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语文教学的功能
-----学习朱老师的《春》和曾老师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有感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中学 孔令彬 邮编271401 E-mail:klbklh@163.com手机13792131710
记得几年前,在曲阜的全球祭孔大典上,由几位知名学者和莘莘学子在古风荡漾,人文醇厚的先哲之侧,重新唱吟起了响彻了几千年的《论语》。并且,再次提出了中国古诗词的教学及如何还原中国古文化的本来面貌的话题。引起了众人的思考。
一个现象是什么呢?我们当前的诗词教授中,分解支离,生搬硬套,强化形式,应付考试。背离了诗词的本意,就像我在高中时,一位老师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激情喷张,吟唱把玩,并且断言,不需再讲,让我们自己读熟、背烂即可。此高人独见虽说有失偏颇,但也给当时所有的文章教学一味逢迎考试,把一篇篇美文佳作,分成若干习题条款,让学生死记而忽视了文章教学的本意的大形势当头棒喝。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语文教学的意义和功能。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修身养性,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时至今日的素质教育,学生的德育在当今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严峻形势下尤显重要。笔者认为主阵地当属语文教学。两千多年来,正是在众多文章的熏陶下才诞生了不胜枚举的如:李白、屈原、杜甫、苏东坡、诸葛亮、鲁迅,毛泽东等等震古烁今的大文豪,伟人。我们已经习惯了语文教学的机械化,断章取义,完全扼杀了语文的原有的亮丽风采。
朱老师的《春》和曾老师的《紫藤萝瀑布》教学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又感到了语文在血管里奔涌的鲜活的生命力和原本的价值。行文的飘洒自如,语言的优美精致,结构的浑然天成,都在两位老师的高超的操控下得以展现,让学生真正体会了文字之美,真正有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整体把握,玩味赏析,吟咏长啸。教师挖掘得深,赏析得透,过硬的个人能力让课堂变成了美丽的精神伊甸园。每位学生都真正体会了文本带来的那种脱俗、荡骨沁髓的震撼力,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师又深层次地实践了文以载道的精神内涵,给学生剖析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文本之外的内在的灵魂感召力,让学生在有了美的愉悦享受后,又有了对历史人生的厚重思考。
这样的教学怎能不让学生有了高层次的提升,怎能不引起大家的共鸣。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恶善丑,如何教给学生去感悟,去思考,然后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如何从手头的篇篇美文去下工夫,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实现语文教学功能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疑两位同仁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两课。
作者:凌霄独步,有感现时语文教学而作于2007年08月,请有同识者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