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与法治相结合”居于基础地位,是德治的前提,而要实现“自治与法治相结合”,须弄清二者的界分,否则二者相结合就无从谈起。本文在理论上借用了欧盟的宪治原则——“辅助性原则”,以此作为我国乡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界分原则,其消极面向可以为乡村自治提供独立性支撑,其积极面向可以为国家治理提供行动空间。在实践中,通过对精选... [发表时间:2023/4/13 10:53:11]
[摘要]:重新思考理论之于行政学研究的意义,为经验导向的行政理论生产提供可能的路径,能够助推行政学研究的知识增长。对行政学研究而言,理论可以深化对政府及其行为内涵的理解,提供政府改革、社会变迁的动力解释,更能够通过确立和修正规范性价值,影响政府对于价值意义的判断,继而促成公共秩序。当下,政府本体研究不足、方法凌驾于问题意识、知识生产的结构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掣肘行政学理论的发展。针对于此,需要树立规范的研究思维... [发表时间:2023/4/13 10:52:36]
[摘要]:基于地缘,龙脊古壮寨潘、廖、侯等姓氏的村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亲属关系。一方面,围绕村寨资源所展开的争夺,以及国家权力的相对淡出,村民们的关系时常趋向紧张;另一方面,相同的地缘亲缘等关系也为之提供了消解的途径,从而保证了乡村秩序的稳定。作者简介(以文章发表时为准)周大鸣,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研究;吕俊彪,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 [发表时间:2023/4/13 10:51:59]
[摘要]:打造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国家赋权社会激活基层社会内生力量的意图在多层行动者的行动张力下产生偏差,导致置身一线治理情境中的非正式治理主体因无力调适权威逻辑与基层社会的紧张关系而选择逃离。多层主体行动逻辑的抵牾本质上源于国家治理机制在科层化和社会化之间的摇摆,使融合国家正式治理与乡村内生资源的基层简约治理创新被科层体制外部化。实现基层治理的简约高效必须突破层级化科层节... [发表时间:2023/4/13 10:50:34]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村庄向城市社区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转型社区的过渡形态。转型社区面临传统性治理模式断裂、现代性治理体系尚未建立,居民关系重构,多元利益分配机制缺失等难题。复杂的治理情境下社区矛盾纠纷不断,传统纠纷化解手段失效,现代法治策略难以广泛接受,数量激增、类型多元的纠纷事件影响了基层治理的稳定性。文章以成都市D社区无讼社区建设为案例,研究发现:通过观念、制度、技术等外部嵌入与治理主体吸纳、... [发表时间:2023/4/13 10:49:57]
[摘要]:近80年以来的明清士绅研究,或将士绅的身份与官僚制、土地占有形态及相应生产关系相结合,形成国家统治论、乡绅土地所有论和乡绅支配论;或将士绅的身份与基层社会、地方民众相结合,形成双轨政治论、真空填补论和家乡情结论;或从社会阶层流动的角度观察士绅阶层的兴起、持续与衰落过程及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或将士绅等精英群体与特定“场”或“场域”相结合,形成地域社会论和地方策略等场域精英论。这些研究呈现出从国家、... [发表时间:2023/4/13 10:49:12]
[摘要]:与以往所研究的“经营村庄”不同,“新经营村庄”以项目治理为导向,运用“经营”的行为逻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逐步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政策进程是项目进村的制度背景,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运作构成“新经营村庄”的体制性内涵。通过对村级组织经营行为的考察,从项目开源、优化配置、资源援引、产业提升的经营路径剖析“新经营村庄”的“新”经营和实践样态。研究发现,“新经营村庄”是一种以项目为要素并耦合村庄公... [发表时间:2023/4/13 10:48:32]
[摘要]:查尔斯·蒂利提出“战争制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经典命题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新中国的政权建构诞生于战争,却通过战争想象进行战备动员,而战备是为了防御而非制造战争。文章以20世纪60年代中期攀枝花三线建设为案例,讨论新中国政权如何想象与准备战争,嵌入社会并推动全方位动员,实现中央集中意志与社会积极回应的互动关系。战争后诞生的新兴政权把战争想象作为国家建构的动员机制,经验上为解释中国三线建设提... [发表时间:2023/4/13 10:47:59]
[摘要]:作者简介张小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01问题的提出晚清至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巨变直接为后来的社会革命提供了契机,其深远的影响则延续到今天。本文通过对福建阳村的田野研究,尝试运用“象征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框架,理解民国时期发生在基层社会的上述转变。对于晚清至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的转变,有大量学者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方面涉及,著述繁多。其中萧公权(Hsiao,1... [发表时间:2023/4/13 10:47:22]
[摘要]:文章首先梳理“内卷”一词的历史,并总结“农业内卷化”概括的经验依据以及其运作机制。然后,进而讨论“官僚主义内卷化”的很不一样的经验依据和机制。在政府和农业的互动中,两者可能良性结合——特别是改革期间国家赋权赋能予小农之后所呈现的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与资本双密集化”的“新农业”发展,说明小农户乃是中国农业的真正主体,也是中国农业真正现代化的关键。但是,当官僚主义强加于小农不符实际的设想,它会导致恶性的... [发表时间:2023/4/13 10:46: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