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记录
《青年與公共治理學刊》徵稿簡則
一、本刊由「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國立中興大 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公民教育學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按筆畫順序)共同發起之學術與實務交流期刊,致力於鼓勵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研究與討論,搭建青年政策意見的發表平台,更歡迎各方研究同好就多元公共治理議題投稿本刊。刊物預計於每年6月、12月採電子發刊;創刊期預計為2018年12月。
二、本刊以發表青年與公共治理相關中英文學術或實務論文為主,中文文長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宜,英文文常以不超過一萬字為宜;書評論文或研究紀要為輔,文常以不超過一萬字為宜。舉凡公共治理相關領域作品,皆歡迎隨時投稿。
三、本刊所有稿件均須通過匿名審查後方能刊登。
四、除特約稿外,本刊不接受譯稿。
五、本刊不接受一稿二投;來稿如欲另投他處,請先撤稿。
六、本刊保留對來稿格式與文字的刪改權。
七、來稿請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八、撰稿人對刊出之論文保有著作權,但須提供本刊無償、非專屬性授權,將論文重製與上載網路,供讀者非營利性探索、閱覽、下載與列印。
九、來稿請以Microsoft Word 7.0以上文書處理軟體打字,論文電子檔一份與親簽未曾出版聲明書一份,寄至:hanji@thu.edu.tw。
十、稿件依序包括以下各項:
(一)作者中英文資料頁:含論文標題、作者姓名、完成論文時所屬機關名稱及職稱、作者通訊方式(含電話、地址、有效電子郵件地址)。
(二)中英文標題頁:含標題、300字左右摘要、3-5個關鍵詞。
(三)正文(文中請勿出現任何足以辨識身份的用語)
(四)參考書目:以列出正文中引用之文獻為必要。按先中、日文後西文,中文以作(編、譯)者姓名筆畫順序由少至多排列;西文文獻按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勿增列為徵引之資料。
(五)投稿論文撰寫體例請參考《青年與公共治理》撰寫體例。
管理员回复:谢谢!同上!
liujianxiong 2020/9/5 21:02:11
《南大日本学研究》(集刊)是以日本语言、文学、社会、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文学术集刊,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主要刊发国内外学者关于日本语言文学和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涵盖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的议题包括:日本国语史研究、日语语言学研究、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日本社会文化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等。
本刊设有语言与文学、社会与文化、经营与经济、区域国别研究、书评等栏目。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01
稿件内容要求
一、来稿要求为原创性论文。论文内容要求充实,立意新颖,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语言精炼,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
二、来稿要求格式规范、要素齐全;各栏目的文章字数一般为8000-12000字,书评篇幅4000-6000字(文章和书评篇幅含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等)。
三、书评栏目所评介图书限三年内出版的日本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相关学术图书。
四、来稿要求注意遵守学术规范。对直接引用的相关言论或观点,要标注出参考文献的具体页码,避免出现抄袭或内容上的重复;对间接引用的重要思想或观点,要注明文献来源,避免使用大量二手文献。
02
稿件格式体例说明
一、来稿组成
(一)作者信息(单独页面):包括作者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和100-200字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应包含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学历、职称、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代表性学术成果等信息。
(二)中文标题、作者单位和姓名、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用全角空格隔开)。
(三)正文、附录。
(四)文中注释均采用脚注。
二、文件格式及板式
(一)来稿一律请以Microsoft Word格式提供。论文题目用黑体4号,所有标题均用黑体5号。关键词、摘要、正文采用宋体5号。数字和英文一律用新罗马字体(Times New Roman),用单倍行距。中文大段引用时,段前段后各空一行,采用楷体5号。日文一律采用MS Mincho 5号。
(二)标题层级序号
标题限三级,全部左顶格写,编排格式为一, (一), 1 。正文内例句等序号用括号阿拉伯数字序号,如(1)(2)(3)。
(三)图表
文中图表各篇内部连续编号,图题位于插图下方,表题位于表格上方,图题格式为:“图1:图题”,表题格式为“表1:表题”。中文稿件中的图题、表图以及图表中的文字一律采用中文。
03
注、引用文献格式
* 本刊论文文末不附参考文献,请将参考文献使用脚注格式明确标识在正文中。
下列文献格式中,上面为中文文献格式,下面为日文文献格式。
一、期刊论文
朱道卫:“中国大陆村上春树研究述评”,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6 期,第 43 页。
佐藤弘夫「幽霊の誕生―怪談から見直す日本文化論」、『日本史の方法』2013 年第 3 期、第 61 頁。
二、专著
刘研:《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寓言—村上春树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年,第 65 页。
石原千秋『謎とき 村上春樹』、東京:光文社、2007年、第87頁。
三、译著
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秦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7 年,第 98 页。
四、学位论文
张敏生:《时空匣子——村上春树小说时空艺术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1 年,第 12 页。
