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2010.Food Chemistry | 安徽农业大学提出了一种黄茶控温控湿闷黄的新方法

    [摘要]:自2012年以来,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宁井铭教授团队对黄茶的传统工艺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建立了“三闷三烘”技术体系。该方法加工的黄茶产品具有“黄汤黄叶,滋味甜醇”的品质特点。但不足之处是该方法仍采用室内自然闷黄,闷黄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且产品品质不稳定。近日,实验室宁井铭教授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响应面法优化了闷黄过程中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提出了一组最佳闷黄环境参数... [发表时间:2023/7/14 9:54:11]

  • 22001.Plant Physiology | 广州中医药大学詹若挺/杨锦芬团队揭示阳春砂和海南砂中挥发性萜类差异的遗传基础

    [摘要]:砂仁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和理气安胎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砂仁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性萜类、黄酮类和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其中乙酸龙脑酯、龙脑、樟脑、柠檬烯和莰烯是主要挥发性萜类。在《中国药典》中,正品砂仁有三种植物来源,包括阳春砂Wurfbainiavillosa、绿壳砂Wurfbainiavillosavar.xanthioides和海南砂Wurf... [发表时间:2023/7/14 9:58:49]

  • 22006.Science Advances | 单细胞测序揭示WOX13通过控制愈伤组织的细胞命运来抑制SAM从头重建

    [摘要]:植物具有突出的再生能力,可以通过体细胞培养重建植株个体,其中的关键步骤就是茎尖分生组织(SAM:shootapicalmeristem)的重头从建。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对拟南芥器官再生过程中SAM启动的基因调控机制进行了广泛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广泛使用的两步组织培养体系中,外植体首先在富含生长素的愈伤诱导培养基(CIM)上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然后转移到富含细胞分裂素的茎尖诱导培养基(SIM),直接上调WU... [发表时间:2023/7/14 9:56:09]

  • 22005.JXB | 河北师范大学刘西岗教授团队综述顺式元件和自然变异介导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作物基因编辑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科学SCI,作者植物科学SCI2023年7月4日,河北师范大学刘西岗教授团队在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杂志发表了题为Advancesincis-ElementandNaturalVariationsMediated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andApplicationsinGeneEditingofMajorCrops的综述论... [发表时间:2023/7/14 9:56:43]

  • 22004.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国际知名期刊 上发表研究成果

    [摘要]: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寇艳君团队在EnvironmentalPollu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Theapplicationofzincoxidenanoparticles:aneffectivestrategytoprotectricefromriceblastandabioticstresses”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纳米氧化锌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养活了世界一半以... [发表时间:2023/7/14 9:57:08]

  • 22002.Genome Biology | HiCognition: 一维到三维基因组可视化和数据统计和挖掘工具

    [摘要]:Genomebrowsers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工具,能可视化多种不同类型数据,但仅能用于观察特定的单一区域,且无法提取有意的统计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DanielW.Gerlich教授团队开发了HiCognition。这是一种基于新基因组集合概念所开发的可视化和机器学习工具,它能检测三维基因组结构和一维基因组图谱间的关联模式。利用HiCognition作者揭示转录和co... [发表时间:2023/7/14 9:58:20]

  • 22003.Nature Communications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摘要]:由病原真菌所导致的植物病害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产,每年造成全球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并引发粮食危机。一些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作物病害如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等目前缺少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对这几类植物病害的有效防控是植物保护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病原真菌入侵植物时,其细胞壁中的几丁质会被植物几丁质酶水解成几丁质寡糖,这些寡糖被植物细胞膜受体识别,进而引发植物自身... [发表时间:2023/7/14 9:57:41]

  • 22009.Current Biology | 又一篇!研究揭示植物代谢物肌醇介导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的保守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作者周小马植物和微生物在根际土壤界面上建立和维持复杂的跨界相互作用时使用了多种机制。当植物将富含营养的根系分泌物释放到周围土壤中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会通过总丰度、组成和活性的变化来响应。其中一部分群落随后会寄生在外部根面和内生根组织上,这需要与物理根结构、宿主免疫反应和其他微生物群体之间的更密切相互作用。许多研究工作都致力于解开介导细菌吸引和附着在根表面上的过程,... [发表时间:2023/7/14 9:54:38]

  • 22008.Nature Plants | 突破!研究揭示植物种子大小年之分的机制

    [摘要]:树木是平静自由的象征,还是隐藏杀招的高手?这篇文章揭示了森林奇妙的保护机制——种子大小年机制(masting)。种子、果实和坚果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自然界中最高品质的植物食物之一。当种子多时,种子捕食者例如鸟类、松鼠和昆虫可以享用一顿大餐。他们的种群数量会增长,因为有充足的食物供他们食用和喂养后代。但在丰产后的几年,当种子生产量低时,这些动物可能会难以找到食物,从而导致他们的种群数量下... [发表时间:2023/7/14 9:55:15]

  • 22007.The Crop Journal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揭示ZmCCT10启动子甲基化影响玉米杂交种开花期的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TheCropJournal,作者编辑部开花期是玉米区域适应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决定其熟期、散粉结实率、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产量。玉米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之一,近年来,对玉米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解析的研究逐步从自交系过渡到杂交种层面。虽然目前利用突变体和不同的遗传群体鉴定到一系列控制玉米自交系开花期的基因和QTL,但其参与玉米杂交种开花期表型或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制仍鲜有报道。近日... [发表时间:2023/7/14 9:55:43]

首页<<2198219922002201220222032204>>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