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7669条记录
[摘要]:近年来,我国美学研究在各个研究领域和门类不断有新成果问世,美学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大,但从总体状况来看,美学理论创新的亮点不多。当前,亟须推进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比较融合研究,促进美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中向前发展,推动中国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用当代的眼光和理念对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及话语体系进行创造性阐释,使其“活化”并与当代审美观念和艺术实践相结合,与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相交融。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 [发表时间:2023/1/3 16:21:34]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已连续五年下降。我国人口呈加速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发展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要求,“2022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和“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发表时间:2023/1/3 16:21:10]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巨变产生的冲击、形成的约束、提出的挑战,政治学更需要自觉自省、自立自强,在时代的快速变化中体现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时代性”和“实践性”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精神气质。所谓“时代性”,就是因应时代的发展,自觉在研究方法、学术话语、研究范式等方面进行自我更新,以保持学科活力和吸引力;所谓“实践性”,... [发表时间:2023/1/3 16:20:02]
[摘要]:学人小传■孙昌武(右)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供图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人。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79年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与文化,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较早从事宗教与文学研究的学者,在国际宗教与文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发表时间:2023/1/3 16:19:38]
[摘要]:内容提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带有“笔记体小说”文体特征的小说创作尝试者颇多,其中不乏佳作。近年,随着莫言与贾平凹分别推出新作《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笔记体小说”再次引起关注。这关涉传统文学资源的当代转化、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学资源的借用等问题:原作改写、文体学借鉴、精神性与思想性层面的回归,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照抄硬搬”,都是常见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学资源的当代转化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发表时间:2023/1/3 16:19:09]
[摘要]:摘要:当下既往仅考虑货币政策的框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思路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在系统观念指导下,增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在财政金融统一框架下,引入非线性网络关联方法测度发现,存在由财政政策变量到货币政策变量、再到金融风险变量的网络关联关系;使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检验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政府债务增加额存在正向冲击关系,而地方债、城投债增加额也会对货币供应量增额产生正向冲击;基于非线性网络关联... [发表时间:2023/1/3 16:18:33]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1期P121—P122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摘自《中国法学》2022年3期,王博摘数字法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数字法学是以数字社会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是对数字社会的生产生活关系、行为规律和社会秩序的学理阐释和理论表达。数字法学中的“数字”,并不是问题或领域上的内涵,而是时代意义上的指称。因此,数字法学总体上必然要涵摄数字社会的所有法律现象及其... [发表时间:2023/1/3 16:17:55]
[摘要]:何思敬何思敬(1896—1968),1896年1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12年首次赴日本学习工艺美术。1916年再次赴日本留学,研习法学和哲学。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美学、社会学和德文。1926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学习。在日本留学期间,通过学习进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参加进步团体。1927年2月回国,担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副院长。1932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期间,潜... [发表时间:2023/1/3 16:17:28]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为当下中国的传播理论研究尤其是构建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指明了方向。全媒体传播技术体系以及互联网生态建设,正在构成传播理论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中国传播理论正迎来重要的转型期。对中国传播学的展望居间性与媒介本体论从传播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媒介在大众传播理论中的地位... [发表时间:2023/1/3 16:17:00]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类社会构成治理挑战的是,社会技术系统对公共生存领域的广泛嵌入与重构,这涉及智能机器的自主权与人类控制权之间的新型分配秩序问题。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手术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招聘、智能问诊等算法决策系统的商业化与社会化应用的日益普及,使得人类主体在关键决策领域不断让渡控制权,而智能机器自主权扩大的同时,又相应增加了人工智能的伦理、法律与社会监管问题。在此情境下,人工智能治... [发表时间:2023/1/3 16:16:33]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