堀口真利子『村上春樹江國香織小説研究 : 親密性をめぐって』、名古屋大学博士論文、2014年7月、第30頁―第35頁。
五、报刊文章
邹波:“历史记忆与作家职责”,载《文汇报》2019 年 11 月 8 日,W05 版。
神宫桃子「村上春樹さんとTシャツの物語」、『朝日新聞』2020年7月9日、夕刊5頁。
六、网络文献
杜维明:“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关怀——杜维明与桑德尔关于不同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的对话”
篠原皐佑「村上春樹、3年ぶりの小説新刊」
04
投稿方式及其他相关事宜
一、本刊只接受电子版稿件,来稿请发送至njujps@163.com。
二、投稿时请自留底稿,本刊不退稿。
三、审稿过程及审选通知:来稿由两名同行专家匿名审阅;如意见不一致,再由第三人审阅。在收到稿件2个月内把审阅结果通知投稿人。2个月后如未接到审阅结果,投稿人可自行处理,不可一稿多投。
四、稿件内容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出于版面需要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五、本期投稿截止日期:2020年12月15日。
六、本刊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版面费。稿件发表后,赠送作者当期样刊两本。
来源: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微信公众号NJUNIPPONGO
管理员回复:您好,由于查找不到该刊确切的出版信息和其他数据库的收录信息,刊期不明确且没有其他刊内信息,故暂不收录,谢谢!
liujianxiong 2020/9/5 20:44:57
论丛征文】《互联网法治研究》(第1卷)征文启事
互联网法治研究 5天前
【论丛征文】
《互联网法治研究》(第1卷)征文启事
《互联网法治研究》(以书代刊、书名暂定)作为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联合法律出版社推出的连续出版物,由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和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专家团队负责征稿和审稿工作,每年出版一至两卷。《互联网法治研究》注重深度探究互联网法治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探讨解决互联网法律理论与司法实务中的最新问题,巩固提升互联网法院改革成果;融合法学智慧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满足互联网法治研究的多元需求和实践需要;交流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探索全球化时代的互联网法律治理路径。
征文
一、选题方向
本论丛以“互联网法治”为基本主题,并根据来稿情况,动态设置论丛的相关栏目。来稿具体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
1.网络社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
2.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相关问题研究
+
3.数据法、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
4.数字经济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
5.互联网知识产权与竞争法问题研究
+
6.电子商务与网络安全、平台责任问题研究
+
7.互联网司法与审判制度研究
+
8.网络刑法相关问题研究
除文章刊发出版以外,我们还将根据专家评审情况,从来稿中择优进行奖项等级评定,并给予作者获奖证书和奖金奖励。获奖作者将被邀请参加由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和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主办的高端学术论坛,由主办方承担部分参会费用。欢迎海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二、投稿须知
1.来稿文章的正文字数应在8000字以上,一般不超过3万字;
2.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确保其作品未在其他任何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不存在任何违反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谢绝一稿多发。中文以外的其他语言的翻译稿需同时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译书面授权许可;
3.来稿仅限Word文档电子版(doc格式或docx格式,以doc格式为宜),不接受任何纸质材料;文档名称与邮件主题格式均为“互联网法治研究投稿-作者姓名”;
4.本论丛所有文章采学术论文格式,文章须附有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应全面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反映作者的主要观点,不能仅仅笼统地介绍论文的思路和结构。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核心内容的专业术语,一般3至5个;
5.作者名字后加*脚注,注明作者姓名、性别、所在单位、职称(职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详细信息;
6.本论丛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有权在刊发前对稿件进行加工修改。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时书面声明。
三、注释规范
1.一律采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全文统一,文后无须再另列参考文献。
2.非直接整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应加“参见”;非直接引用原始文献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其他具体引用格式体例参见《法学引注手册》(2019)或《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的注释体例。(公众号后台回复“引注”获取《法学引注手册》)
四、投稿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571-87393448、18851088503
投稿邮箱:hlwfzlc@163.com
征稿截止日期:2020年11月1日
管理员回复:谢谢!同下!
