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纪兰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光阴荏苒,岁月如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也有不同的精神目标和追求,这些精神和追求等东西,尽管内涵有别,梦想不同,有些比较明显,有的比较含蓄,许多只是经仔细观察才能有所了解或感受,平凡之中才有所体会,朴实之中体现实质,但细细品味后感到,不论是人物还是风貌,物质还是精神,总带有比较明显或不同程度的时代印记,也会呈现不一般的特点,每每回忆之,总是令人回味、联想乃至感悟、思索,这些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或精神,不仅具有广泛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即使现在读起来,也是颇有启发和引导作用的。而下面所描述的人物就是这样。如今达到一定年纪的人,他们不会忘记,历史上或者准确说近代史上,我国曾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民代表,他们以平凡之躯,无私奉献,长期奋斗在第一线,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用朴实的情怀和执着的追求,始终心系群众,反映他们的疾苦,从而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他们用行动、意志和信念,生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的时代意义,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成为一代楷模,他们满满的正能量,无愧于人民的代表,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事迹才载入史册,受人敬仰,而其中的申纪兰就是代表性人物之一。
申纪兰的人生是质朴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她的作为和精神已经生动地融入到西沟村人民的心目中,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是新时代群众的偶像,90年来,她从山沟沟走到了北京,甚至走向了国际,但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始终坚持为农民说话,为妇女发声。
翻阅每位功勋模范人物的履历,都能够看到,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申纪兰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并写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山西考察,对她大为赞赏。那一年,习近平同志在山西沿着盘山公路,考察了平顺县青羊线荒山绿化工程,对该县发扬纪兰精神,绿化万亩荒山的拼搏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时间就像山上的白云,飘然而过。
改革开放让西沟这个名不见经传,当年曾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贫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若用焕然一新形容并不过过,如今,村里盖起了小洋房,部分村民开上了小汽车。村办企业越来越兴旺,外来的大企业也愿意来村里投资,荒山绿化极大地改变了大山的面貌。
多年来,申纪兰保持了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家里东西不多,地面是硬水泥,家具大多是20多年前的老物件。有一次开人代会,一个代表送了一件绣花旗袍给申纪兰当礼物。回到家,申纪兰就把它深藏箱底。“回来不能穿这个,不是我们农村人的风格。”
妇女代表,农民代表,这就是申纪兰对自己的定位。“咱是个农村人,是个农民,能参加上一届人代会就不错了。从第一届参加到现在,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的责任,我必须把这个代表当好了,把群众的声音带到中央去,把党的声音带回来。”
2009年5月,习近平到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看望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并与老党员、老劳模和村民代表等座谈。习近平说,申纪兰的劳模精神,需要好好总结和发扬。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对申纪兰代表的评价。
提起总书记,申纪兰显得很激动:“习近平总书记是个好书记,是为人民服务的好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抓艰苦奋斗,支持群众,爱护群众,要在中国消除贫困,作为一个农民,我对他的政策非常拥护。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很高兴,这下子,全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了!”
进入新时代,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申纪兰认为:“人民代表就得代表人民。从人民代表大会来说,是一次比一次好,一个时期跟一个时期不一样,都是前进的方向。现在进入了新时代,就是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紧跟党中央,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
申纪兰凭着在全国首先提倡“男女同工同酬”,25岁时第一次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连任十三届,被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化石”。
有人问申纪兰,从一届到十三届,哪一届最好?申纪兰坦言:“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高,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怎样的一种制度能让一位普通农民一直站在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央,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66年来,申纪兰的农民身份从未改变。连任十三届,她不仅见证了这个伟大制度的诞生与成长,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充分展示和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创作日期: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