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尽管疫苗在预防各种感染方面非常成功,但仍有许多病原体没有相应的临床批准配方。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人员探索了使用纳米颗粒策略将抗原更有效地输送到免疫系统。这其中,纳米类毒素就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仿生平台,它利用细胞膜涂层技术,以天然形式安全地递送毒性细菌抗原,用于抗毒力疫苗接种。近期,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良方教授和RonnieH.Fang等人将针对葡萄球菌α-溶血素配制的纳米类毒素嵌入具有免疫刺激性... [发表时间:2023/7/5 15:18:56]
[摘要]:深红/近红外(DR/NIR)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望用于夜视可读标记、生物成像和光动力疗法等领域。纯有机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因具有高的内量子利用效率且不使用贵金属等优势,是目前极具潜力的DR/NIR发光材料。目前,TADF材料通常需要借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π-π堆积和氢键等)实现将发射光谱调谐到DR/NIR区域的目的。但这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存在就像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发光波谱红移... [发表时间:2023/7/5 15:17:58]
[摘要]:与传统的合成聚合物相比,自然界中核酸和蛋白质的精确链结构、序列和分子量主导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对其生物功能至关重要的三维纳米结构的形成,如DNA的双螺旋和蛋白质。而单分散聚合物具有单一的分子量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因此与传统的聚合物表现出不同自组装行为。为了模仿核酸和蛋白质的这些精确结构和自组装行为,并了解化学结构-性能的相关性,高分子化学科学工作者正积极参与具有精确链和序列结构的单分散... [发表时间:2023/7/5 15:13:21]
[摘要]:治疗性电刺激(electricalstimulation,ES)在皮肤疾病治疗及组织重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新型自持续生物电子系统-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的发展,利用被动的人体生物机械能开发的自供电系统为设计生物相容的ES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表明,TENGs在为疾病治疗提供治疗性电刺激方面尤为有效,其具有生物顺应性、低成本、制造简单和自供电能力等诸多优点;此外,由于自然诱导的电... [发表时间:2023/7/5 15:12:44]
[摘要]:黏附性的控制是生物体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对技术转化方面特别感兴趣。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兹聚合物研究所发现,由胆固醇层的界面取向波动引起的熵排斥限制了蛋白质的吸附和细菌的黏附性。此外,还发现,当含有少量(低于10wt%)的胆固醇时,本质粘合的蜡酯层也会变成类似的抗菌粘合剂。润湿、吸附和粘着实验以及原子模拟表明,排斥特性取决于胆固醇的特定分子结构,该结构编码在不受约束的超分子组装界面处精细平衡的波动重新定... [发表时间:2023/7/5 15:16:21]
[摘要]:三明治是生活中常见的美食,两片面包夹蔬菜、肉类、酱汁等食材,深受全世界上班族的喜爱。无独有偶,在浩瀚的纳米材料世界,有一种形似三明治的材料,叫二维碲化铂(化学式为PtTe2)。其中,Te原子如三明治中面包一样暴露于上下表面,Pt原子处在三明治中的夹心层。此外,面包层和夹心层的层内原子之间非常团结,通过牢固的化学键抱团取暖(Te-Te,Pt-Pt),打断它们需要很多的能量。而面包层和夹心层的层间原子... [发表时间:2023/7/5 15:11:19]
[摘要]:高交联度和低收缩应力是制备光固化材料时难以兼顾的两项性能。江南大学刘仁教授团队报道了上转换粒子辅助近红外光聚合技术在减少固化材料收缩应力和提高力学性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在近红外固化过程中,微米尺寸的上转换粒子可以吸收近红外光,随后向周围的微区域发射紫外-可见光,进而引发该区域内感光材料的聚合反应。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可显著提高凝胶点双键转化率和材料力学性能。该报道首次在微米尺度上研究了上转换粒子辅助近... [发表时间:2023/7/5 15:17:15]
[摘要]:01导读肠道被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与大脑频繁进行信息交换。通过脑-肠互动机制,肠道可以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同时脑-肠互动机制的理解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脑-肠互动机制可以深化我们对大脑和肠道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及促进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发展。这对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没有合适的植入式设备,研究大脑和肠道互动机制一直是一个重大挑... [发表时间:2023/7/5 15:21:11]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PuSL高精密3D打印,作者摩方精密3D结构的超材料器件由于能通过增加入射电磁波和结构之间的重叠空间来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在调控太赫兹波方面提供额外的自由度,展现出比传统平面2D结构超材料更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制造方法在制备3D结构器件上依然存在许多障碍,通过集成光刻、沉积、蚀刻、LIGA等一系列程序来制造3D复杂结构不仅存在耗时和经验要求高等缺点,且所构建的复杂3D结构无法... [发表时间:2023/7/5 15:12:12]
[摘要]:高效且可靠的组织粘合一直是临床外科医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面临体内复杂的体液环境(组织液、血液等)和不可避免的动态环境(胃肠蠕动、心血管舒张收缩等),理想组织粘合技术的设计和开发仍面临巨大挑战。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刘昌胜院士、袁媛教授团队基于聚乙二醇化聚癸二酸甘油酯(PEGS)设计制备了一种不对称组织粘合贴片(JAP),有望为体内组织器官粘合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华东理... [发表时间:2023/7/5 15:19:41]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