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社会科学综合>>社会科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原中国历史文物)(不收版面费审稿费)(官网投稿)的期刊点评

返回该期刊 我要点评

江湖人小将江湖人小将 给他发短信 在 2022/9/5 11:46:37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至今15天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硕士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 有无课题:国家级

我的点评:请问大佬们这个刊物初审要多久?

asdasd 给他发短信 在 2022/2/23 15:23:39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3个月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吐槽一下:三个月,在催问下,大年28/29退稿。 初审审了两个月,二审两三天,终审三个星期左右;快过年了,忍不住打打电话催,说年前回复。然后退稿。理由是“同意初审二审不用意见,不录用”。 投了个寂寞。

我的昵称用户名我的昵称用户名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2/24 12:57:28 回应:

我跟你一样,初审一两个月,二审一两天,现在终审,估计也是退稿。搞不懂,怎么不初审就退呢,真奇葩

风与风风与风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5/16 17:24:10 回应:

我也初审一个月多,然而初审结束又显示“编辑部处理中”,不懂这个流程。

小贱一族小贱一族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8/9 8:38:21 回应:

我现在是初审3天,然后卡在编辑部处理中20天了

llllllllll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9/23 13:06:23 回应:

初审19天,二审退稿只用了半天

秋意浓秋意浓 给他发短信 于 2023/4/7 14:31:49 回应:

奇葩,这刊初审都不同意录用还二审啥??纯粹浪费感情

是小白一个了被注册了是小白一个了被注册了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12/31 15:18:01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2个月
  • 稿件字数:10000字
  • 稿费:1000元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硕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有无课题:无课题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中等
  • 见刊周期:6个月
  • 该刊可发:硕士独作

投稿主题:石刻

我的点评:硕士期间单独投稿,2个月得到电话的用稿通知。可以让编辑部老师帮忙发正式的用稿通知。可能运气比较好,又过了4个月后接到见刊通知,中间修改过几次,编辑老师很好,耐心、细心的沟通。又过了2个月见刊。

七里田间七里田间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1/13 18:56:40 回应:

您好,我想冒昧的问一下,正式的用稿通知也是通过投稿邮箱发出吗

是小白一个了被注册了是小白一个了被注册了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1/14 16:31:28 回应:

是的哈。稿件被录用是通过电话通知的的,需要打同一个电话,老师就会把用稿通知发到邮箱里。

奈天昏地暗奈天昏地暗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11/14 13:23:14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1个月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有无课题:无课题
  • 投稿难度:中等
  • 见刊周期:4个月
  • 该刊可发:博士独作

投稿主题:近现代人物研究

我的点评:9月底系统投稿,国庆节后开始审稿,10月底已完成终审,拟刊用。一直没登陆系统查看,半个月后编辑老师邮件联系改格式才知道已经录用了。没想到这么快,点赞! 此刊的摘要似乎不宜太短,400字以内。以前都是尽量节约字数,乍一放开竟不知怎么写了。。。

hwxhwx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9/13 10:17:08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回复:牧岑、我是一條躺平的鹹魚、长夜漫漫、新用户(ID:210320),谢谢各位的点评、指正。文章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各有所持,恕不一一回复了。我早已年过古稀,近年来已在国内各大报刊发文章100多篇。发论文、评职称已无需求,纯粹属学术研究。对此文物的研究已有10多年,最早发表在2008年6月25日《中国文物报》7版——“新发现的蓝红彩绞胎瓷”,本篇是上述研究的2.0升级版;(1)增补完善了图片。(2)首次提出了“青花填红绞胎”概念。(3)首次阐述釉彩“蓝下红上”现象。第一次用电脑投稿系统投稿,发现稿件被秒退,震惊之余,吐槽一下,也属应该。此风断不可涨,需要有人呼一呼。否则成为潜规则,只会助长关系稿、人情稿蔓延,破坏学术风气,受影响的只会是广大潜心学术研究的作者。

只想躺平只想躺平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0:30:10 回应:

膜拜真正的大牛,老先生说出了很多投稿者的心声啊。

盛京将军盛京将军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0:34:56 回应:

支持何主任!

