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佛教与民俗(集刊) (Email投稿)

简介
《佛教与民俗》由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主办,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段玉明主编,属峨眉山佛学院、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研究丛书“普贤文库·佛教中国化研究系列”。
本刊为: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官方暂未公布刊期信息。

2023922日星期五

                


《佛教与民俗》(第五辑)征稿启事

【微信公众号“佛陀里”信息】

 

佛教与民俗辑刊 佛陀里 2022-06-07 19:44 发表于云南

敬告:

感谢学界同仁的踊跃投稿,目前《佛教与民俗》第四辑席位已满,《佛教与民俗》长期征稿,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稿源支持,接下来收到的文稿将安排在第五辑。

《佛教与民俗》由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主办,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段玉明主编,属峨眉山佛学院、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研究丛书普贤文库·佛教中国化研究系列。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佛教与民俗》已连续出版三辑,收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当下的中国佛教已与印度佛教相去有距。这是印度佛教域外传播必然的在地适应与历史结果,而非一个两个宗教人物的抉择与引导。所以,虽然时下有一部分学者与僧众主张重读《阿含》、重回印度原始佛教,但可料定必是徒劳,因为佛教中国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是历史环境与社会驱逼的取向。同样,受中国佛教影响的东亚佛教,企图迈开中国佛教而直接印度佛教,也注定将是无功而返,因为接受中国佛教亦是佛教在地化的历史选择——历史上,韩国、日本僧人前往印度取经求法不乏其人,但却不能影响本国佛教的基本走向。在无法割断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内在联系的同时,更多地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过程,将会更好地揭示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本身所具有的超强顺应能力,也将会更好地揭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接受佛教时的在地适应过程。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很老的课题,且在义理中国化与艺术中国化方面成果卓著。但很明显,佛教中国化当不仅仅表现在义理与艺术方面,在更宽的视域我们都能发现它的表现,尤其是在佛教社会化、文化化的过程当中。在《佛教与民俗》第一辑的后记,我们曾经这样表述:一部中国佛教史,应该不仅仅是义理和高僧的历史,同时也应该是佛教社会化、文化化的历史;一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则更不应该只是义理和高僧中国化的历史,同时应有佛教观念向民间知识渗透、佛教文化化为中国风俗习惯的历史。佛教中国化是一个相当宏大的课题,本有更多的研究方向与路径供人选择,而不仅仅限于义理和艺术——即是义理与艺术方面,也都还有很多可以开拓、深化的空间。

为了不与更多学者的研究重叠,我们选择了佛教民俗作为逼近,希望借助对一个个实例的考察,解析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如何演变为中国民间知识与风俗习惯,最终洞悉佛教中国化的具体情形。没有像时下流行的那样冠以佛教民俗学,是因为我们并不认为有一种独立于民俗学学科之外的佛教民俗学存在,面对的考察对象都不过是民俗学学科之内的佛教表现而已。既然如此,民俗学学科的规定性即是佛教民俗的规定性,我们不会别出心裁地创立某种学科范式。如此,参考各种民俗学论著,我们对佛教民俗的分类大体如下,列目则在二级分类上,以免太过粗疏:

一、佛教经济民俗

(一)寺院经济民俗(农业、牧业、林业、商业等民俗)

(二)僧众消费民俗(服饰、饮食、居住、出行等民俗)

二、佛教社会民俗

(一)团契民俗(称谓、师承等民俗)

(二)组织民俗(组织、庙规、管理等民俗)

(三)生活民俗(方式、禁忌、礼节等民俗)

(四)礼仪民俗(出家、受戒、升座、圆寂等民俗)

(五)济世民俗(救助、慈善、公益等民俗)

三、佛教信仰民俗

(一)信仰民俗(方式、表达等民俗)

(二)仪式民俗(仪式、经忏等民俗)

(三)岁时民俗(节庆、祭祀等民俗)

四、佛教游艺民俗

(一)口承文学

(二)仪式歌舞

(三)辅教游戏

(四)僧众杂艺

虽然如此,不能涵盖佛教民俗的所有方面显而易见,故在具体的研究中尚有补充修订的余地。这些方面应该就是佛教民俗关注的重点,也是本刊文章的主体。此外,我们也会刊发一些相关的书评,目的是让有志于此的学者关注同仁的最新成果。同时,还会少量选刊佛教以外的宗教民俗文章,目的是要形成一种跨宗教的比较眼光。文章则以原创为主,适当选载一些有学术价值的已刊文章(欢迎自我推荐),目的是为推介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因其刊载分散而易为相关研究的学者忽视。总之,本刊只想为有志于佛教民俗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发表与参考的平台。

竭诚欢迎有志于此的学者——无论新老,无论师生——加入我们的行列,并将你们此一方面付出心血的研究成果提供本刊,我们会非常感谢并会适当付以薄酬!来稿请寄287620765@qq.com杨先生。

《佛教与民俗》编辑部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