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定义指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人们普遍关系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广义舆论是人们对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共事务所产生的一切意见和评价。网络论具有论的本质属性。因此,网络舆论是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生成机制网络舆论的产生,源于异常的社会变动、社会予盾和突发事件等外界信息对舆论主体的刺激。面对刺激,與论主体是... [发表时间:2023/7/4 14:02:23]
[摘要]:互联网为每个人赋予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发言、创造、学习和共享资源。它不受个别机构、个人或政府操控。所以,各国政府不应该单独决定互联网的前途。全球数以十亿计使用互联网的人,才最有发言权。最好的方式是让国家政府退后一步,以便协调和整合各自的不同,积极促进公民社会和企业在全球治理、合作与沟通中发挥作用。而对中国而言,如果要想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国际玩家,一定要认识到光成为经济大国是不够的,而是要努力创造一... [发表时间:2023/7/4 14:01:01]
[摘要]:网络治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这不仅是我国,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因此,近年来各国都在加紧出台治理网络空间的各类法律文件。美国的《2015年网络安全法案》、欧盟2016年通过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德国的ITSecurityAct等等,都是鲜明的例子。信息主权:冷战结束后,个别超级大国争霸全球的主要策略有:直接用军事手段对其他主权国家实行高压政策;使用经济制裁、经济掣... [发表时间:2023/7/4 11:46:19]
[摘要]: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新闻信息在最民主的背景下的情况:人们通过跟踪新闻,获取信息,帮助自己思考政治,形成舆论,采取更有效的政治行动。但是,正如之前以及本章“案例分析”所讨论的那样,很明显,人们跟踪新闻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好奇心和监测:搜集日常生活有用的信息(比如有关航班价格战、天气预报、通货膨胀、房贷利率等新闻)。·娱乐和逃避:跟踪政治新闻中经常出现的各种有趣的闹剧,人们可以尽情欣赏政治生活百态。... [发表时间:2023/7/4 11:44:49]
[摘要]:3、网络问题和危机越发深刻,现有网络治理空间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冷战结束后,大众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宣传机器的功能被弱化,其商用属性凸显。马特拉从中辨析出两个要素:其一,发展主义的神话使金融资本走向经济全球化,从而模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最终是跨国的信息传播网络按照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生产和分配重新分割世界。其二,在商品的标签下,跨国传媒集团用工业化方式推广的文化,成为了普遍的文化消费资料,而... [发表时间:2023/7/4 11:44:01]
[摘要]:生平经历布尔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尔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布尔迪厄1930年出生于法国贝恩... [发表时间:2023/7/4 11:43:36]
[摘要]:时至今日,无论是“大洋国”还是“美丽新世界”,都难以用来描述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在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公民行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推动着威权国家的政治转型;赋权另一方面,互联网更多地与“监控”和“国家安全”联系起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媒介技术得到快速提升,互联网的延展性使得公民的行为空间逐渐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呈现出“无国界性”,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成为现实,主权国家与互联网... [发表时间:2023/7/4 11:43:09]
[摘要]:众所周知,博士招生推行“申请-考核制”已成大势所趋,而研究生考试依旧主要采取初试+复试的录取模式。去年就有代表提议:将硕士研究生招生同样改为申请制。此提议一出,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建议硕士招生改为申请考核制与中国不同,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不会采取这种仅凭一次考试成绩就决定是否录取的招录方法。于是就有代表提议:“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改为申... [发表时间:2023/7/4 11:42:47]
[摘要]:国际传播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国际话语权,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就我国现阶段具体情况而言,需要改变两大困境:一是打破西方媒体形成的丑化中国的新闻框架,二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去妖魔化,获得理解。通过妖魔化来孤立战略敌对国是一些西方国家惯用的伎俩。西方媒体一度在“专制、集权、落后、人权状况差”等议题上反复“制造”新闻,引导国际舆论反感中国。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打破西方媒体的新闻框架,积极... [发表时间:2023/7/4 11:41:44]
[摘要]:加强外宣理论研究,提前策划,配合外交大局,传播中国价值观念。阐释总书记外交理念,增进国际共识。从了解到理解,从接受理念到深化合作,加深各国理解,消除误解,推进国际合作。用好主场外交,实现中国议题的集中讨论,吸引全世界媒体聚焦中国。好的中国故事,需要有好的理论内涵,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更好地把握对外传播规律。要及时总结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经验,加强新形势下外宣主体、对象、渠道、方式等的研究,使讲好中... [发表时间:2023/7/4 11:41:02]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