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3期):
https://www.tcsurg.org
https://mc.tcsurg.org自动跳转至:
http://cluster.hxyx.com/#/
3、刊内电话:028-85422502;85422503
4、刊内邮箱:mail@tcsurg.org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
6、微信公号: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1 出版伦理
本刊出版伦理政策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http://www.icmje.org)制定的“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duct, Reporting, Editing,and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Work in Medical Journals)最新版和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制定的伦理规范。出版流程透明化政策按照COPE、开放获取杂志目录(DOAJ)、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商协会(OASPA)和世界医学编辑协会(WAME)发布的学术出版透明与最佳行为准则(简称 COPE 准则)最新版(https://doaj.org/apply/transparency)执行。
1.1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原则上按贡献大小排序,由稿件署名作者共同商定,并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和单位署名一般不得更改,如确需变更时,稿件主要负责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需向编辑部提交书面变更申请,陈述理由,并由所有署名作者签字认可,不得擅自在修改稿中更改。作者资格和通信作者资格采用 ICMJE 的定义。
署名作者是稿件的实质性贡献者,包括:(1)对研究工作的思路或设计有重要贡献者或者为研究获取、分析或解释数据者;(2)起草研究论文者或在重要的知识内容上对论文进行修改者;(3)对将要发表的版本作最终定稿者;(4)同意对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承担责任,确保与论文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诚信有关的问题得到恰当的调查和解决者。未满足全部 4 条标准者(如仅对论文进行技术性帮助或提供经济和物质上的资助者)不宜列为作者,但可在致谢中对提供帮助者表示感谢。
本刊不接受作者署名中包含人工智能(AI)工具的论文投稿,同时参考文献中也不应包含将AI列为作者的论文。作者必须是能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等负责的自然人。
1.2 投诉/申诉
如果作者对审稿意见有异议、稿件处理存在延误或对出版伦理有疑问,可以进行投诉或申诉。作者需要撰写“申诉/投诉意见书”,并发送至本刊邮箱:mail@tcsurg.org。意见书应详细陈述投诉/申诉的理由,例如全面合理地解释为何不同意审稿意见。编辑部将进行调查并积极处理。
1.3 利益冲突
如果作者或其单位与其他人或机构具有经济或个人关系,就会存在利益冲突,从而使得不适当的影响(偏倚)出现。本刊投稿必须声明所有潜在利益冲突,编委会可能会将这些信息作为稿件决策的一个基础。作者在文章末尾须列“利益冲突声明”的小标题,说明可能对其工作产生不当影响(偏倚)的与他人或机构具有的经济或私人关系。经济利益冲突情况包括所投稿件涉及的研究工作开始之后3年内的雇佣关系、顾问或咨询服务、持股、名誉职位、专利或专利申请以及旅费补助等。如没有利益冲突,作者也应在文章中注明。投稿时如未进行充分说明,可能导致文章发表后进行更正或撤稿。
1.4 开放科学与数据共享
编辑部努力尊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要求编辑、作者和审稿人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可能的侵权行为都应避免。第三方机构亦须尊重本刊知识产权,不得侵权。在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本刊鼓励开放科学的做法,鼓励作者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数据的发布和共享。可以共享的数据一般包括原始数据、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等。本刊还鼓励作者共享研究相关的软件、代码、模型、算法、协议、方法和其他有用的资料。作者可以将上述材料上传至可获取的第三方存储平台,将链接以附件方式置于文末。
1.5 伦理监管
本刊制定明确的伦理准则,包括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行为规范,涵盖数据完整性、研究诚信、利益冲突、抄袭和重复发表等问题。本刊提供详细的作者指南,明确要求作者遵守伦理准则,并提供关于如何报告研究、引用他人工作、处理利益冲突等方面的指导。编辑负责监督整个出版过程,确保所有提交的稿件都经过适当的伦理审查,处理任何伦理问题,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如撤稿或发表更正声明。
1.6 知识产权
版权归本刊编辑部所有。所有发表的文章都代表作者的意见,不反映编辑委员会的官方政策,除非有明确规定。本刊所有内容均以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禁止演绎4.0协议(CC-BY-NC-ND 4.0)发布。
