本的高效检索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一研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和哈希方法,开发了一...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8:52]
[摘要]:大气氮沉降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衡,对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养分平衡如何通过与微生物互作,进而影响土壤激发效应(即活性碳输入对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的改变)缺乏机制性研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任务团队基于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长期养分添加控制实验平台,对长期养分添加的豆科和非豆科植物土壤进行了13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实验,系统研究了土壤养分添加和植物类型...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7:11]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巩三强与合作者,揭示了冷水珊瑚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之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光谱》(MicrobiologySpectrum)上。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由于珊瑚礁生物多样性高,为地球系统及人类提供了生态服务和应用价值。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珊瑚和它的共生微生物共同形成了珊瑚微生态系统(包括珊瑚宿主、共生虫黄藻、细菌等)。冷水珊瑚通常... [发表时间:2023/12/26 15:50:02]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刘艳廷团队围绕近岸/离岸海上风电制氢的需求,研发出一项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并依托该技术完成了25千瓦级装置的测试验证。传统碱性电解水制氢的电能利用率一般为65%至80%,未能利用的电能转化为废热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的严重浪费。在该研究中,团队利用电解水产生的废热作为海水低温制淡水的热源,建立了废热回收系统,并与海水低温淡... [发表时间:2023/12/26 15:50:25]
[摘要]:大豆是植物蛋白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在食品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我国大豆丰富的遗传资源,挖掘相关调控因子,对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大豆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分析,鉴定到影响大豆种子百粒重的相关模块,并进一步从中挖掘出重要的调控因子。进一步,研究基于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鉴定到一系... [发表时间:2023/12/26 15:46:05]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