liujianxiong 2020/9/5 20:18:10
《互联网法治研究》(第1卷)征文启事,来自《互联网法治研究》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回复:您好,由于该刊没有确切的出版信息,待正式出版后再收录,谢谢!
liujianxiong 2020/9/5 20:15:38
《东方考古》学术期刊征稿启事http://www.whycyjy.sdu.edu.cn/info/1114/4307.htm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1日 20:15 作者: 点击:[137]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考古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自2004年创刊以来,已出版13集。2012年入选CSSCI来源集刊,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刊原系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定期出版。拟从2020年开始改为半年刊,登载的文章主要包括考古与文博研究论文、发掘报告、调查简报,以及重要的翻译文献。为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现向学界同仁征求佳作,望不吝赐稿。
为保证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本刊一律通过Email提交电子文本,稿件收到后,编委会即约请相关专家审阅,择优选用;稿件处理意见将在2个月内告知作者。
二、文稿不得一稿多投,凡在国内外已发表过的文章,本刊不再录用。译文须得到原作者或相关责任者的许可。
三、论文署名设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本刊尊重作者学术观点,文责自负;但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委会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适当修改或提出修改意见。
四、来稿请附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详细信息,以便联系。
五、稿件一经刊用,本刊将寄赠稿酬和样刊1册。凡图书出版3月内未收到稿酬和样刊者,请与编辑部联系查询。
《东方考古》稿件要求及具体规范详见附件一。
联 系 人:陈淑卿
地 址:山东大学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0531-88362904
收稿邮箱:arc@sdu.edu.cn;
《东方考古》编辑部
2017年7月1日
附件【附件一《东方考古》稿件要求及具体规范.pdf】已下载28次
上一条:《东方考古》期刊
【关闭】
友情链接:
管理员回复:谢谢!已收录该刊!
liujianxiong 2020/9/5 18:00:38
《儒教研究》(现改名为《儒道研究》)征稿启事2009年期,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
管理员回复:您好,由于该刊知网和超星收录均停止在2017年,出版信息滞后,无法确定其最新的出版信息,故暂不收录,谢谢!
liujianxiong 2020/9/5 17:42:03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稿约http://law.cqu.edu.cn/info/1314/8929.htm
作者:时间:2019-11-04点击数量:293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以自由、兼容、弘道、出新为办刊宗旨,以学理争鸣、关注现实为采稿取向,以诚挚的态度敬请学界同仁惠赐佳作。本刊欢迎问题意识突出、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理论文章,可效古人论道稷下,激辩鹅湖。同时欢迎法学各分支学科的前沿性问题及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本刊恪守学术公正之准则,取稿标准在于文章本身的学术水平,对选题新颖、论证充分、引证得当、逻辑合理、语言精准的论文优先采用。
二、本刊秉持严谨治学之精神,欢迎独著或合作的文章,反对一稿多投。
三、本刊提倡优良端正之学风,拒斥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引用他人学术成果不加标注等学术不端行为。凡作品涉及著作权纠纷(如剽窃他人作品、一稿多投等),概由作者自负其责,本刊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四、本刊注重文章体例之规范,格式体例附后。本刊对来稿的篇幅不做限制,但对低于一万字的来稿,将适用严格的编审程序。
五、本刊采用电子邮箱方式接受稿件,来稿请发至chongdafaxue@cqu.edu.cn,上传稿件的文件请以论文标题命名。
六、本刊在收到稿件半个月内决定是否采用;如不能采用,将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明确告知。
七、本刊在尊重作者意愿的前提下,可对已采用的稿件进行必要的文字处理,如不同意,请声明。
八、本刊不收审稿费、版面费及其他任何费用,对采用的稿件支付相应的稿酬,并赠送样刊3本。
九、本刊为半年刊,一年两期,分别于每年的6月与12月中旬出刊;收稿截止日期为每年的3月1日与9月1日。
未尽事宜,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联系电话:13883581391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格式体例 http://law.cqu.edu.cn/info/1314/8930.htm
作者:时间:2019-11-04点击数量:136
1.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论文应有英文题名。
2.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 “,”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且要有相应的英文。
3.文稿必须附有200~300字的中文和英文内容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文章主要观点的浓缩。不能出现评论性的语言,如“本文(文章)和作者认为……”、“本文(文章)分析了……”、“本文(文章)论述了……等。
4.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多个中文关键词之间以空格隔开;并附英文关键词,多个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5.作者简介。可按以下顺序标出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具体到省市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其他简历可视情略述。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标识。
