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7458条记录
[摘要]:教室里,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笔记记得密密麻麻,看似大家都很努力,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意。但考试时却发现——知识像沙子一样从指缝溜走了。传统课堂里,太多“教”的动作的勤奋,掩盖了“学”的本质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是摆脱不了“假学习”“死学习”?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场大脑的“交响乐”。从教到学,再到“脑”,大脑的运转机制就是学习的第一性原理。让我们从脑科学的角度,探讨课堂的几个关键落脚点。安全感:学习的“... [发表时间:2025/4/15 16:47:39]
[摘要]:无论是传统的单元教学,还是大单元教学,撰写学习目标永远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环节。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至少应该用很多时间来设计学习目标。在大单元教学中,是应该先确定学习目标,还是应该先提炼大概念?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从广义上讲,理解大概念也可以看作整个单元最上位的学习目标,它是这个单元的“终极使命”,一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都是为实现这个终极使命服务的。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学习目标的... [发表时间:2025/4/15 16:46:41]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学习课堂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现存鸿沟及破解策略课堂教学中存在两大鸿沟。其一,目标与教学脱节;其二,教师的教学难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教师难以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大脑中的认知过程。经大量研究,我们探索出两个破解策略。其一,在目标与教学间构建达成评估桥梁,即目标达成的评估依据与标准,这实际上是对目标的细化。因为任何目标若不细化,则无法落地与评估。其二,新课标倡导学科实践,而对于学生如何基... [发表时间:2025/4/15 16:45:25]
[摘要]:问题1:生成性AI教师为什么要学用?A1智能时代,知识贬值,见识增值,创新创造价值。同时科技赋能,人文赋魂。这求要求我们教师更要牢记育人目标:培养坚定的爱国者,适应智能时代新学习者,立足本职行业持续不断创新者。听一听专家论述:拥抱变化,教师要做教育创新的“领航者”。DeepSeek不是教师的“替代者”,而是“进化催化剂”。面对挑战,唯有主动学习、灵活应用,方能将AI转化为个性化教学、高效管理的利器... [发表时间:2025/4/15 16:43:13]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当下,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着教育的底层逻辑,革新课堂的架构与规则,为教育生态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革基因。如何搭建起AI与教学高质量融合的桥梁?又该精准锚定哪些关键融合点?下面将展开深入探讨。一、依循新课标,构筑数智课堂新范式构建数智课堂模式,需紧紧围绕新课标要求,整合新教材、新课堂与新技术的综合改革。AI融入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 [发表时间:2025/4/15 16:42:17]
[摘要]:在教育领域迎来生成性AI这一强大利器的当下,其与传统教育的融合被寄予厚望。然而,就如同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一样,生成性AI与教育的结合在当下也暴露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也关系到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因此,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破解策略,对于推动生成性AI与教育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问题1:教案与课件制作一键完事儿,却陷入... [发表时间:2025/4/15 16:41:47]
[摘要]:一、生成式AI教育应用的阶梯式发展路径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生成式AI的融合应用呈现出"能力进阶三部曲"特征:敢用(认知突破)→会用(技能习得)→巧用(智慧生成)。这个递进过程既符合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也暗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性知识形成规律。教育主体需经历从技术焦虑到工具掌握,最终实现人机协同的认知跃迁。二、学校推进AI与教学融合的三步策略学校若想整体推进生成性AI与教学的融合,可以按三步... [发表时间:2025/4/15 16:41:01]
[摘要]:不得不承认,在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所谓的“差生”,让我们头疼不已。但是,我发现,高手教师们却总能用最“土”的办法,把这些“差生”变成“潜力股”。例如,下面这4招“土办法”,看似简单,却藏着大智慧。一、私下聊天:用倾听打开学生心门高手教师都知道,要想教育“差生”,先得走进他们的心里,正所谓“先关系后教育”。怎么走?这个最土的办法就是聊天。每天抽时间和一两个“差生”聊聊家常,先别急着说... [发表时间:2025/4/15 16:39:48]
[摘要]:课前交流是很多公开课的必备环节,作为活动课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因其学科本身的生活性,课前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前交流的必要性营造课堂氛围:课前交流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开始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了解学生需求:通过课前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师生情感:课前... [发表时间:2025/4/15 16:38:39]
[摘要]:根据许多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他们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毋庸置疑,所有教师都希望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进而喜欢该教师的课堂。为达此目标,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第一、用幽默促进与学生的深层连接具有幽默感的教师更有魅力,更受学生欢迎。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而幽默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深层连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良方。当教师在课堂上用幽... [发表时间:2025/4/15 16:37: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