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177473条记录

  • 112369.自参考太赫兹双光梳研究取得进展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曹俊诚、黎华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和平团队合作,在高稳定自参考太赫兹双光梳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研究团队提出自参考方法,完全消除了THz双光梳共有载波噪声,同时抑制了重复频率噪声,将THz双光梳梳齿线宽由未稳频的2-3MHz量级压缩至14.8kHz,大幅提升了THz双光梳光源的稳定度。相关成果以TerahertzSemiconductorDual-co... [发表时间:2023/4/23 8:58:09]

  • 112367.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的岩石圈变形和地震相关性研究获进展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副研究员张江阳、研究员张帆和孙珍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宏峰团队等,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挑战者深渊”附近的岩石圈变形和地震相关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上。俯冲带作为汇聚型板块边界,是大地震最活跃的区域。俯冲带地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上下板块之间的逆冲地震,另一类是发生... [发表时间:2023/4/23 8:59:22]

  • 112364.研究揭示调控灵长类器官衰老的表观转录组机制

    [摘要]:m6A是目前已知的真核细胞mRNA上最常见的一类化学修饰,其建立、读取和擦除分别受到相应甲基化酶(writer)、结合蛋白(reader)以及去甲基化酶(eraser)的动态可逆调控。研究表明,m6A能够通过调节mRNA的剪接、出核、稳定性及翻译等生命周期活动,参与调控机体的诸多生理或病理进程,包括胚胎发育、肿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等。然而,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m6A对于器官稳态维持的调控作用与... [发表时间:2023/4/23 9:01:04]

  • 112361.研究阐明摄食全过程的序列性神经调控机制

    [摘要]:自然环境变幻莫测。自然界中的动物即使在摄食过程中也需要时刻关注环境中的各种线索,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险,另一方面利于获取更多资源。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细致分析动物多种自发行为的手段,科学家主要利用摄食量这一指标来评价动物的摄食行为。当前的研究将摄食行为简化为三个阶段——饥饿-寻找食物、摄入食物、饱食-停止摄食。目前已发现数十个脑区的多种神经元参与摄食行为不同阶段的神经调控,而关于这些神经元如何平衡... [发表时间:2023/4/23 9:02:32]

  • 112363.科学家发现热液低温溢流区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数十倍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和深海热液温度探针等原位探测装备,首次发现并证实深海热液低温溢流区的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的10-100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质学》(Geology)上。热液喷口释放的大量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硫化氢等)为热液极端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和物质来源,并在全球海洋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长期以来缺乏对热液气体释放通量的有效... [发表时间:2023/4/23 9:01:33]

  • 112368.科学家利用玫瑰图叠加法探究疏散星团分层结构

    [摘要]:疏散星团的形态研究可为追溯星团的形成机制提供观测证据,并有助于探索星团的演化过程。疏散星团在二维投影面上的形态多符合核-壳结构,而这种分层结构是否真实存在于三维空间尚无定论。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博士研究生胡卿顺在研究员艾力·伊沙木丁和张余的指导下,基于盖亚(Gaia)数据创新性地提出了玫瑰图叠加法,对太阳附近500pc范围内的疏散星团样本三维分层结构开展研究。研究表明... [发表时间:2023/4/23 8:58:48]

  • 112370.科学家揭示古新世以来印度北侧消亡的“喜马兰蒂亚”块体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作者刘亮等古新世以来,曾位于印度次大陆与青藏地块群之间长约1000-2000公里消亡块体的属性存在争议。既往研究认为,该块体或曾是印度次大陆的北侧延伸、大洋板块,抑或是二者不同比例的结合体(图1)。由于该块体的消亡过程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对探索新生代以来亚洲季风形成与气候演化至关重要,因而厘清其属性与消亡过程是地学热点议题之一。近日,中国... [发表时间:2023/4/23 8:57:39]

  • 112362.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

    [摘要]:单细胞测序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然而,由于缺乏高效的手段降低“假单细胞率”,主流微流控平台的单通道细胞通量通常在1万细胞以下,空载率达到90%以上,且成本高昂,限制了对数百万个细胞或上千例样本的人群队列进行大规模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蒋岚研究组基于组合标记技术路线改造优化主流微流控平台,开发了新型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FIPRESCI,使细胞通量比现有... [发表时间:2023/4/23 9:02:03]

  • 112365.分子筛限域传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在沸石分子筛限域扩散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工作利用分子筛限域环境实现长链烷烃分子自由度的精准调控,通过分子“悬浮”效应实现其超快扩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 亚纳米级别的多孔材料是典型的限域反应器,其中吸附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常规体相下存在显著差异。前期研究表明,分子筛限域孔道中的扩散系数... [发表时间:2023/4/23 9:00:18]

  • 112366.科学家发表竹类一新属——以礼竹属

    [摘要]:竹类植物隶属于禾本科竹亚科,全世界有136属约17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的竹类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记录38属约540种,是竹亚科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竹类植物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食用、材用、观赏、药用等利用价值,并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竹类开花周期长、标本采集难度大,因而是被子植物分类中较为困难的类群。矢竹属(PseudosasaMakinoexNakai)是竹亚科青... [发表时间:2023/4/23 8:59:50]

首页<<11234112351123611237112381123911240>>尾页共17748页 跳页共17747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