6.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以“基金项目:”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7.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超过5级。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
8.附表应有表序、表题,一般采用三线表;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9.引用原文必须核对准确,注明准确出处。
10.注释一律采用脚注的形式 ,用①②等表示。
注释的格式如下:
第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示例:①徐祥民,田其云:“环境权——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0页。
第二,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 示例:①王泽农:“一项不该收取的费用何来减免?”,《中国水产》,2007年第1期。
第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①刘长兴:“环境法上的押金制度探析”,《环境资源法论丛》(第2卷),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第四,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①阳妍:“明确海陆分界线重点保护七类海域”,《中国海洋报》,2007—02—12(2)。
第五,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示例:①张颖:“道德与法律的嬗变”,[EB/OL].http://www.queshao.com/news/200708/17992.shtml ,2003-7-20.
11. 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请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管理员回复:谢谢!已收录该刊!
liujianxiong 2020/9/5 17:27:29
东南司法评论 征稿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5636380/
《东南司法评论》创刊于2008年8月,由厦门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共同主办,齐树洁教授担任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出版了8卷。2016年卷(总第9卷)2016年3月15日起征稿,2016年5月30日截稿。
《东南司法评论》以“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推进司法改革”为宗旨,面向全国征稿,每年出版一卷,每卷约65万字。举凡司法制度一般理论问题的研究,审判实务热点难点的探讨,疑难案例的分析,域外司法改革动向的介绍以及诉讼制度史事钩沉,无论古今中西,只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故,合于规范,皆在用稿之列。欢迎法学界、司法界人士投稿。兹就撰稿及注释体例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文章的层次和序号依次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所有稿件均应有100-2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按学术规范的要求,摘要中不能出现“本文”、“笔者”、“本报告”、“课题组”、“我们”这类字样。
2.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法院的名称,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如有必要可注明简称,第二次出现时使用简称。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漳州中院)。引用本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条文不必注明出处。
3.数字的用法,一律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修订公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09年10月18日;20世纪90年代(不能写为1990年代)。
(2)年份一般不简略。如:1996年不得写为96年。1990年至1995年,不得写为1990年到95年。
(3)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使用汉字。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五日。表示起讫时间用连接号。如:1978—1980年,1980年7月—9月,不用波浪号连接。
(4)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并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民国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并括注公历。括注也可省略“公元”、“年”等字,但要全书统一。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年11月2日);清咸丰十年(1860);民国25年(公元1936年)。
(5)引用文献资料,加引号的,数字用法照旧,不加引号的,则改用阿拉伯数字。
(6)法律条文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民事诉讼法》第108条。
5.广泛收集和阅读第一手资料,注意引用国内外相关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例等,尽力体现最新的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动态。所引用的法律、司法解释条文均应仔细核对原文。
6.仔细推敲文字(包括标点符号),力求简明、通顺、全面、精练、准确、生动,言之有物,论之有据,避免过于口语化的表述方式。
7.文中涉及台湾地区的表述,应遵守相关规定,例如,不宜将台湾地区与外国并列,如确有必要,应称为“我国台湾地区”;对台湾的“立法院”、“最高法院”等机构,应加引号。
8.引用他人著述、数字、案例,一定要注明出处。尽可能引用正式出版物。注释的写法应遵守有关规范。其他未尽事项及具体要求可参考已经出版的《东南司法评论》2014年卷、2015年卷。
9.每篇文章的字数90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1万字(含标点符号、注释及空格等)。
来稿信箱:dingvenus@163.com
责编小丁敬上~(未尽事宜也可以加我微信询问~微信号fucaoxiangri
热盼来稿~~)
管理员回复:您好!由于该刊没有更多准确的期刊征稿信息,故暂不收录,谢谢!