1.7 更正与撤稿
一般情况下,正式在线发表或印刷发表的文章被视为最终版本。本刊一般不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更正或撤稿。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如下所述),也可以更改或撤稿。
(1)更正:如果文章内存在无意的科学性错误,并且不会对文章的结果和结论造成重大影响,编辑部会尽快在期刊上发表更正启事,详细说明对原文所做的更改,并注明文章的出处。必要时本刊可能会发布更正后的新版本的论文,并在新版中详细说明对原文章的改动,注明更新日期。更改前的版本也会存档,读者可以直接获取,但引用时应取最新版本的文章。
(2)撤稿:在以下情况下,编辑部会对文章进行撤稿处理并发表撤稿声明:①当文章内有严重的科学性错误,以至于文章的结果和结论不可靠;②对于涉嫌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编辑部会启动调查,并发表声明告知读者该文章存在风险;调查结束后结果将被公开。如果确认该文章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会采取撤稿措施并发表撤稿声明。
1.8 出版后的讨论
文章刊出后,本刊欢迎作者和读者展开讨论。可把评论发送至本刊电子邮箱:mail@tcsurg.org。编辑部在收到邮件后将尽快处理,并酌情反馈。本刊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相互监督,积极向本刊反馈相关信息,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 学术不端的处理
本刊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指控的政策遵循COPE指南。学术不端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执行。论文作者学术不端一般指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6种行为。论文写作中如果使用了AI工具和AI生成内容,包括利用AI工具收集和分析数据、制作图片或论文中的图形元素、生成程序算法、文本或进行文字润色等,须在论文的数据来源、方法设计或结语部分明确说明使用了何种AI工具、详细使用过程、以及其作用和贡献,以便审稿人和编辑部对论文的原创性进行评判。
如果编辑怀疑提交的文章可能涉及学术不端,将与作者联系,请作者进行解释。若与作者讨论无法解决问题,且编辑仍有疑虑,则与编辑委员会进行秘密讨论。在审阅文章时,如果审稿人发现其他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数据欺诈),需联系编辑部。鼓励读者在怀疑已发表文章中存在不当行为时,向编辑部反馈。作者对稿件的决定有任何异议,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至mail@tcsurg.org,编辑部会及时处理。
学术不端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剽窃:剽窃是指作者以他人成果冒充自己的成果,包括自我剽窃,即缺乏恰当的参考引用,而重复使用自己已发表的部分内容。有抄袭内容的稿件将不予刊登。全体作者需确保稿件中的所有数据和重要观点为作者自己原创或恰当引用,并得到合法的许可授权。如果作者在投稿后存在上述问题,请及时主动联系编辑部。如果在论文发表后编辑部获知存在上述不端行为,本刊将启动调查,并通知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和研究资助机构,以及原版权所有方,如调查结果属实,会出具一份声明并在各数据库与原文链接,根据程度决定是否撤销该论文。
一稿多投:一稿多投是指将同一稿件同时提交给多个期刊的做法。如果作者将来想将论文提交给另一家期刊,作者应该联系该期刊的编辑申请撤回。不允许稿件同时提交多个期刊并重复发表。
3 版权转让和许可使用声明
(1)本刊来稿一经录用,作者即将稿件的著作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代理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本刊有权通过电子、多媒体、网络及以其他形式使用该论文。
(2)论文出版以后作者对该文拥有署名权、保持作品完整权、修改权,第一作者为其著作权人代表;文章发表后,作者可以在CC-BY-NC-ND 4.0协议许可下使用文章。
(3)经过主编终审的稿件,编校后首先会上传到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www.cnki.net)进行网络首发及在本刊网站(www.tcsurg.org)上发布。如果作者不同意其文稿以电子媒介传播,必须在来稿中附上声明,否则视为同意电子出版处理。
4 出版费用
本刊为非盈利性质的非独立法人机构,每篇文章均收取版面费。本刊不收取审稿费、加急费。稿件录用后,正式出版前2个月通过邮件(mail@tcsurg.org)收取文章发表费:病例报告费用标准为2500元/篇,其余类型文章费用标准为4000元/篇。稿件刊出后,第一作者可从编辑部免费获得当期纸质样刊3本。如作者需加印单行本,请事先与编辑部联系。
5 开放获取
本刊自2000年起转变为开放获取(OA)期刊,自2000年第1期起所有文章一经出版即通过本刊官方网站(www.tcsurg.org)发布。本刊所有内容均以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禁止演绎4.0协议(CC-BY-NC-ND 4.0)发布。按照CC-BY-NC-ND 4.0协议的定义,所有文章以开放获取形式发表,发表后的文章可立即公开并永久在官方网站(www.tcsurg.org)免费获取,允许用户阅读、下载、复制、打印、搜索或链接到文章全文,或将其用于其他合法用途。所有用户使用本刊文章应以CC-BY-NC-ND 4.0协议为前提。该协议允许使用者复制和传播文章,前提是:(1)限定为非商业目的的使用,此外,也不可以以任何形式更改、编辑文章并进行发行及传播。(2)用户应有相应的资质(能通过具体的DOI号链接到正式出版物),并提供许可证的链接,但不以任何方式暗示许可人认可用户或认可使用其作品。(3)不允许分销任何衍生产品,包括重新拼接文章、改变出版形式或在现有研究材料上进行新的构建。
