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感》
(平凡的我)
一直坚信,不要刻意去追求任何东西,生活自然会给予你恩赐。属于你的终归是你的,逃不掉;不属于你的,何必强求。
21岁的我,放浪不羁的我,其实很怕失败,害怕迷失在人海中,害怕寻不到未来,害怕丢掉了自己。于是,梦想,竟成了多么遥不可及的字眼。
我,没有颜值高高的外表、没有所谓的多才多艺。我,只是存在于万千光年中的一粒微小的、普通的尘埃。
永远的白T恤+牛仔裤配帆布鞋,永远的无刘海马尾辫,永远的素面朝天,永远的傻气可爱一尘不变的我,谦卑的我。但,我还是那个爱笑爱闹爱疯的我,还是那个向着阳光前行的我。
不刻意,不虚伪,不强求,顺其自然,随性自在的生活。
今天和同学一起去吃饭,我们聊着很多杂乱的话题她问我以后打算做什么?茫然,我突然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朋友的离别就剩我一个人真的不想结束一段青春。
朋友说:年轻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何止不是一种收获。我淡然一笑,然后我们都在瞬间相视地沉默着,似乎一切都被残酷的现实打破了最初的梦想。
时间就像流星雨划过我所有的青春和记忆无法触碰的是岁月给的痕迹。那张曾经青春阳光纯真朝气勃勃的面容如今有些模糊不清,有些迷茫可当初的梦想和热情依然存在。
(一个衣架的感想)
说与不说的后果。
为什么宿舍会有矛盾,就因为平时的小事记恨在心里,憋在自己的心里,等到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会爆发……
今晚洗着洗着衣服发现多了一只衣架,我以为是自己拿多了一个,然后顺其自然地用起来,突然一妹子说,你怎么又拿我的衣架啊,顿时感到尴尬,随之而来的是反省。我
为什么会拿别人的衣架啊,记性怎么这样差……同时,内心感到极度恐慌,自责,她原来记我着我拿的衣架那么长时间了,平日里是那么阳光自信……作为寝室一员的我就对舍友们说,下次我又拿错什么,记得当场说啊,记在心里就不好了……
这就是说与憋的区别,当场说出来的话,至少不会像过后那样尴尬……我们做什么事情也是一样,学会说,拒绝憋屈……
(童年的记忆)
让一缕清风在记忆里驻足,安静的午后,蓝天白云,宽敞的教室,木头制做的桌椅,而窗外随风摇摆的杨柳,还有那远处隐隐约约的山峰,坐在教室里挡住了我的视线却无法阻拦我想象大山以外的世界。
总渴望一跃而上那山头飘来的白云,总想那不知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飞机什么时候可以下来歇歇脚,总会从学校上空一掠而过。
幼年的记忆填满了整个思绪,那时一起追云逐月的伙伴们,那时的我们从教室头追到教室尾,那时的我们同坐一张课桌而且课桌总会被你占去一大半,那时的我们真的很逗逼,总觉得纯真的笑声清晰的在耳畔回荡。
眨眼间,童年的记忆早已定格在那遥远的小镇,一路走来的辛酸与落寞,只要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心头便充盈着坚定与甜蜜。
喧闹的城市,璀璨的灯火,那份家乡的味道扑鼻而来,岁月无情的流逝,记忆却是永恒的,不管是一片贫脊,还是一片沃土,那都是我童年的甜蜜,儿时的记忆。
《初中随感》
尘封已久的书本沾上了一些灰尘。被风吹过的页数一篇一篇的翻过,带着那种独特的因子。散发出腐朽的味道。我只是靠着那堵墙,静静地坐在那儿,闭上眼睛想着美好的回忆之外,并没有什么杂念。
仅此而已……
“叮铃叮铃”被闹钟吵醒了,我便开始准备这崭新而又充实的三年时光,此时此刻心情无比激动但又带着一丢丢伤感。
每天早上我总会望着夕阳,走在上学的路上,问自己今天我要做好些什么,晚上一个人踏着夕阳我会问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初中在我眼里是一个全新世界,无法探测,但我会告诉自己要尽力。
初中生活从挥手开始,与三年的同学分别痛苦的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站在台阶上,望着空荡荡地操场,心里此起彼服。
初一的第一天是最难忘的,也是痛苦的。那些陌生的同学陆陆续续地坐下,有你该多好心里是激动的初中生活从这里开始。
那天的天是灰蒙蒙的,带着一丝薄雾,掩去了我的痛苦。我告别了童年的无知,向全新的青少年生活走去。
初一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没有压力,昂首阔步迈进了初二的门槛,开始了又一个不同的的学习生活。
初二可算是煎,因为第一站中考项目将在此时进行。无数个知识炸弹,没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防御力,想活没门。每一天,从傍晚到深晚,从人来人往到夜深人静。每到这时,我总得想,今天的夜怎么来得这么快呢?谢谢老爸老妈,一路的陪伴……
带着一个困倦的身体,又一次步入机械的学习环境,又一个阴沉的天。支着头望窗外,又一轮夕阳渐渐沉入地下线下,又一天过去了, 我游荡在知识的长河之中,缓慢地前行,我也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探索,前往,前行,探索。
夕阳撒在大地上,初中生活将是我人生的一个终点,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起点。
三年时光,每次和同桌听单词都会不自然的想起如果你在肯定拔刀相助;每次n节三角函数,几何证明课如果你在肯定砥砺相救;每次的每次也只能是单循环罢了。
这就是我的初中。
《高中随感》
记得2013年的那个盛夏,我第一次走进凤一中的校园,看见一个个正在寻找班级的高一新生,一张张略显稚嫩的笑脸,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
(高一)
我记得那早早就在教室里等侯我们的班主任,记得我那第一个同桌低声问可不能够坐在我旁边,记得那艰苦却又有好处的军训,我也记得第一次考试的小紧张记得成绩公布后的小小失落,记得第一次在绿茵操场上的大汗淋漓,记得第一个运动会和同学们拼了命似的冲向终点,我记得我在凤一中这片不大却充满温馨的土地上做过的一切。