liujianxiong 2020/9/5 17:18:24
2014年期
管理员回复:谢谢!同下!
liujianxiong 2020/9/5 16:53:24
《曲学》2019年期已经更新,214年期稿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filename=QXUE201400034&dbname=CJFDLASN2015&uid=WEEvREcwSlJHSldSdmVqelcxVTNETVB2ZlFsRUlkNHFtQXg3QSttb3o4Yz0%3D%24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
管理员回复:谢谢!已收录!
liujianxiong 2020/9/5 16:53:05
文化发展论丛. 2016年02期
稿约
《文化发展论丛 (湖北卷) 》是由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和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设有“理论前沿”“论坛专题”“学术争鸣”“问题探讨”“比较研究”等栏目, 致力于打造湖北文化发展研究成果展示与传播的平台。一方面, 我们将汇集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诸位同仁的最新研究成果, 集中展示给国内外学界;另一方面, 我们也欢迎关心湖北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广大学者赐稿, 对具有学术性、可读性、现实性和建设性的论文或研究报告, 本刊将择优刊用。
来稿格式方面的要求, 作者可参考往期《文化发展论丛 (湖北卷) 》。具体要求有:摘要和关键词;作者简介采用脚注;注释采用脚注 (每页重新编号, 编号数字采用 (1) 、 (2) 、 (3) ……) ;每篇论文正文字数控制在1.5万字以内为宜。
来稿文责自负。本刊聘请专家客观公正评审稿件, 在充分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 本编辑部可对文稿内容、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方面进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 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
论文后请附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 以便联系和发放稿酬。
本集刊接受电子版投稿, 投稿邮箱:375011115@qq.com。
管理员回复:您好!根据该刊出刊周期来看,目前网络出版信息滞后,待正常出版后再行收录,谢谢!
liujianxiong 2020/9/5 16:08:06
欧亚学刊超星已经更新到19年第1期了,知网更新到2016年
liujianxiong 2020/9/5 15:05:58
《欧亚学刊》章程http://www.guoxue.com/magzine/oy/oyml.htm,比较古老,像是十几年前的。
名誉顾问:季羡林 唐德刚
客座顾问:梅维恒 (Victor H. Mair)
总顾问: 陈高华
顾 问: 定宜庄 韩 昇 厉 声 林梅村
林悟殊 刘迎胜 马小鹤 潘志平
荣新江 芮传明 王邦维 徐文堪
朱学渊
主 编: 余太山
责任编辑:柴剑虹
“欧亚学刊”章程
一、本学刊所谓“欧亚”主要指内陆欧亚(Eurasia),大致东起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西抵多瑙河、伏尔加河流域,具体而言除中欧和东欧外,主要包括我国东三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以及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和西北印度。其核心地带即所谓欧亚草原(Eurasian Steppes)。
二、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是世界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东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美洲历史文化上有许多疑难问题都必须通过加强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将内陆欧亚历史文化视作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才能获得确解。我国作为内陆欧亚的大国,深入开展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更是责无旁贷;有关研究不仅饶有学术兴趣,而且是加深睦邻关係,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需要,因而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三、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的对像主要是历史上活动於欧亚草原及其周邻地区(特别是我国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小亚、伊朗、阿拉伯、印度、日本、朝鲜乃至西欧、北非等地)诸民族本身、及其与世界其它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和交涉。由於内陆欧亚(尤其是其核心地带)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其历史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