铁头萝卜侠铁头萝卜侠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0:50:05 回应:

忍不住点个赞

CSSCI与北核想要我的文章CSSCI与北核想要我的文章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1:02:17 回应:

必须要点赞!

牧岑牧岑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2:57:57 回应:

晚辈失敬了!抱拳

𓃱𓃱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5:40:27 回应:

万维上有些人,鸡儿不大,口气很大。逢人就敢教育。这下好了,鞋耳巴子抽得响响的呲牙

牧岑牧岑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6:03:45 回应:

楼上这位,你确信你的评论发言真的搞清楚状况了吗?对于前辈学者,我们作为后学,报以尊崇与敬畏之心乃是本分。但与此同时,真正的学术从来都不是以年龄资历论高低的,我不觉得年轻学者勇敢指出问题(有些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有何不妥,别人老先生自己都能坦然面对,甚至接受其中一些合理的建议,你在这说一通虚头巴脑的东西算什么?亚里士多德几千年之前便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请问你爱的是什么?本不想怀着情绪发言,实在是看不惯你这说话的态度和语气。

万维书刊用户(ID:295423)万维书刊用户(ID:295423)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6:10:24 回应:

楼上牧岑老师说的极好,那位“𓃱”同志实在是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上次已经教育过他了,这次他又不经考察就来乱喷,实在是枉费我的一番苦心。

会飞的猪会飞的猪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3 17:22:58 回应:

也不知道该刊编辑部咋回事,我投一篇已三月出头,系统显示还是一动未动,不知该如何是好

hwxhwx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9/12 10:34:35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回复小葵花儿:可惜你不是编辑。我点评的是期刊编辑部,你又不是编辑,你着什么急。

小葵花儿养瓜子小葵花儿养瓜子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11/2 15:41:51 回应:

拜读了“真正的大牛”的一百多篇雄文,佩服佩服!计有《中国商报》10篇、《收藏》1篇、《中国书 画》1篇、《人民政协报》1篇、《中国文物报》6篇、《中国书法》1篇。其他的雄文暂未得见,敢问是不 是发在《XX文史资料》上了?原来在刘某人看来,这就是“真正的大牛”了?不过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 这位“大牛”发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了,因为这位“真正的大牛”是一位很优秀的地方文化研究 者(或称地方文史爱好者),发一些文化类的、普及类的报纸当然是手到擒来,但是这显然不是国博馆刊 的路数。再说句题外话,我最害怕的就是各路“地方文化爱好者”,因为大家都在拼了命证明当地是 NO.1,但却没有受到严格、规范、良好的学术训练。比如曾有人拿清代的家谱卷首所附的一则伪造的漏洞 百出的“元代叙文”,非要证明自己的先祖是孔子的弟子某某某,跟他讲道理人家就是“我不听我不 听”,咱写个辨伪的文章吧,人家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大张旗鼓开始搞“xxx文化”了。文化搭台,经济唱 戏,咱能说个啥?另外,个人觉得,各县级市政协的文史研究院之类的组织、里面的研究者,做得最好的 东西其实是近代史的口传史料、战史里的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XX文史资料》里面此类的好宝贝真不 少。但是一旦牵扯到古代史,那是真的不敢相信。拿后世伪造谱牒作为论据、说一下根本找不到音韵学理 论支撑的“一声之转”、以传说为信史、不考虑地名源流就乱套一气,等等等等。特别是现在不少地方都 建了个“XXX文化研究院”,专门挖当地的名人,开口闭口“我几世祖XXX”,运用的史料往往是经不起辨 伪的材料,得出的结论自然难以令人服膺。

