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2290.降碳减污|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碳中和研究进展

    [摘要]:作者介绍吕连宏吕连宏,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环境科学研究》编委、《环境保护》青年编委,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经济、“双碳”政策与管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专著近百篇(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 [发表时间:2023/7/13 14:25:56]

  • 22281.以知促行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

    [摘要]:知行合一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为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心聚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作为根本任务,鲜明诠... [发表时间:2023/7/13 14:35:20]

  • 22285.不平等危机——转移权力形成新的生态社会契约

    [摘要]:内容提要:文章探讨当前世界面临的严重危机和不平等现象,呼吁采取大规模的系统性变革。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一份新的生态社会契约,建立一个以公正、平等和可持续发展为愿景的新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有三个关键支柱:替代性经济方法,依据公平的财政契约制定转型性社会政策,重构多边主义、加强团结。要实现这种转型性变革,需要重新调整现行的权力结构,创建新的联盟,并共同创立新的生态社会契约,以实现气候正义和社会正义... [发表时间:2023/7/13 14:33:23]

  • 22287.高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非洲广泛传播

    [摘要]:2023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的第67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友谊,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缔造了“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友好合作精神。近日,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高畅(... [发表时间:2023/7/13 14:31:18]

  • 22286.原始聚落社会组织形态与文明基因的萌生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P9—P10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23年1期,郭飞摘城乡分野形成前的聚落均可视为原始聚落,在文明起源探索中,其组织形态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其构成方式与演进路径直接关系到中国古代文明基因的构成。我们认为,在当下文明起源探索中,还是应当立足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实际,以日渐丰富的聚落考古发掘与调查资料为基本依据,客观认识... [发表时间:2023/7/13 14:32:27]

  • 22288.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智慧,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往何处去”的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总问题,也是马克思一生致力于解答的根本问题。在6... [发表时间:2023/7/13 14:30:47]

  • 22284.仁爱观念的兴起与“人”的互助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研究,作者向世陵摘要:自然选择和人类互助推动着文明发展和“仁爱”观念的兴起。人因“安利”而结群,因仁爱而善群,“善相感通之德”促成了善群的人类自强和壮大。“心之所同然”既是伦理过程,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信守承诺而维系合作关系的爱的交往,有益于人类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基于交换的经济基础,仁爱的精神随着互惠互助而生长和传扬。作为一种共生性依附的父母、子女间最初“情感一体化”的自然合... [发表时间:2023/7/13 14:33:55]

  • 22282.开放包容 守正创新——中国传统哲学的未来之路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分别强调了其理论内涵。他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 [发表时间:2023/7/13 14:34:53]

  • 22289.结构、情感与道德:道德转型的社会学探索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学研究杂志,作者王小章摘要:道德社会学将考察对象从道德哲学所思辨的抽象道德律转向由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舆论三个基本层面所构成的经验性道德事实。构成道德事实的三个基本层面也是体现出道德情感性的三个层面。随着社会形态从传统的小共同体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大社会转变,三个层面的道德情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因应这种变化,道德形态也须作出相应调整,包括公德与私德相分立,在日常公德中突出... [发表时间:2023/7/13 14:30:17]

  • 22283.拜占庭帝国王室礼仪活动探究

    [摘要]: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古时期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其王室礼仪文化盛极一时,它一方面承袭了罗马帝国王室礼仪活动的基本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拜占庭文化融贯东西、海纳百川的内涵。作为7世纪文化转型时期的历史文献,塞奥非拉克特所著的《历史》记载了诸多王室礼仪活动,呈现出君权神授与制约君权、仁慈与公正相结合的特征。及至10世纪,君士坦丁七世将历代以来的王室礼仪和外交规则汇编成册,编制了《礼仪书》。通过这两... [发表时间:2023/7/13 14:34:24]

首页<<2226222722282229223022312232>>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