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5177.中国农大贺岩组发现调控玉米花粉数量关键特异基因ZmRPN1

    [摘要]:花粉数量对于种子植物的繁殖成功至关重要,且在不同的物种和个体之间,花粉数量均存在广泛变异。玉米是少见的雌雄同株、异花、风媒传粉的栽培作物,具有强大的雄花序和极大的花粉数量。在玉米种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一个父本行对应给多个母本行授粉,因此足够数量的花粉对于玉米的杂交制种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关于花药/花粉发育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突变体材料,花粉数量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仍然知之甚少。近日,PlantBiot... [发表时间:2023/6/26 9:30:48]

  • 25175.著名草业学者白史且加盟西南科技大学 任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摘要]:2023年6月21日上午,西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签约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聘任仪式在办公楼附楼203会议室举行。西南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首届天府杰出科学家白史且研究员。西南科技大学校长黄琦、党委副书记张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参加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胡尚连主持。西南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徐龙华宣读聘任文件,并与白史且研究员签订人才... [发表时间:2023/6/26 9:31:50]

  • 25174.【Adv Science,IF=17.5】广东省农科院领衔合作完成广东桑高质量基因组,揭示了广东桑驯化、扩张和性状改良的遗传基础

    [摘要]:桑树起源于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丝绸业的发展、古丝绸之路以及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桑树栽培品种主要包括白桑(鲁桑)和广东桑等。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使得不同桑树品种间的叶片大小、花期以及环境适应性存在差异,然而这些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驯化过程并不清楚,极大的限制了桑树优良性状的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广东桑占南方栽培面积90%以上,占全国栽培面积40%以... [发表时间:2023/6/26 9:32:21]

  • 25173.40页综述!朱健康/郭岩等大牛综述“植物对逆境的感知与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杂志社,作者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近日,SCIENCECHINALife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出版了题为“Plantabioticstressresponseandnutrientuseefficiency”的长篇综述。综述全文40页,3万7千余字,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植物对逆境(包括干旱、盐胁迫、温度胁迫、重金属胁迫等)的感知与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以及植... [发表时间:2023/6/26 9:32:54]

  • 25172.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助理岗位招聘

    [摘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助理岗位招聘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园艺植物基因组与分子改良学科组,以番茄、猕猴桃等重要园艺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基因组学前沿技术,着重阐释园艺作物进化、驯化过程中基因组多样性动态变化规律,解析关键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致力于园艺植物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服务果蔬的分子改良和新品种创制。现根据学科组发展需要,面向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开招聘科研助理1名。一、岗位要求1.本科或硕士研... [发表时间:2023/6/26 9:33:16]

  • 25179.【Nature Commun】突破!福建农林大学兰思仁/刘仲健组完成二倍体和四倍体菖蒲物种基因组测序揭示单子叶植物进化的分子机制

    [摘要]:单子叶植物超过85,000种,占世界植物物种的21%,是陆生植物物种最丰富、生态和经济价值最重要的谱系之一。单子叶植物以其特殊的形态特征而闻名,以极其丰富的陆生生长方式占领各种栖息地,以谷物或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人类食物的基本来源。因此,了解单子叶植物的形态进化、地理多样性和生态适应的起源和模式,是植物和进化生物学家感兴趣研究的问题。2023年6月20日,Natu... [发表时间:2023/6/26 9:29:22]

  • 25180.【Nature Commun】金钱蒲基因组揭示早期植物适应性演化

    [摘要]:主粮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均为单子叶植物,是养活人类的主要分支类群。单子叶植物又分为65个科(家族)超过6万个物种,为更好的了解单子叶植物的演化历史,需从单子叶植物祖先基因组开始,菖蒲科菖蒲属类植物单子叶植物最早的祖先。6月20日,华大研究团队破译早期单子叶植物金钱蒲的无缺口基因组信息,填补了早期单子叶植物基因组研究的空白,确定菖蒲目为现存其他单子叶类群的姐妹群,鉴定并解析了早期单子叶植物适应水生生... [发表时间:2023/6/26 9:28:55]

  • 25178.【Science】颠覆认知!研究推翻了所有叶类植物按照斐波那契模式生长叶子的观点

    [摘要]: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植物叶片的排列,就会发现,植物世界包含了丰富的模式。在大量现存的植物物种中,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螺旋状叶片排列方式,这类螺旋被称为斐波那契螺旋,它们是按照斐波那契序列排列而成的。长期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斐波那契螺旋是植物的一种古老而高度保守的特征,可以追溯到植物进化的最早阶段。然而,一项新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推翻了这一观点。斐波那契螺旋存在于大量现存植物中。从左到右:智利南洋杉、... [发表时间:2023/6/26 9:29:56]

  • 25171.【Genome Biology】多组学联合!华中农大克隆到油菜种子含油量两个关键基因

    [摘要]:2023年6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油菜团队联合小麦团队在GenomeBiology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ofnovellocicontrollingseedoilcontentinBrassicanapusbymarkermetabolite-basedmulti-omicsanalysi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以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为基础,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从代谢的角... [发表时间:2023/6/26 9:33:45]

  • 25176.【New Phytologist】南开大学揭示E3泛素连接酶调控种子寿命的新机制

    [摘要]:大多数植物的物种均依赖于种子生产来繁殖。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在干燥状态下能耐受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和干燥,并存活很长时间。种子寿命,即种子在干燥状态下保持活力的时间,是生态学上和农业上具有双重意义的性状。种子寿命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成本与作物的产量,而且影响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分布。寻找调控种子寿命的关键基因,特别是调节基因,阐明其作用机制,延长种子的寿命,对于国家粮食的安全生产和种质... [发表时间:2023/6/26 9:31:21]

首页<<2515251625172518251925202521>>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