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品
“腊八”,传统习俗难以忘怀……
随着气温的下降,现已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每当此时,人们总会想起一些传统习俗,不仅是怀念,而且有所纪念,当然包括其中的某些情结。这其中“腊八”就是市民看重的传统习俗之一,到时候,大家习惯性地会议和谈有关“腊八”的话题,同时做好迎接“腊八”的准备。就像迎接传统节日一样,真诚而认真地为丰富“腊八”内涵,彰显“腊八”情怀而有所努力,尤其是某些地区或宗教寺庙更是不同寻常,他们借“八”造势,利用契机予以宣传,于是他们根据民间的特点和传统,精心筹备,早早打出了免费品尝腊八粥的旗号,以此吸引着市民的目光。一时间,“腊八”成为大众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国内许多地方的人们,习惯于在这天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在我国的历史上,“腊八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说,也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许多市民为“八”而唱,为“八”而呼,因为他们的“腊八”情结确实不同一般,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加深,同样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光阴荏苒,时事变迁,某些传统习俗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不论怎样,传统的就是永久的,也是值得纪念的。就像“腊八”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一样,他们有着比较浓厚的“腊八”情节,也有着浓浓的“腊八”情怀,回忆和怀想传统的“腊八”,用行动有所纪念这一传统节日,已然成为许多地方市民的共同选择,为此他们有所行动,不遗余力,为的就是得到精神上的某些慰藉。如今,在民间纪念“腊八”仍有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广阔的市场和厚重的文化味道,从许多民间人士重视且一致看好“腊八”就可窥见一斑。“腊八”是特殊的,也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同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难以忘记的日子。
作为传统习俗,有其存在的理由,“腊八”同样如此,不论其演变过程如何,市民的“腊八”情结一直都是有的,他们用各种方式纪念“腊八”,同时为“腊八”注入更时尚、更具特点的元素,使“腊八”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腊八粥历史悠久,品味独特,应时应节,因此普遍受到欢迎,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每逢“腊八”这天,各地人们普遍有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纪念形式,令人感慨。许多地方的特色寺庙,为了纪念传统的“腊八”,满足市民的需要,他们在“腊八”前夕,就早早开始筹备了,购买相关材料和食品,届时许多人家会煮上大量香浓可口、美味诱人的腊八粥,免费供应给市民品尝,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纪念传统的“腊八”。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份暖意和一道耀眼的亮色。在古城扬州,许多市民同样有吃腊八粥的习惯,为满足广大市民的心愿,我市某些知名的寺庙在此期间,面向市民免费供应具有地方特色的腊八粥。使他们在品粥的过程中,不忘历史和传统,缅怀良好习俗,以此方式纪念“腊八”。每到这天,许多市民冒着寒风,从不同的方向聚集到免费品粥的场所,亲口一尝腊八粥,以了解心中许多的思念。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 “腊八”节吃腊八粥,已然成为了传统习惯,也是市民纪念“腊八”的主要内容之一,之所以要在这天吃腊八粥,除了是一贯的做法之外,更有一种祝福吉祥,身体安康的意思。同时也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腊八吃碗粥,应时又应俗,身体暖洋洋,内心更舒服,了解己愿望,心中更满足”。一首短诗也许不够全面,却表达了作者和市民对“腊八”的向往和心态。“腊八”是传统的,也是特殊的,作为颇具传统色彩的节日,“腊八”是不可或缺的,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对待“腊八”的态度是认真的,准备也是充分的,于是许多人家纷纷行动起来,做好准备工作,把心中的感慨、情结通过“腊八”表达出来,人们吃腊八粥,不单纯为吃而吃,而且借此表达对传统习俗的思念,化解心中的情结,更是祈愿生活幸福、平安,五谷丰登、家人安定、富贵吉祥的一种本意。
定稿日期:201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