懵懵懂懂的我发现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整洁大气的校园,温文尔雅的师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时的我,还未感受到那种为人生而放手一搏的肃穆紧张的气氛,而是中规中矩的学习,悠闲的过着安静的日子,而与同学的亲切友谊,对师长的无限景仰及对国情世事的关注都在不知不觉中展开,这是高一最大的收获。
(高二)
在经历了一年的磨砺后,文理科分班了。又是一次同学之间的分离,心里不舍。步入高二的我在各方面渐入佳境,紧张有序的应对着各科增加的知识量,同时那看似依旧遥远的高考也进入了我的话题。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些许的紧张,我开始暗暗的加劲,为以后的拼搏积蓄力量,以更加成熟的心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高三)
六月的夏天,冲锋的号角,没有太多的激情,没有太多的话语,我和同伴们早已枕戈待旦,蓄势待发。满怀信心与力量投入到这旷日持久的鏖战。之后的日子,品味过成功的欣喜,也咽下过失利的苦果,也经历了停步不前的高原期,我秉持心中的信念坚持着,奋斗着,从未放弃过,从未气馁过,跨过高原期,迈上一个新的高度,增添了我奋斗的信心。
在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班级的名字换了许多次,班主任换了好几位,最初的成员也支离破碎的分到了不一样的班级,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还不熟悉,却会慢慢熟悉的新同学,但是同学间天真的笑容没有变,紧张的学习气氛没有变,心底里那个最初的梦想未曾改变,一如既往。
这就是我的高中生活。
《为了梦想,陌生城市》
高中毕业,踏上大学,远离家乡,徘徊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时,是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有时突然间会感觉迷茫了脚步。悲哀的是发现我好久没有真实的笑过了,也许是被现实的残酷夺取了年轻时的天真,也许是灵魂的脚步走的太快,没有给记忆倒片的时间。
这均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时间像流水般飞流而逝,青春却也在渐行渐远,我们小时候听说1999是世界末日,惊恐万分……过了1999,2012的传言又四起,但我们现已走到2018还好好的活着。于是,懂得了,人们总是喜欢自己吓唬自己,而且吓唬的方式没有一点新意。
“老”是一种更能体现时间残酷的漫长过程,于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耐心,还没有学会独自承担一切,还没有从父母的溺爱中回过神来,恍然之间觉得长大啦,不再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哪个不听话不懂事的小屁孩啦,要独挡一面啦,为了到陌生城市我甚至努力和妈妈学习柴米油盐酱醋茶诸如此类的家务事,我在想我是去完成梦想还是化身为一个贤妻良母,总之学会了独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又何止不是一种收获。
为了生存,为了理想远离家,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无愁。永远别忘了我们年迈的父母,她们是生活的勇士。
这个城市有好多美丽的地方,却没有那么一处值得我留恋,看似那么孑然一身,却始终只是这样而已。或者一开始,那样的距离就已经存在!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都庆幸自己陪自己过一段旅程,庆幸在这个陌生城市里静静的住了一阵,满足和辛酸也罢,幸福和痛苦也罢,思念和想念也罢。反正爱都会不那么完美,至少我们学会了成长!
《致同桌的你》
我
是个喜欢回忆的人
虽记性不是太好
可能是缺少脑白金的缘故吧
成长中的很多碎片一直清晰地存留在脑海一角
让我不由拿起笔来撰写成文,作为永久的纪念。
同桌,是我在学校时最熟悉的名词
同桌,记忆里变得模糊了
在学校的日子课堂上就是同学同桌
随着学业的上升
同桌
这个概念几乎逐渐地消失了
因为越往后我们不总是在一起学习
不再像小学时那样每天和自己坐在一起的都是同一张面孔
从而使得我们不再用同桌来形容。
同桌
在我的记忆里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从教室头追到教室尾、一起疯狂……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去驻足、欣赏
友谊,将会在更多时候获得共鸣。
同桌的你,现在你还好吗?
或许心中无限的祝愿只能在某些时候倾诉
或许那时都还在懵懂之中
如今的时刻没有了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同桌之时
我
深深地体味到曾经的时刻是多么的欢快,有说有笑、有声有色
慨叹时不待人
但我们
还得跟随时间的脚步前行,不是吗?
虽时光匆匆而过
但我们
也是在时光中穿梭着努力,开拓着新的旅途,酝酿着将来的路,不是吗?
但始终会记得自己曾经的美好时光
如今
我依然还要说:同桌的你,我们是永远的同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回忆打湿了我的脸
沾湿了我的视线
任时间将我的记忆更迭
就在这一瞬间
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王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