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177468条记录

  • 112376.科学家利用Gaia数据发现新的矮星系起源的星流

    [摘要]: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元素丰度与星系化学演化团组杨勇、赵景昆等利用盖亚(Gaia)望远镜DR3数据,探测到一条新的矮星系起源的星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ApJL)上。银河系会吸积质量较小的矮星系。部分矮星系在绕着银心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潮汐力的所用,会逐渐“丢失”自己的成员星,导致在其轨道上形成长长的尾巴,称为星流(stellarstream)。正在被银河系瓦解的人马矮星... [发表时间:2023/4/23 8:52:00]

  • 112380.大豆多维组学数据库SoyOmics发布

    [摘要]:大豆(Glycinemax(L.)Merr.)是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其产量提升、品质改进关乎全球人口的需求和利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使大豆组学研究不断深入。实现大豆多维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将会为大豆遗传育种提供有力支持。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团队联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章张、宋述慧团队,开发了大豆多维组学深度整合数据库SoyOmics。相关研究成果以Soy... [发表时间:2023/4/23 8:50:03]

  • 112377.新技术实现蛋白质在细胞内的高通量、高分辨结构解析

    [摘要]: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实现了解析溶液中蛋白质的结构达到近原子分辨率,甚至在apoferritin上达到原子分辨率。然而,在工作状态的细胞环境中的蛋白质往往具有更多的原生构象,并可能形成比纯化蛋白质更完整的复合物,因此实现高分辨的原位蛋白质结构解析是目前冷冻电镜的重要目标之一。冷冻电子断层(cryo-ET)结合亚单位平均是目前实现蛋白质原位结构解析的通用方案,但断层要求对每一个区域收集倾转序列,这降低了... [发表时间:2023/4/23 8:51:26]

  • 112378.高效率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摘要]: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特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备受关注,具有替代传统晶硅电池的潜力。尤其是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s)在光伏建筑(BIPV)、分布式发电、便携式设备充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取得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落后于基于导电玻璃的刚性器件,这主要是由于在柔性衬底上沉积均匀和高质量的钙钛矿薄... [发表时间:2023/4/23 8:50:59]

  • 112374.室内甲醛净化研究获进展

    [摘要]:甲醛(HCHO)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增加了人类罹患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长期以来,室温下消除HCHO的技术备受关注。由于室内HCHO浓度低、释放周期长,室温下催化氧化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处理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室温下催化氧化技术主要依赖贵金属负载的催化剂(包括Pt、Pd、Au等),而普遍存在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导致贵金属的消耗量远超现有存量。因此,开发能够胜任室温催化氧化甲醛的... [发表时间:2023/4/23 8:52:59]

  • 112372.科学家发现中国龙脑香科植物新记录种——盈江柳安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作者综合保护中心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联合开展植被与重点物种调查。高级工程师李剑武带队的一组人员发现了一株枝头挂满球状果实的高大乔木。经版纳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谭运洪鉴定,该物种为Parashoreabuchananii(C.E.C.Fisch.)Symington,系我国首次... [发表时间:2023/4/23 8:54:19]

  • 112379.科研人员在二维铋中发现单质铁电态

    [摘要]:铁电性是指在某些材料中表现出的一种自发电极化现象。这种极化可以通过施加外部电场进行翻转操作。由于铁电相可以受电场控制,在数据存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此外,铁电材料的压电、热电和非线性光学特性在新能源、微电子和光学器件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开发。近年来,二维铁电材料作为神经形态突触器件领域的新型竞争者崭露头角,展示了二维材料低维度的优势。铁电材料通常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元素之间的... [发表时间:2023/4/23 8:50:30]

  • 112371.4亿年前盔甲鱼揭示古鱼类游泳速度演化

    [摘要]:近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广西早泥盆世(约4.1亿年前)古鱼类特异埋藏生物群中发现了首个完整保存尾鳍的盔甲鱼类——九尾狐甲鱼。鱼类究竟是如何演化出“颌”这种重要结构的?过去有假说认为,是鱼类越来越快的游泳速度导致的。研究团队对尾鳍的几何形态进行了游泳速度分析发现,盔甲鱼类是一类游泳能力较强的快速... [发表时间:2023/4/23 8:54:45]

  • 112373.碳纳米环带单分子器件研究获进展

    [摘要]:单分子器件可用于研究电荷传输的微观机制,并可为在纳米尺度研究物质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提供理想平台。传统上,单分子器件的构建通常需要在功能分子的末端引入杂原子锚定基团,从而将分子固定在电极之间。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这一方法,单分子器件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结构相对简单的线性分子体系。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朱道本的指导下,臧亚萍课题组与和合作者首次报道了基于碳纳米... [发表时间:2023/4/23 8:53:42]

  • 112375.研究揭示组蛋白乙酰化在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重编程规律及作用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刘江研究组、山东大学陈子江院士团队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田勇研究组合作,在《细胞发现》(Cell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Dynamicsofhistoneacetylationduringhumanearlyembry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组蛋白乙酰化在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重编程规律及作用。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g... [发表时间:2023/4/23 8:52:30]

首页<<11235112361123711238112391124011241>>尾页共17747页 跳页共177468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