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瘦西湖,美丽菊花伴君游
“故人古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首脍炙人口,曾经广为流传的诗句道出了古城扬州不同一般之处,烟花三月的春天是美,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也是美,尤其的著名的瘦西湖畔,各式菊花竞相绽放,惹人喜爱,别具风韵。在金秋时节,朵朵绽放的菊花是那么赏心悦目,也是那样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更给宜人季节平添了几分色彩。
“瘦西湖”名闻遐迩,历史上一度时期曾是扬州形象的代名词和对外宣传的标志之一,这里既有江南园林的秀丽和精致,也有北方园林的粗旷和大气,南方之秀,北方之雄在此得到有机结合,令人不得不感叹自然的天斧神工和扬州的人杰地灵。如果说春天的瘦西湖公园桃红柳绿,春风徐来,一派春意盎然的好风光。可是大家也许没有注意到,秋天的瘦西湖同样别具韵味,不仅秋色宜人,菊花芬芳,而且颇有影响的传统菊展更为秋天的瘦西湖平添了几分魅力。彼时,君不见,每遇菊展开幕,不仅地方媒体有所关注,而且市民和游客也纷至沓来,他们或结伴,或单独,或全家,或专程,只为感受传统菊展中各式美丽菊花的造型、特色和风格,同时享受秋色的的一抹菊花黄,此时菊花的典雅、精致和宜人的环境、氛围,给他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特别之感,因此,传统菊展已成为秋天里公园亮丽的风景线,也使传统菊展更有影响,更具风范。“菊花朵朵开,优美竞相来,色彩多艳丽,好景不常在,劝君去欣赏,轻松更自在”,一首短诗虽不全面,也不完美,却充分表达了笔者对菊花的由衷赞美,此时,当您不由自主地漫步于公园,倘佯在迷人秋色中,欣赏美景时,不妨放慢脚步,主动上前,仔细欣赏别具一格的菊花,不仅增添乐趣,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提高欣赏兴趣和能力,增强对美的认知感,当然也能通过自身观察,了解更多菊花的知识,探秘菊花王国的奥秘,如此这般,既愉悦身心,欣赏美景,也切身感受菊花的魅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是不是别有趣味呢?瘦西湖菊展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品位高雅,远近闻名,是金秋时节公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特点是那么鲜明,色彩是那么鲜艳,如此规模化、品质化、时尚化的菊展,不仅是自然风韵、是彰显特质,更是独特和精致的具体表现,美丽的菊花与习习凉风,不仅令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而且进一步彰显了公园宜人、宜游、宜景的格调乃至品位,同时是迷人季节里的一抹亮色。不仅如此,这一传统展览,已经成为吸引人气,增加亮点的有效手段,同时成为公园对外宣传的重点和特色内容之一,曾受到许多菊花爱好者和其他游览者的广泛注目和好评,他们为此专程而来,纷纷点赞,在欣赏、感受菊花的同时,体验不同寻常的菊文化,感受与众不同的菊特点。如果说“瘦西湖”古色古香,风格鲜明,那么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菊花则是公园的另一迷人之处,有着画龙点睛,形神兼备,风情万种的特点,在阵阵秋风中更显高雅、精致与特殊的风韵,增强公园的内在品质,令人感受加深,由此对历史性的优秀园林更加向往。菊展不仅是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符合时令特点,适合游人需求,与季节相吻合的特殊之展,而且也是秋季景色的有益补充和点缀。菊花如同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贝一般,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菊花一直被民间人士所欣赏,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当您和家人于金秋时节漫步瘦西湖畔时,一边漫步,一边赏景,流连于湖光山色之间,心情是如此的愉悦,不经意之间,别具一格的菊展就呈现眼前,此时您也许会被朵朵菊花所吸引,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停留,怀着好奇且欣赏之心,对着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菊花凝神注目,甚至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慨,“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看”。的确,瘦西湖之美,不仅美在景和园,还有菊花在身边,骄艳自然美,欣赏一回回。漫步其间,美景令人陶醉,亦令人流连。
优秀的园林不仅古典美,而且自然美,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处,就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菊花是美的,但只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意境中,才能进一步彰显其高贵典雅的一面,更加与众不同,两者的结合那是何等的典雅、精致和别具神韵。赞美瘦西湖,欣赏美丽菊展。
定稿日期:2020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