6 存储政策
文章存档政策:自1994年创刊以来,本刊所有文章的全文数据均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www.cnki.net)进行了存储。此外,本刊官方网站也对2000年第1期及以后发表的文章进行了全文数据存储。读者可以通过访问上述数据库或平台,在线获取本刊的文章。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所有信息也在编辑部进行了备份。其他所有相关材料,例如作者提交论文时提供的额外信息及表格,均在编辑部留有存档。
作者自存档:本刊允许作者将其文章的所有版本存储在作者选择的机构或其他知识存储库中,须在存储的机构或其他知识库的文章元数据中,注明规范的期刊发表信息,并作为推荐的引用方。
7 市场营销
任何涉及直接或间接营销活动的稿件都应仔细审查,并予以拒绝。本刊仅向读者提供真实且无误导性的信息。
8 广告
本刊接受国内外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医药书刊、会议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广告。凡本刊广告客户必须保证广告内容真实,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其他相关管理规定,广告设计及审批由客户负责,要求:尺寸210 mm×285 mm,PDF或JPG格式,分辨率300 dpi以上;注明“广告”字样,并严格按照《广告审查表》批准的内容刊登,不得擅自更改,如需更改应重新进行广告审批。
本刊所有广告的投放须经过杂志社工作会议讨论并集体决定,广告内容的呈现和学术内容完全分开。广告投放不会影响编辑对稿件录用的决定。出现潜在利益冲突时,作者、编辑和审稿人将按照COPE等机构的有关国际指导原则进行信息披露。本刊保留对广告内容不妥之处的删改权与最终解释权。
9 同行评审
审稿流程:本刊实行“三审制”,收到稿件后由编委会初审,对于原创性不足、存在严重的科学或技术性缺陷、缺乏有价值信息、不符合期刊内容范畴及文字重复率较高(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文字重复率超过10%)的稿件,编辑部将进行拒稿处理(2 周内)。初审合格的稿件将被发送给至少3名审稿人进行评审(1~3个月),采用双盲评审(作者和审稿人双方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完成外审后的稿件需经编委会复审和主编终审(2 周内)。审稿通过后的稿件由责任编辑根据编辑规范要求进行编辑、送作者修改,返回的修改稿通过再次审编后发排打样,编辑部和作者同时校对。完成清样校对稿经编委会定稿会讨论确定最终刊期。
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 6 个月内,如未接到对来稿的处理意见,则仍在审阅研究中。如作者欲投他刊,请事先与本刊联系。特别声明:若在编修退改环节修回的稿件达不到编辑规范要求者仍可能退稿。
10 作者、编辑、审稿者的责任
10.1作者的责任
(1)作者应对论文的真实性负责,有责任配合编辑部要求提供原始图片、原始数据、基金立项任务书和项目名称等证明材料。
(2)作者应保证论文不涉及国家机密,不涉及任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侵权问题,应保证论文无学术不端行为(如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署名不实、抄袭剽窃、弄虚作假、虚假注释、引用他人著述未注明出处等)。保证在收到编辑部的退稿通知前,不另投其他刊物。
(3)临床研究论文应遵循生命伦理学的“有利原则”和“无伤原则”。凡涉及人体的临床试验和部分动物实验论文,作者需提供研究方案的伦理审查证明文件,涉及患者(受试者)的应签订知情同意书。
(4)作者可以使用AI工具,但不能用于整篇论文或论文重要部分的撰写(如研究方法、结果和对结果的解释分析等),作者需要仔细检查AI生成内容,并对其负责。作者需要对AI工具型号、使用日期、提示语、生成内容等在文章中进行充分披露。
10.2编辑的责任
(1)编辑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术出版道德及规范,维护科研诚信。按照本刊办刊宗旨和要求,及时并客观公正对稿件进行评审(包括邀请同行专家评审)。
(2)编辑应及时向作者反馈审稿专家的意见和符合编辑标准的修改意见。尊重作者研究成果,尊重审稿专家意见,同时保护作者的创作热情。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
(3)保持审稿记录的真实性,对审稿、修改各环节的资料保密。编辑及编辑部人员除酌情为通信作者、评审人、编辑委员会成员提供所需信息外,不得向其他人泄露任何有关提交论文的信息。
(4)对学术不端行为有调查、沟通的义务,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工具对稿件进行甄别和检测,以避免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
(5)编辑应确保稿件及相关附件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得将其上传至无法保证保密性的AI工具或软件。
10.3审稿专家的责任
(1)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规避存在利益关系的稿件。保证科学准确地审理稿件,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如审稿专家发现来稿观点错误、知识性错误、严重抄袭、数据有伪造嫌疑,应向期刊编辑部反馈,对来稿是否达到公开发表标准给出明确的意见。
