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 灵芝

    类别:故事 作者:从容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4/21 21:08:48 网友阅读:1819次 网友推荐:16次  字号:   

    灵 芝

    曲阜市老年大学 魏运海

    曲阜防山上多药草,其中尤以西陵崖的品质最佳……

    话说明朝正德年间,曲阜一带患瘟疫:昏睡。此病好像无端而得,患者整天觉得天昏昏、地沉沉、饭厌吃、茶厌饮,不想睁眼只想睡……或曰“吓着”,请人“摸”,确实也有“摸”好的。但大部分“摸”不好。有的长达几年,昏睡不醒……

    防山坡的郎中尚元洪对此焦急不安。他遍览药书,终于查到此病为阴重邪侵、经络不畅,需灵芝医之。灵芝,又称仙草。这是他一喜:病不怕重,怕就怕无药可救。但接下来他又犯了愁:如何得到?《闹许仙》中的白娘子腾云驾雾去昆仑山方才盗得,我哪有那般功夫……无奈,还是求救于药书。黄天不负,终于在《本草》中查到:葛瓜,性近灵芝,多生于万丈山崖绝壁处。他又一喜:防山有山,西陵崖虽差万丈,但确实也不低,也许那枯松倒挂处能有。但接下来又犯愁:攀爬难矣,况且自己又以年逾花甲……

    救人心切。第二天,他拿了根粗麻绳,直奔西陵崖顶,将绳子一端系在一棵槐树上,另一端系在自己腰间,然后捋着绳子一点一点地接近悬崖。他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天,这要一头栽下去,岂止是粉身碎骨……但想到一个个几年不醒的病人,还是决定一试。他不敢再往下、往远处看,而是只看眼前的石崖……他两手紧紧地攥住绳子,一小臂一小臂地往下腾倒;两脚试试探探地跐蹬,有时脚能点到点东西,有时就是悬空……就在他即将到达他在崖下看到的那颗倒挂枯松的大石缝时,绳子猛一抖动,随即“嘣”的一下,他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不好,小命今日休矣……”接着,像块悬空石头直向崖底坠去……他眼睛一闭,光等着那一会……不料,瞬间,觉得身子好像有一物轻轻托住,随即,落在了一堆乱石堆上……

    筋骨无碍,只摔伤脸与膝盖。他拽过绳头一看:崖石割的。他试着爬起来,又试着站起来。然后撅了根树枝当拐杖,一瘸一拐地往家挪……

    第二天,当村里来看病的人知道他为采药摔伤时,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尚说:“没么。医者,仁术矣,理当。医祖,皆先尝先试百草百效,而后方用于病人。出事者,当不少……

    在家歇息几天,尚元洪又带着绳子爬上西陵崖。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他在崖石棱处垫一牛皮,崖石就不锋利如刀了。他看好位置刚要动手,一个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先生莫忙……”

    他转头一看,是一僧人:身披袈裟,脚蹬法鞋。约六十来岁,慈眉善目,白髯飘飘,两道银亮仙人眉直到两腮……

    尚大惊:近处并无寺院,何来长老法师?他急忙屈膝施礼:“请问法师从何而来,到此贵干……”

    老僧微微一笑:“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于曲阜石门山石门寺修行。近年,寺院周边不少百姓患昏睡病症。此症非灵芝难以速愈。老衲云游四方,夜观天象,见防山上空仙气冲斗,故来一寻,以速解百姓之苦……”

    “石门寺?听法师口音,不像本地人氏……”

    “然也,老衲于安徽九华山阪依受戒,承师父之命中道来石门寺……不知施主欲下悬崖有何事体……”

    尚元洪将防山方圆数里病者累累及自己苦苦寻药之事细细说了一遍。

    老僧说:“悬壶济世,造福一方。难得难能,诚感上苍。黄天不负,定会如偿……”接着告诉尚元洪:“寻灵芝仙草,需先寻蛇。蛇,小龙,灵异之物。对灵芝有守护之责。”老僧一番教诲,另尚茅塞顿开。随后,老僧对尚说:“来,老衲领你寻蛇。蛇好藏在……”

    尚元洪跟在老僧身后,老僧边走边指点,时而扭头指左右;时而转头指前后:“这种石头背面,可摸,有凉物,蛇气息所凝,即为冰片……”“这种石板下,有蛇皮,亦称蛇蜕,有舒肝明目之效……”

    这些,尚元洪本也知晓,但老僧指点,也得谦虚。他低着头边走边“然然是是……”也没注意自己走到何处,来到何方。突然,老僧大喊一声“不好……”待尚元洪反应过来伸手去拽老僧衣襟时,老僧已一头栽下悬崖……尚元洪大吃一惊,急往下看,只看到薄雾蔼蔼,飞鸟盘旋……

