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游宗祠之文化,传优良之家风

    类别:随笔 作者:三只西瓜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3/2/11 19:41:58 网友阅读:236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受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风家训对中国人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因此,“家”亦加团队成员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好家风应世代相传”的号召,在老师的指导下前往福建省南平市、江西省吉安市、安徽省蚌埠市等地开展主题为“传家风家训之精神,悟家庭文化之内涵”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团队成员走进有“俊秀武夷,美丽海西”之称的福建省,优秀的宗族家风文化紧密了族人间的联系。成员们走访了坐落于福建省的宗祠建筑群,学习了传统宗祠祖训,汲取了优良家风滋养。

    随后,团队成员走进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廖式宗祠。宗祠内抬头可见一对意味隽永的楹联——“力行仁义事,奉献忠孝心”,这便是廖氏家族的家训,是廖氏先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其后代遵循祖训,身体力行,历代行而不辍,终使家族兴旺昌盛,蕃衍各地。在香港,廖姓甚至为当地四大姓氏之一,且其祖先多源于延平。

    在闽东白云山麓,穆水之畔有一座风景秀丽、古色古香、民风淳朴的古村落--廉村。作为唐代“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故乡,因薛令之清廉为官的事迹,该村被唐肃宗敕封为“廉村”。

    薛令之廉洁从仕的思想精神也被简化为十条祖训祖规,代代相传,激励一批批廉村人勤奋求学,清廉正直。廉村陈氏族谱家规(目录)曰:“孝亲敬长之训,待人接物之训,尊师取友之训,敬宗睦族之训,敦勉勤俭之训,崇尚节义之训,诫革鸦片之训,早晚国课之训,疏离异端之训,严禁财博之训。”

    离开八闽大地,跨越武夷山脉,团队成员走进中国东南部地区,来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省吉安市,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熏陶下的家风文化。江西作为中国革命老区,不仅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底蕴,更有流传千古的浓厚家风文化积淀。

    步入吉安,映入眼帘的便是随处可见的传承家风文化宣传栏,散布在城乡的各个角落。宣传栏上“严治家,敬长辈,明事理,守法律”的优良家风家训鼓舞着这座美丽城市的每个人谨遵家训家规,积极弘扬良好社会风气。

    最后,团队成员来到了坐落于吉安市的蒋氏宗祠。饱经历史风霜却仍璀璨如新的宗祠,就像流传千年的家风家训,愈经历史的洗刷,实践的检验,在现代就愈能绽放出明亮的光芒。在这一扇满载先人智慧的大门前,成员们对蒋氏后代做了简单的采访。她表达了对自己爷爷传承家风家训行为的赞许和支持。同时,她也认为优良家风家训的赓续传承,不仅能对一个家庭家族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崇德向善。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

    树清正家风,养浩然国风。“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家风家训文化任重而道远。传承家风文化不仅需要我们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家风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更要结合时代继承创新,让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