(3)对审查的稿件严格保密,不给他人传阅、讨论,不使用和发表所审阅稿件的数据、观点、结论。所有审稿意见和信息都必须保密,不得用于个人用途。
(4)审稿专家应意识到AI可能产生错误、虚假、偏见和歧视性内容的风险。因此,在考虑是否使用AI辅助审稿时,必须征得编辑部的同意。审稿专家不得将稿件或其任何部分,以及同行评审报告,上传至无法保证保密性的AI工具和软件。
11 作者投稿指南
11.1 报告规范
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指南参照 CONSORT 流程图和清单[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英文版)]。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报告指南参照 PRISMA 流程图和清单[http://www.prisma-statement.org(英文版)],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指南见EQUATOR 网站(equator-network.org)。本刊常用报告规范见下载专区。
11.2 医学伦理
作者须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保护研究受试者的隐私,稿件中不得涉及患者姓名、住院ID号等个人身份信息。对于使用可识别身份的人体材料或数据进行的医学研究,必须按正规程序征得受试者的同意,并且在稿件中尽量对能识别患者身份的部位(特别是脸部)进行遮挡。临床试验应遵循生命伦理学的“有利原则”和“无伤原则”。
临床研究稿件需注明是否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提供审批机构名称及审批编号以及患者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如为临床试验建议在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 ICTRP,http://www.who.int/ictrp/en)或ICMJE认可的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例如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http://www.chictr.org)等注册机构注册,并请提供临床试验注册号。动物实验研究需注明是否获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提供审批机构名称及审批编号以及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伦理审查豁免的回顾性研究请提供机构伦理审查豁免证明。投稿时务必提供伦理审批批件以备核查。
根据《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研究者开展临床研究,应当获得受试者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受试者不能以书面方式表示同意时,项目研究者应当获得其口头知情同意,并提交过程记录和证明材料。以下情形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可以免除签署知情同意书:(1)利用可识别身份信息的人体材料或者数据进行研究,已无法找到该受试者,且研究项目不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利益;(2)生物样本捐献者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意所捐献样本及相关信息可用于所有医学研究。
11.3 来稿要求
文题
文题应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和研究设计,中文文题最好20个字以内。所有类型文章均要求有中、英文文题。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作者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请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省市名和邮政编码用括号括起来。作者工作单位请放在作者姓名下方,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控制在 250 字左右,英文摘要 400 个实词左右,应与中文摘要相对一致。英文摘要请译出文题、作者单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姓名及省市名称用汉语拼音,作者姓名全列出。所有类型文章均需提供中、英文摘要。论著要求撰写结构式摘要。摘要以【摘要】作为标识。
关键词
所有文章均应要求标注中文关键词,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 3~8 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以【Keywords】作为标识。请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首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各单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正文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文字务求通顺精练。论著类正文包括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4部分。