hwxhwx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9/12 10:01:56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所有投给一流学术刊物的论文,都不会是敷衍成篇的泛泛之作,都是作者耗费心血、认真研究的成果。那种30秒只看摘要,对论文全文、文物图片、参阅文献不屑一顾的傲慢、草率的对待来稿,既是对外稿作者辛勤劳动缺乏最起码的尊重,也与刊物本身的严肃学术刊物的定位不相符,只会寒了广大作者的心。 附:被30秒即收即退的论文稿的内容摘要。 摘要:绞胎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陶瓷装饰工艺,主要流行在唐和宋元时期。明清以降,青花、釉彩工艺被广泛采用,消失不传。在绞胎盛行的唐宋时期,当时风行于世的“捶丸”运动的比赛用球曾大量采用了绞胎工艺。最近, ********的文史工作者在当地发现一件釉下呈现蓝彩和红彩的绞胎捶丸球,其制作工艺为考古界前所未见。本文根据安徽黄山发现的这件蓝红彩绞胎瓷球的胎质、釉彩、功用,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发表的的对绞胎陶瓷工艺、古代捶丸运动发展历程的论文、考古新发现,提出它应是历史上陶瓷制造最为鼎盛,各种工艺创新层出不穷的明代宣德时的官窑产品。而且它还是目前见到的唯一一件将绞胎和青花釉里红工艺完美结合于一体的绞胎瓷,也是迄今发现的瓷化程度最高的绞胎瓷。认为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古代绞胎瓷 的工艺内涵,填补了陶瓷史的一项空白,值得陶瓷学界加以关注研究。

小葵花儿养瓜子小葵花儿养瓜子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2 10:09:46 回应:

“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发表的的对绞胎陶瓷工艺、古代捶丸运动发展历程的论文、考古新发现”“认为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古代绞胎瓷 的工艺内涵”。别的不说,你自己看看这几句话通吗?我要是编辑,都不用30秒,一眼看到这种明显的语法错误就直接退稿。

牧岑牧岑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2 10:56:56 回应:

不是相关专业,仅就摘要而言,感觉论文应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行文及语法也确实存在明显问题,引用中南大学的退稿信就是“文字表达未尽精到”。

等待被挖的萝卜等待被挖的萝卜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2 16:32:30 回应:

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发过不到30篇文章,投稿的经验可能也能算比较丰富的,另外就是在某集刊当过两年小编,对审稿的事情也比较了解。有时候看到满是怨气的点评,会忍不住提点两句,但大多是遭到点评人愤怒的回怼。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也就不再理会了,以后碰壁多了自己就会明白。不过看到楼主和小葵花儿因为我说的一句话而起言语冲突,实在觉得自己有责任,就还是多说几句吧。 谁都会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很重要,自己写的东西很有价值,刊物秒退、不回复就是不尊重自己。其实,仔细反思一下,咱们这些刚踏入这一行的青年人,在掌握学术资源的人眼中就是一股消化道中排出的气体而已。人家凭什么尊重咱们?凭什么重视咱们的文章?就算写得好又怎么样呢?投稿的小虾米千千万,根本不差咱们这一篇。他们只会尊重和他们等量齐观的人,这就是现实。 不要总说这世界应该怎么样,世界永远都不会是“应该”的那个样子。如果真想在学术这个行当里面混生活,就得认清现实,按照现在的大佬们认可的规则,从小喽啰开始一点一点艰难地往上爬。如果你心里还有“世界应该是什么样”这种想法,那就等你混到大佬那个级别,等你掌握了资源和权力,再去重塑这个行业的规则吧。 点评某些刊物投稿困难,可以帮到别人,但是希望大家是心平气和的,不要把万维当作倾泻怨气、委屈和愤怒的垃圾场。 可能终究还是我话多了,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等待被挖的萝卜等待被挖的萝卜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2 16:37:24 回应:

另外看了你的摘要,有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一,内地刊物一般要求摘要站在第三人称角度,“本文”之类的第一人称说法,是不应该出现的;其二,摘要中应该只写论文的结论,不写研究价值,“进一步丰富了古代绞胎瓷 的工艺内涵,填补了陶瓷史的一项空白,值得陶瓷学界加以关注研究”,这样的表述是不太得体的。

长夜漫漫长夜漫漫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2 16:50:23 回应:

我也补充一下这个摘要的写法问题吧,首先是“本文”这个词,根据国家标准GB 6447-86的要求,摘要确实不该有“本文”字样,很多期刊在投稿须知里也会写明不得出现“本文”。但话又说回来,事实上在许多文章的摘要里也确实能见到“本文”字样,前几年如此,现在亦可见到。尤其就这本期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来说,相当多的文章摘要里都有“本文”,例如今年的《近代中国学术视野下的北疆博物院》《河北龙山文化研究》《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出土女性服饰研究》《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出土女性服饰研究》等多篇文章都有,也就不再多列举。由此推断,该刊对摘要出现“本文”很可能是一种包容的态度,因此这或许也不算一个问题。依我来看,您这篇摘要的问题在于确实有一些句法使用值得商榷,例如“明清以降,青花、釉彩工艺被广泛采用,消失不传”这句话虽然结合前后文能够知道是绞胎消失不传,但是这里这个句式结构可能还是值得推敲一下的。尤其您在后文又指出绞胎其实并未“消失不传”,在明朝还有产出,因此此处改为“绞胎看似消失不传”可能更好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就不再赘述,还请您多思考一下。

等待被挖的萝卜等待被挖的萝卜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2 17:30:43 回应:

回楼上学友:确实,不能有“本文”这个奇葩规定只有中国内地有,港台和海外刊物都是完全没这回事的。内地有些刊物不怎么在意,可能也是觉得这种规定本质上毫无依据吧。但是有些刊物就很严格,所以咱们作为小喽啰,也只能遵从,毕竟每一篇文章写完都得做好被屡次退稿反复投好几家刊物的准备,文本上还是泛用性高一点比较好。

新用户(ID:210320)新用户(ID:210320)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2 19:40:26 回应:

可以翻翻最近这本杂志,关于古代文化艺术的稿件越来越少,办刊方向在转变,国博员工关于这类的稿件都不投这本了,可以改投其他刊物看看

hwxhwx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9/11 15:27:51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作为国内顶尖的文物学术刊物,半个工作日不到,一目十行的速度。如此高的审稿效率,真是服了。

等待被挖的萝卜等待被挖的萝卜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1 16:17:21 回应:

熟练的编辑大多可以在30秒内决定论文的去留,一般看了摘要就能知道值不值得继续读下去。

hwxhwx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9/11 9:19:53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9月6日上午9时35分通过馆刊投稿系统完成稿件上传,成功投稿。一个小时后再次进入系统后即显示审稿结果“退稿”。如此审稿速度,真叫人醉了。说好的“三审”呢?

铁头萝卜侠铁头萝卜侠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11 10:22:03 回应:

Q

会飞的猪会飞的猪 给他发短信 在 2021/8/12 13:41:01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2个月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投稿主题:青铜器研究

我的点评:6月中通过系统投稿,即将2个月,系统显示纹丝未动,审稿流程无,仅显示编辑部处理中,不知为何

会飞的猪会飞的猪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8/24 9:59:05 回应:

已经两个月多,依然毫无动静

会飞的猪会飞的猪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10/9 21:14:37 回应:

10.8终于开始初审,希望有个好消息

会飞的猪会飞的猪 给他发短信 于 2021/10/18 9:58:37 回应:

好吧,10.15退稿。

会飞的土拨鼠会飞的土拨鼠 给他发短信 于 2022/2/24 23:06:23 回应:

你好~是初审退稿?二审退稿?还是终审退稿?

我要点评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