四、“欧亚学刊”是不定期、连续性学术刊物。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研究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广度、深度,均在收辑之列,祇要文字洗炼,篇幅可以较长(一般不超过5万字)。尤其欢迎係统研究成果。每辑约30万字左右。1年左右出版一辑。
五 本刊主要登载中国学者的有关论文,也适量刊用外籍学者同类论文。後者主要以汉译文的形式发表,若为英、日、德、法、俄文,亦可以原文发表。
六 本刊主要刊登论文,也适量刊登有关的书评。书评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一味捧场。
七、汉文稿件具体要求如下:
(一)使用大小相同的有格稿纸,每格一字,标点佔一格,稿面要整洁。
(二)字蹟要清楚,字体要端正,不要草书或行书。
(三)主要使用简化字(以文字改革委员会公佈者为凖);引用古籍必须用繁体者,须予注明。某些文章由於内容需要,亦可按作者要求全文用繁体编排。
(四)章节层次清楚,序号一致,其规格举例如下:
第一档:一、二、三
第二档:(一)、(二)、(三)
第三档:1、2、3
第四档:(1)、(2)、(3)
(五)书名加书名号“《》”书名中嵌套的书名用“〈〉”号;篇名、报刊名加引号。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代(包括民国)纪年,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一律标出公元纪年。
(七)引文应仔细核对,做到凖确无误。引用古籍,须注明书名、篇名(或卷数),若非常见古籍,还应注明版本;篇名置于书名号内,其间用“·”隔开,如:《汉书·西域传》。
(八)注释全部放在文章末尾,不用脚注或边注,除非确实必要,亦不用夹注。注号 [1]、[2]、[3],置于字、句右上角。再次徵引,用“注[1]所引文或书第几页”或“同注[1]”等形式,不合并注号。
(九)文献资料的出处必须注明著译者、书或论文名、出版地点和出版者、出版年月。如係外文论著,英、日、德、法、俄用原文,不必汉译;其馀用拉丁转写,并附汉译。书、刊引用次数较多者一律使用略语。略语表应置于注释最前面。如:JRA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其格式举例如下:
1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页78-104。
2 季羡林“浮屠与佛”,《中印文化关係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页323-336。
3 荣新江“龙家考”,“中亚学刊”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页144-160。
4 北村高“コタン出身译经僧と华严经について”,“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17(1978), 页88-93。
5 A. Stein, Serind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 Oxfort, Clarendon Press, 1928, pp.67-90.
6 E. G. Pulleyblank, "Chinese and Indo-Europeans", in Journal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66), pp.9-39.
(请注意外文斜体的运用)。
(十)标点符号的书写要注意:逗号、顿号、句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不要放在每行顶端;引号、书名号、括号的前半边不要放在每行末尾,後半边不要放在每行顶端;删节号、破折号可放在每行顶端,但不能分作二行书写;行文中删掉一句或数句,用六个点,删掉一个自然段,用十二个点,並另起一行。完整的引文,句号写在引号内;不完整,夹引夹议或转述类引文,句号和逗号要写在引号和注号外。引文後的注号应紧接引号,必要时亦可放在引号外的标点之後。
(十一)专名的汉译:这是一个十分複杂的问题。暂时只能提出以下要求:
1 儘量採用约定俗成者。
2 译名在做到全文一致的基础上,尽可能与本刊前出各辑已採用者统一。
3 不习见的专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请附上原文,除俄文,一律使用拉丁字母转写形式。
(十二)插图:如文中需要插图,请作者提供清晰的照片(或底片、翻转片),绘制精确的图、表等,并在稿中相应位置留出空白(或用文字注明);图、表编号以全文为序。
(十三)来稿请附汉英文提要,同时提供大作英文名称。
(十四)欢迎电脑打字稿(A4型纸隔行打印)。
管理员回复:您好,查不到最新信息,暂不收录!
liujianxiong 2020/9/5 15:00:54
万维网的老师你们好!《俄语学习》这本杂志如今已经升级为了《欧亚人文研究》,改为了季刊,而且投稿邮箱和体例格式也有一些变化。希望老师们及时更新信息。
管理员回复:您好,该刊更名信息在2016年、2017年都有发布,但在知网上出版的还是原刊名,再待一段时间看最后正式出版之后再更新!谢谢您!但愿这次正式更名!
dingliang1994 2020/3/21 11:46:36
首页上一页[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