    尚元洪几乎吓呆了,他深悔自己光顾低头走路而未抬头注意前方。他略略沉思片刻,急忙绕道下山。一路上,他盼望这位善良的僧人能如自己前几天一样命大、福大、造化大……大约用了两个时辰,才到崖底,一看,只有自己前几天摔地的那堆乱石和几滴鲜血……他抬头往崖顶望去,一怔:脚下所站的石堆距崖顶好远——自己若垂直下坠,根本落不到这个地方。“难道,飘过来的……”但旋即想开:自己身系绳子,坠落瞬间,肯定是脚在石壁上蹬了一下。“可老僧……”他急忙朝前走了十几步,来到崖顶正下方:天,往下是一道暗沟深不见底。他拣了块石头往沟里扔去,半天方听到一声微微“噗通” ……

    尚元洪回到家里,已是申时。他急忙跑到康财主家借了一匹马。然后快马加鞭,直向百里之外的石门寺飞奔而去——要赶快禀告寺院住持……

    夕阳落山时分,他赶到石门山石门寺。叩门。

    一小僧出迎:“阿弥陀佛。请问施主,天道此时,莫非前来投宿……”

    尚元洪急忙说明“来意”。

    小僧说:“听施主所说,好像是慧能法师,不过……”

    随即让尚在耳室稍等。片刻,小僧手秉一盏烛灯,领着一位法师从院内款款而来。烛光摇曳中,尚元洪看到那位法师极像山上所遇法师,待走进耳室坐下,隔桌细看,几乎惊呆了:与那法师一般无二,尤其那两道仙人眉……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请问施主,召见老衲不知有何见教……”

    尚元洪施礼:“敢问法师,今日卯时可曾到防山一游?”

    老僧一脸迷惑:“施主何出此言?老衲终日诵经,足不出户,何曾去过防山?小僧可证……”

    那位小僧急忙点头:“是,是……”

    老僧见尚依然满脸狐疑,又说:“施主试想:两地相距百里,即便去,莫说山道崎岖坎坷,就是平地,卯时到,酋时岂能回来?”

    尚元洪点头。略停:“敢问法师,是否与安徽九华山阪依受戒,承师父之命中道来石门寺修行……”

    老僧一惊:“施主知晓如何如此详细?”

    尚将白天之事细细说了一遍。老僧似有所悟,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君之救苦救难菩萨心肠,感动佛主。如此看来,曲阜东南黎庶,有救矣……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至此,尚元洪心中已隐隐有数。他起身告辞。老僧热情留饭留宿。尚说:“今晚回,明日一早即可上山采药……”

    第二天,尚元洪又到西陵崖。他从昨日老僧指点的第一块石头“摸”起……没想到刚到那棵槐树下大石旁,便有一缕清香从石下飘来。他低头朝石下一看,几乎惊呆了:一条青花大蛇正含着一片草叶静静外望。他眨了眨眼,唯恐眼花看误。不错,旁边还有一只蟾蜍、蜥蜴……皆灵异之物,每个嘴里也都含有同样草叶……他高兴极了。急忙伸手去取那片草叶,没想到这些灵异之物吐出草叶,“忽”地都钻到了地下。他拣起草叶,反正面看来又看,心中一阵怅然:这……那是灵芝?就是俗话说的葛瓜草……莫非,灵芝在大石之下?若然,难了:这石板与山根相接,如何挖得……他站起身,旋即想:既然灵异之物都含这种草叶,这草叶必有不同凡响之处……想到这里,他在石板周围又采集了一些葛瓜草,拿到家里,悬壶烹熬,自己先饮了“一涝”第二天一早醒来,觉周体通泰,经络大开。于是,他将此药先用于昏睡三年的本家兄弟,服下七日,神志渐清。又七日,如梦初醒;又七日,方神清气爽,一如好人……

    尚元洪用此药将村中一个个病人慢慢救醒。然,他老想“神仙一把抓”,因此就老对石板下的灵芝念念于怀。一日,他正在山上采集葛瓜草,遇到一位来防山赏景游玩的道人。说起无法开山去采灵芝之事,道人绕大石板一周后说:“ 灵芝,神物。显于世,成形;隐于地,成气。气之所及,皆沾灵气。故此石周围诸草,皆有灵芝之性:近之则强、远之则弱、他地则无。与其掘地挖之竭泽而渔;何若留之长久,永泽百姓……”

    自此,尚元洪再无开山挖掘之念。

    自尚元洪,尚家累世行医。近几年加入镇医院,其祖传中药“防山治昏灵”申请国家专利,注册于“曲阜圣山药厂”。药厂近年斥巨资将防山西陵崖买西下进行封闭性专业管理,自此“药材重地,闲人免进”焉……

    联系电话:13792304711

    本文评论 (共 1条)

    • 从容 给他发短信:写得不错吧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