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研究背景随着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柔性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AI)和人机交互(HMI)等前沿技术,大大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有效的整体设计和不断改进的用户体验是HMI系统发展的关键。然而,传统的电子设备往往是僵硬和不方便的,限制了它们的可穿戴性和与人体皮肤的适应性,这严重影响了传感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在此基础上,全球许多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具有更突出的... [发表时间:2023/4/13 10:07:39]
[摘要]:近日,东南大学研发的一款“电子皮肤”火了。记者实地探访了该电子皮肤的研发团队——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吴俊教授课题组,揭秘这块神奇“皮肤”的由来。在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记者看到了这块神奇的“皮肤”:约食指长短,同平常的纸张差不多薄,整体外观呈碳黑色,摸起来既柔软又光滑,仿佛人的皮肤一般!课题组负责人、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俊介绍,这是一款可穿戴的电子皮肤器件,学名为“... [发表时间:2023/4/13 10:10:21]
[摘要]: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以及柔性电子和功能材料技术的进步,能够监测人体各种机械、电气、生理和电化学信号的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特别是受到病毒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症状轻微的患者在家中自我诊断受到限制,导致需要在个人便携式监测配件的协助下进行远程检查和治疗。在各类关键信息中,压力传感可用于检测身体运动、生命体征和深层组织,提供精准医疗、个性化疾病诊断和运动表现。然而,目前... [发表时间:2023/4/13 10:14:57]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高分子科学前沿,作者高分子科学前沿高分子材料(包括弹性体和凝胶)中机械化学损伤的可视化在应用和基础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聚合物内部损伤感应和断裂机制分析。众所周知,高分子材料的断裂通常具有广泛的尺度,从分子尺度的键裂(机械化学损伤)、微观局部的小裂缝到宏观的裂缝损伤。通常,一旦纳米级的机械化学损伤发生将会导致微观局部的裂缝,并进一步渗透到宏观裂缝,这样就容易发生灾难性的整体破... [发表时间:2023/4/13 10:08:38]
[摘要]:日前,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杨洪教授课题组在光控软驱动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开发了一种具有卓越跳跃性能的软体机器人。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选为VIP论文。跳跃是动物的一种高效运动方式,能使其快速地移动、跨越障碍、躲避天敌。受自然界生物体的启发,科学家们研发了大量的跳跃机器人。然而,目前已开发的软跳跃机器人在跳跃高度、距离、速度、连续跳跃能力等方面存... [发表时间:2023/4/13 10:09:41]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电介质Dielectrics研究背景压电聚合物薄膜由于其力电耦合线性度高、自驱动、动态响应能力强、柔性好等特点,在面向人体生理健康监测的可穿戴电子器件中应用广泛。然而,通过热压、双轴拉伸、溶液浇筑等方法构建的传统聚合物压电膜,其膜厚通常在数十微米,器件厚度可达数百微米,难以与人体皮肤共形贴附实现对生理信号的准确监测。虽然利用刮涂或旋涂等方法通过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可以实现10微米下超薄压... [发表时间:2023/4/13 10:16:2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高分子科学前沿,作者高分子科学前沿离子电子学领域的创新大大加速了超柔性器件和机器的发展。然而,由于生产具有高聚合物和离子浓度以及低粘度的纺丝原液的固有冲突,开发具有必要拉伸性、弹性和导电性的高效离子电子基纤维仍然具有挑战性。基于此,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凌盛杰团队受动物丝液晶纺丝的启发,通过干法纺丝向列型丝微纤维原液,规避了其他纺丝方法中固有的权衡现象。液晶质地使纺丝原液能够在最小的外力作... [发表时间:2023/4/13 10:17:01]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EngineeringForLife,作者EFL目前,对更可靠的药物筛选设备的需求使得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潜在方法,提供动物研究的替代方法。器官芯片是药物筛选和疾病代谢研究的新平台。这些微流控装置试图利用人类来源的细胞来概括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和生物学特性。最近,增材制造和微流体的协同结合在改进广泛的生物模型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影响。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KeekyoungKi... [发表时间:2023/4/13 10:08:12]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高分子科学前沿,作者高分子科学前沿近年来,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因其轻质柔性、易加工和可靠性等优势使其在人机界面、电子皮肤、健康监测、无线通讯和能量收集存储等领域备受关注。作为智能可穿戴系统的核心器件,柔性压力传感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尤其是在生物电子领域,因其可将人体的各项生理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在电子皮肤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压力传感器中所使用的聚合物基底以及封装材料会导... [发表时间:2023/4/13 10:07:12]
[摘要]:研究背景在传统的机器视觉系统中,视觉信息由模拟相机捕捉,然后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存储单元和之后的计算单元使用。在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计算单元中,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分离导致矩阵乘法处理过程中的巨大延迟和能源消耗,这阻碍了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或工业制造等延迟敏感的应用。用内存计算技术取代冯-诺依曼架构是最方便的策略。但由于内存人工智能(AI)芯片中的模拟处理,它要承受额外的数模转换(DAC)。此外,诚实... [发表时间:2023/4/13 10:09: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