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抗性等级提高3级、减少39%水稻产量损失,若推广应用可挽救8亿公斤粮食、满足1500万人一年粮食需求!6月14日,我校李国田教授在《自然》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分子剪刀”创制了新型广谱抗病基因,实现对稻瘟病、白叶枯和稻曲病三病抗性“加持”。10年科研“马拉松”,李国田的成果包含于此、又不止于此……一株“特立独行”的水稻时间回到2020年9月的某一天,武汉,狮子山北麓,一株表型优异的水稻正迎... [发表时间:2023/6/26 9:15:09]
[摘要]:『近期南农科研扫描』动物医学院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及免疫团队马喆课题组揭示链球菌膜囊泡递送细菌M蛋白破坏血脑屏障机制农学院宋庆鑫团队合作揭示作物驯化和去驯化的表观遗传变异规律植物保护学院陶小荣团队联合多家单位揭示大豆症青病毒的昆虫传播媒介和流行病学特征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院士团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创新环境致病菌精准识别系统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瑞福教授课题组揭示了植物益生菌根际定殖过程中全新的菌-植... [发表时间:2023/6/26 9:11:32]
[摘要]:2023年6月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在京召开2023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议。化学科学部主任杨学明院士、常务副主任杨俊林、副主任詹世革和监督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出席会议,开幕式由杨俊林常务副主任主持。杨学明主任在讲话中表示,当前中国科技总体实力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要成为真正的现代化科技强国,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离不开科技事业... [发表时间:2023/6/26 9:12:02]
[摘要]: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刘向东/王兰团队在水稻粒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PlantPhysiology(影响因子8.005)发表了题为“NaturalAllelicVariationinGRAINSIZEANDWEIGHT3ofWildRiceRegulatestheGrainSizeandWeight”的研究论文。粒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粒型由粒长、粒宽、粒厚等... [发表时间:2023/6/26 9:09:10]
[摘要]:2023年6月14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国内两篇通讯文章,其中都是来自武汉的高校,又同时是做水稻研究领域,具体如下:1.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何光存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发表了题为“Atripartiterheostatcontrolsself-regulatedhost-plantresistancetoinsec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首个被植物抗虫蛋白... [发表时间:2023/6/26 9:12:3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作者CEMPS2023年6月15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团队在ACSCatalysi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iscoveryofClassIDiterpeneCyclasesProducingaTetracyclicCephaloteneSkeletoninPlumYew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三尖杉属植物二萜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萜类环... [发表时间:2023/6/26 9:14:05]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MolPlant植物科学,作者辣梨鸭NADP(H)是一个中心代谢枢纽,在所有生物体中,它为多种生物合成、调节和抗氧化途径提供还原当量。虽然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测定体内NADP+或NADPH水平,但没有探针可用于估计NADP(H)的氧化还原状态。其氧化还原状态是细胞能量可用性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其进行观测对于研究生物过程的动力学、代谢等十分重要。2023年6月6日,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 [发表时间:2023/6/26 9:14:34]
[摘要]: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一种进化创新,它赋予了基因组稳定性和多样性。花粉管生长是被子将不能移动的精细胞运送到胚囊中完成双受精植物,是有性生殖的先决条件。花粉管生长需要大量物质和能量的维持。大量分泌囊泡为花粉管生长提供构建物质,质膜上的内吞过程平衡过量膜物质,从而实现膜稳态。此外,花粉管富含动态的管状液泡,液泡运输途径与质膜上的膜动态相互协同又彼此拮抗。植物细胞存在三条主要的液泡运输途径,分别由AP-3... [发表时间:2023/6/26 9:10:12]
[摘要]: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杨小飞研究组招聘生物信息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小飞研究组聚焦于植物-环境互作中的RNA表观调控研究。以水稻和拟南芥为模式植物,探索RNA的表观调控机理。现因研究发展需要,公开招聘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后2名。一、研究组长简介杨小飞,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CEMPS)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约翰英纳斯(英国)植物与微生物联合研究中心(CEPAMS)研究组长。20... [发表时间:2023/6/26 9:12:57]
[摘要]:因研究发展需要,课题组决定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通过多组学(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数据联合分析来研究植物代谢生物学方向的相关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开展天然药用化合物的合成工作。(2)开展包含运用多组学(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数据解析药用植物在内的植物代谢合成途径以及相关调控机理等工作。聘用条件:1.具有化学合成、生物信息学等学科背景且具有或即将获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具有良好... [发表时间:2023/6/26 9:09:4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