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57141.加快区域国别学理论与学科建设

    [摘要]:一直以来,西方话语占据多数学科话语的垄断地位,其本质是为维持西方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优势地位服务,这种不公平现象长期压制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文化发展及国际话语权。随着中国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需要在借鉴既有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之一,区域国别学在核心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知识谱系等方面应体现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发表时间:2022/11/11 9:25:37]

  • 57142.全球史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可能贡献

    [摘要]:全球史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史学领域,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深刻塑造了史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全球史超越了长期主导专业史学研究的国家中心主义叙事,试图从整体上考察人类历史的进程,将人类经历,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经历视为不同国家和文明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过程,书写世界多元文明的进程。在考察民族国家历史时,全球史学者不再把国家视为自足和封闭的单位,关注全球潮流、外部环境和跨国力量对民族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把国... [发表时间:2022/11/11 9:25:01]

  • 57143.新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回潮:社会政策及其变化

    [摘要]:内容提要:在2015年以来右翼氛围浓郁的西方政治中,新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回潮值得关注。本文考察了两者作为当今最强势的两支政治力量及其结合体对社会政策整体走向的影响。尽管新自由主义给全球社会造成了严重不良后果,但它对社会政策的影响依然稳固,甚至有强化之势。各式民族主义的回潮则对国家与地方产生了不同层次的社会政策影响,其民族民粹主义的形式正在蔓延。伴随代表政党崛起,一系列反全球化、反难民、反建制的“... [发表时间:2022/11/11 9:24:20]

  • 57144.语言智能技术发展与语言数据治理技术模式构建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P17—P18作者:张凯  薛嗣媛  周建设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摘自《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4期,崔晋摘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过渡期,智能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和美好前景。在人类不断探索智能技术的过程中,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管理”也逐渐走向数据“治理”。这意味着以语言符号体系为基础构成... [发表时间:2022/11/11 9:23:40]

  • 57145.中国实践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摘要]:11月5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22年年会在北京和武汉同步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历史演变、世界比较和重大意义等前沿理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丰富世界现代国家建构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总揽全局、气势恢宏、高屋建瓴、深邃精辟、意义重大,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发表时间:2022/11/11 9:22:51]

  • 57146.口述史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以产权变革进程中的单位人记忆为例

    [摘要]:话语模式是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表达,也是实际社会变革的集中反映,它揭示了历史演进的独特轨迹。国家权力形塑下的主流话语与普通人生活世界中的日常话语是透视完整历史画卷的两条线索。中国单位体制下的工人话语是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工业化历史整体进程的逻辑起点。“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这套话语的集中体现,也是单位人主人翁意识得以强化的政治基础。在单位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单位人的政治地位与主人... [发表时间:2022/11/11 9:22:19]

  • 57147.解 “霍”

    [摘要]:上古时期万邦林立,至西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各诸侯国散落于王朝的四面八方布履星罗,“霍”即其中之一。对“霍”历史延革的考证,不仅缕清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霍”之源起与流变,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乃至大一统王朝之崛起等重大问题。01殷商时期的“霍”“霍”字见于殷墟甲骨卜辞黄组及宾组,时代约为武丁至帝乙、帝辛时期。据相关卜辞可知,此地有商王的军事驻所“霍”(《合集》36783黄组... [发表时间:2022/11/11 9:21:22]

  • 57148.以动态的眼光观察《老子》——涵养学术研究的匠人精神

    [摘要]:中国早期文献,尤其先秦时期的文献,文本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思想内部充满矛盾,是先秦文献普遍的特征,如果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无法顺利展开后面的研究。这些矛盾有可能是文本自身混乱引发的,也有可能是后人误解导致的。不管怎样,从事先秦思想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充分了解研究对象的文献性质,对于材料的真伪、变化、年代、作者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基本判断。《老子》就是一部在文本上存在诸多问题的... [发表时间:2022/11/11 9:20:48]

  • 57149.作为规范的技术标准及其与法律的关系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法学研究,作者陈伟内容提要:标准化过程是科学技术与价值判断相融合的合理化过程。技术标准是对生产过程、产品或环境质量之合理定型的规范系统,是量化指标最集中、与法律互动最频繁的标准之一。技术标准并非公法规范,无论对于公法还是私法,技术标准的功能都是提供合理定型的一种参照规定。强制性标准的法律效力来源于公法规定而非标准本身,该强制性是公法执行上的强制性而非私法适用上的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规... [发表时间:2022/11/11 9:19:46]

  • 57150.战国秦汉简帛所见的文献校理与典籍文明

    [摘要]:摘要:出土战国秦汉简帛典籍为了解刘向校书之前的文献校理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揭示出汉籍文明的优厚底蕴。典籍文献的“同篇异制”“同卷异文”“复本多见”,简牍文书的钩校、合计、题示等文献校理形式以至汉初律典分门、别类、序次的整理,均显示出刘向等校理群书的现实渊源。自名为“录”的木楬,部分具有典籍“目录”的性质,无论是通过篇题木牍遍览典籍的内容,还是通过账簿一览钱物等情况,其作用均是简单、快捷地获取信息的... [发表时间:2022/11/11 9:19:03]

首页<<5712571357145715571657175718>>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