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3803.人的现代化的跃迁: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之维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研究,作者刘兴盛摘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从哲学上考察人的现代化可以发现,西方现代化以单向度的主体性为基础,这种主体性囿于自我中心的封闭结构,造成自我与他者无法弥合的鸿沟,最终导致现代化的自反。马克思对单向主体性进行了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物质生活关系是单向主体性产生的现实土壤,并且通过“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范畴重新确立理解人的立脚点,表达自我与他者“现实差别基础上的统一”... [发表时间:2023/7/4 9:50:14]

  • 23810.国际援助的多样性与共同性—— 一种全球的视角

    [摘要]: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与国之间的援助关系快速发展,援助主体层出不穷,国际援助领域出现了主体多元化、目标多样化、机构多重化等特征。不同的援助主体之间既相互矛盾、相互对峙,也相互交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里出现了方式和理念趋同的现象。从国际援助的主体和目标、运行与方式,以及互动和趋同的背景、原因等多重视角,可以认识无政府条件下国际援助的多重规律及援助主体之间的相... [发表时间:2023/7/4 9:45:18]

  • 23809.以“一个坚持、三个面向”推进中国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以及文化艺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等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立意深远、思想深邃,富有时代性、战略性、前瞻性,凝结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迫切期待。在“5·17”重要讲... [发表时间:2023/7/4 9:46:07]

  • 23807.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策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大党独有难题”命题被首次明确提出。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论述“大党独有难题”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如何始终不忘初心... [发表时间:2023/7/4 9:47:01]

  • 23802.在“两个结合”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要]: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着眼中国国情,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指导实践。“两个结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生动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发表时间:2023/7/4 9:50:43]

  • 23808.聚焦重大问题 促进知识创新

    [摘要]: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实际,谈以下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解决中... [发表时间:2023/7/4 9:46:34]

  • 23801.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阐明了质量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强调了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纲要》指出,“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 [发表时间:2023/7/4 9:51:12]

  • 23804.中国现代作家论两种类型辨析

    [摘要]:摘要:中国现代作家论在研究路径上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审美感觉评价型,一是社会历史分析型。两种类型各有特点,前者更重视作家的艺术风格,后者更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由于中国独特的语境,审美感觉评价型后来逐渐式微,但社会历史分析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两种类型的作家论,都有鲁迅所批评的不“顾及全篇”和不“顾及全人”的情况,而以科学性标准来衡量,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关键词:作家论  审美感觉评价型  社会... [发表时间:2023/7/4 9:48:46]

  • 23806.“创新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稳中求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和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以及道路方向等重大政治问题,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 [发表时间:2023/7/4 9:47:28]

  • 23805.中国基层治理研究转向及其思考

    [摘要]: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摘自《东南学术》2022年6期,王宁摘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P131—P132与国家治理相比,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工程,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对基层治理现代化... [发表时间:2023/7/4 9:48:12]

首页<<2378237923802381238223832384>>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