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尽量选择近 5 年发表、与投稿内容相关,并经作者亲自阅读的原著,要求核实原文,准确无误。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 GB 7714-87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用摘要作参考文献。未发表的观察资料、个人通讯、内部资料、会议资料等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作者在 3 名以内全部列出,3 名以上只列前 3 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格式为准。参考文献中的标点均用英文状态下符号,后空“空格键”一格。作者必须核对参考文献与其原文一致,准确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对于非英文语种文献应按照英文与原语种对照格式著录。
举例:
①刘伦旭, 高树庚, 何建行, 等.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 28(1): 4-10.
Liu LX, Gao SG, He JX, et al. Chinesethoracic surgery experts consensus o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plans for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Chin J Cl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21,28(1): 4-10.
②Choi BM, Hwang CS, Yoon YS, et al. Novel temperature-responsive hydrogelinjected to the incision site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in laparoscopicabdominal surgery: 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pivotal clinical trial. SurgEndosc, 2022, 36(8): 5794-5802.
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的中、英文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放在篇首页左下脚。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计量单位与符号
计量单位应以 1984 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 3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统计学符号以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一律用斜体。
图表
每篇稿件图表最多不超过 5 幅,图表亦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对每幅图表冠以中文图(表)题。插图应由专业人员绘制或拍摄,每幅图单独放在 1 页上。为保证论文中图的制版印刷质量,请作者投稿时提供可编辑的文件格式图,具体要求:(1)照片图像清晰,以*.jpg格式保存,且在制版用图中不标注任何文字与符号,但需在插入Word 文档的示意图中一一标示清楚;(2)手绘图或扫描图像素需达 300 dpi;(3)各种统计图在统计软件中生成导出图片时请直接保存为*.emf或*.wmf格式;若在Excel表中生成的统计图请保存为*.xls格式,并请提供原始数据。制版用图请以附件形式与所投稿件同时上传至在线系统。表格均应在 Word 格式下制成单元格的正规表格。
统计学分析
要求给出统计软件名称、版本,资料类型及其对应的统计学方法,检验水准,P值和统计量值。统计学方法需明确,如χ2检验包括四格表χ2检验、R×C列联表χ2检验和配对χ2检验,t检验包括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结局指标的比较需提供效应值(MD/RR/OR)和95%CI。
11.4 投稿
本刊自 2012 年起,仅接受在线投稿系统投稿,请进入本刊网站(www.tcsurg.org),在“投审稿系统”界面提交稿件,如为新用户,请先在“作者注册”界面注册。投稿后,作者可通过“投审稿系统”查询稿件状态。
投稿注意事项:(1)作者应申明稿件无侵权、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无署名争议、无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2)作者必须对自己文章的真实性负责;(3)作者在投稿前必须仔细复核所投稿件中的图、表及其数据,图表数据与文中描述完全一致;(4)作者投稿时还应向编辑部表明,所投稿件的全部内容,包括摘要、图、表等均未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 6 个月内,如未接到对来稿的处理意见,则仍在审阅研究中。如作者欲投他刊,请事先与本刊联系;(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不刊用的稿件本刊均将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反馈给作者,不退原稿。
12 手术视频投稿指南
参见下载专区《手术视频栏目投稿指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